APP下载

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及路径探究

2019-01-11吴晓博唐虹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1期
关键词:育人心理健康心理

吴晓博 唐虹

[摘           要]  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呈现出课程形式化、队伍业余化、内容范围狭窄等特点。基于此,建立三位一体的目标机制,学校、家庭、社会三维横向联动机制以及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分别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和生命教育视角展开高校心理育人路径论述。

[关    键   词]  心理育人;机制;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020-02

一、心理育人的概念及功能

(一)心理育人的概念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十九大报告指出引导全社会培养积极向上、理性平和、自尊自信的健康心态。从关注局部到关注全体,党的心理育人方针正逐渐发生改变。马建青教授阐述,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的方式来实现育人,是教育者从教育对象的身心实际出发,遵循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积极心理引导,缓解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目的的教育活动。“心理”既可以指“育人”的手段、途径、方法,也可以指“育人”的内容、理念、态度、氛围等。总的来说,都是指通过“心理”最终实现“育人”目的。育人是目标,是目的,是根本,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二)心理育人的功能

1.提升大學生的幸福感、获得感

随着社会分层加速、竞争激烈,多媒体网络时代的发展,现实社会人际情感变得淡漠,面对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留守儿童增多,青少年心理问题逐渐增加等问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高校心理育人应当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将更加积极的心理健康要素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成长,以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式提升自我、面向社会。当学生再次遇到内心冲突、外界挫折时,积极的心理育人效果会彰显其力量,帮助学生巧妙应对突发事件,消除不良情绪,提升大学生内心的幸福感、获得感。

2.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培养人才,而心理育人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不健康的心理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绊脚石。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个性品质及其成长规律能够达到育心与育德相统一,能够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3.服务国家、服务民族未来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大学生应承担起国家富强、民族崛起的重要使命。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大事,关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健康人格的形成,互助、奉献等优良品格特质的

培养。

二、高校心理育人现状

目前,高校心理育人总体而言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距离实现立德树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尚远。

(一)心理育人队伍业余化

当前高校的心理育人队伍多由学工处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各院系辅导员以及兼职咨询教师组成,队伍呈现不专业化和参差不齐的特点。一方面,队伍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教师非心理学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培训,心理咨询技巧单调且缺乏系统性,严重制约着育人效果;另一方面,心理学专业出身的教师由于一毕业便走进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专业知识陈旧未得到及时更新,心理咨询技巧滞后且不完善,没有经过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培养培训,经验积累不够,且高校在心理育人队伍中的教育投入、经济投入呈现不理想状态。

(二)心理育人范围窄且流于形式

每年九月、十月,各高校会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等问卷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以此发现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对象,即一批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再严重者需要转介);平日到访心理咨询中心的学生,他们呈现出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或困惑,在连续几次的咨询中,学生获得不了实质性治疗,于是对咨询中心的教师水平存在质疑,久而久之,便不再求助。然而心理育人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希望能够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心理、行为全方位的发展。

三、心理育人机制

(一)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防控预警体系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中要求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首先应形成一个由学院领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二级院系党团书记、辅导员为统一战线的工作小组,对学院心理育人工作形成完整可实施的详细方案,权责明确、任务清晰。再者,利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业的教师资源、丰富的心理咨询设备以及与学生接触频繁的辅导员队伍和心理委员、寝室长等朋辈团体的作用,形成完善的心理育人四级防控预警体系,提升工作前瞻性、针对性。

(二)建立學校、社会、家庭三维横向联动机制

家庭是个体的情感归宿,为个体提供强大的心理援助与支持。研究表明,当个体面临巨大心理压力或困惑时,家庭及时的情感支持与精神慰藉,能够为个体心理修复起到强大的促进作用;我国仍面临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社会心理疏导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服务和管理能力严重滞后。基于此,高校、家庭应呼吁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心理援助热线、精神专科医院以及心理危机干预机构等联手创建三维横向联动机制,努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共同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构建三位一体目标机制

为践行立德树人,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心理育人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定位,抛去以往只以部分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学生为关注目标,高校心理育人应面向全体在校学生,以全体学生潜能开发和心理健康发展为前提。基于此,构建三位一体的目标机制是必须要提上日程的。一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重在预防和良好发展;二级目标面向一般心理问题学生,重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促进其良性发展;三级目标面向严重心理问题学生,重在缓解学生心理障碍,使其朝良好的路径发展。针对精神障碍或者心理疾病这一类学生,学校可在正确识别、诊断后,及时转介,以阻止学生疾病的恶化。

四、高校心理育人路径探究

(一)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心理育人路径

深入践行三位一体的目标机制,家庭、学校、社会三维横向联动机制以及四级预警防控体系,构建以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队伍为核心、辅导员为主力、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心理育人队伍,发挥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技能,确保心理育人工作的实效性、科学性、专业性,发挥辅导员力量,保证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动态,发挥全体教职工的渗透作用,为育人工作提供良好氛围。

从学生入校伊始到学生毕业,分层次分阶段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育人活动,如针对大一新生开展适应心理,针对大二学生开展职业规划,针对大三学生开展学习与恋爱心理,针对大四学生开展就业与择业心理教育,还可将生命教育、情绪与品格、人际交往、人生理想、价值选择等主题贯穿于内。三全育人文件中提出,积极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网络测评系统,为每个学生建立完整心理档案,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的覆盖面和科学性。

(二)从生命教育视角,围绕情绪、人际关系、挫折等突出心理问题展开

随着社会竞争加剧,面对重重困难,当代大学生无法及时找到理智的应对方式和解决办法,情绪失控,面临学业负担、择业困惑时,呈现出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等,遇到困难,抗挫折能力差,极易自暴自弃;多媒体时代的来临,面对面的交流较少,取而代之的是网络沟通,面对繁琐的人际交往技巧、人际沟通,越来越多的学生采取回避态度。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针对存在情绪问题的学生群体,可针对其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也可引导学生掌握“减弱调节”方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身情绪感受,既要表达正性情绪,也要调节负性情绪;引导学生掌握合理情绪疗法,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反思,进而建立新的合理信念,通过合理情绪想象技术或者家庭作业进一步巩固合理信念。

针对存在人际困惑的学生群体,教会学生了解别人、掌握自己,掌握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现状,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引导学生培育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改变自身存在的自卑、冷漠、嫉妒、自负等不良心理,以真诚、热情、大方、自信的姿态展现给对方,提升主动意识,主动交往、放低姿态,同时学会倾听、沟通、反思等技巧。

挫折具有普遍性,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挫折,正确评估自己,确定合适的期望值;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缓解自身悲观焦虑情绪;积极进行自我宣泄,如语言宣泄、运动宣泄等,释放自身不良情绪,提升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建青.心理育人内涵、功能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2018(9).

[2]聂恒.高校心理育人机制及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

[3]朱美燕.全面拓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6).

[4]周少贤.社会变革下大学生情绪特点新趋势及应对[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4).

[5]于彩玲.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路径创新[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4).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育人心理健康心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