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探析

2019-01-11徐伶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精神大学生

徐伶俐

[摘           要]  创新创业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包含心理和内容两个层面的内涵,影响创新创业活动实践的成败。目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重知识传授、轻精神培养,追求功利、动机分化,专业师资队伍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文化氛围欠缺等问题。基于此,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从更新理念、改革课程设置、激发学生自主精神、提高师资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和营造文化氛围等方面进行探析。

[关    键   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1-0018-02

在创新创业氛围愈发浓厚的今天,创新创业精神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支配着人们活动的态度、行为、努力的程度、方向等,在实践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片面化、功利化严重,对创新精神培养方面重视不够,力度不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应该是创新实践的先导。当下,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已成为不容懈怠的议题。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内涵

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是一种精神意识,是大学生在面对工作任务时产生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引领的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这种心理状态和思维活动主要与知识、情感、意志、行动相联系。

它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心理层面,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包含创新智慧、创新思维和创新型人格。创新智慧涵盖哲学性和经验性的智慧;创新思维包含思维的能动性、发散性、变通性及创造性;创新型人格包含强烈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旺盛的求知欲和想象力,灵敏的观察力,高度的内驱力,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开放性的思维风格、善于创新的智力方式等。二是内容层面,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包括善于思考、勇于冒险的勇者精神,不畏艰难、勇于实践的实干精神,追求卓越、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以及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创新与创业紧密联系,创新是创业的前提亦是创业精神的本质,创业活动不仅包括开创企业,任何工作任务中有创新价值的活动亦是创业活动,创业为创新提供新的载体。清楚认识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内涵,将其深度融入教学改革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一)激发创新创业意识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每年剧增。统计显示,高校毕业生2017年795万人,2018年820万人,2019年834万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步入社会开始了自身职业生涯,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却非常有限,这就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必须自谋出路。自主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良好渠道,还能带动就业效应倍增。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并不是说一定要要求大学生最终去自主创业,其目的在于激发其创新创业意识,使大学生时刻形成创新创业思维习惯,任何时候能不断发挥自己的才智,创造新价值,从而有利于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和实现自我价值。

(二)保障创新创业成功

创新创业精神可以提升创新创业品质,从而保障创新创业行为的成功。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来自多方面,从自身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创业的品质。创新创业品质主要包括坚定的信念和意志、善于变通的智慧、团队合作精神、创业道德以及社会责任感等。创新创业的过程是千变万化、充满艰辛的,大学生除了确保自己拥有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外,更应该习得这些创新创业的优秀品质,才能在遇到困境时,准确评估风险把控全局,选准策略克服困难,创新突破。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就是锻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从而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以及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课程重知识传授轻精神培养

在双创背景下,很多高校评价创新创业的标准还是以有多少新发明、多少新创企业来衡量,课程内容设置上侧重如何创办公司、如何经营管理、市场拓展、维护客户等知识,而关于创新创业精神的内容却既少又分散,甚至有学校直接把工商管理学院的专业课程套用到创新创业上,忽视创新创业课程的特殊性,忽视创新创业精神意识方面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光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业率,更是为了培养学生随时随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有利于纠正功利化、片面化的培养目标。

(二)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动机分化明显

双创背景下,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选修课和比赛的数量日趋增多,但很多学生对自己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目的、定位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不是很清晰,加上相关政策影响,学生参与这些活动的动机出现分化。一部分学生是对创新创业内涵了解不够,对教师的理论传授也不感兴趣,选择创新创业课程仅仅是为了取得学分或获奖;大部分学生选择创新创业课程是为了锻炼自己,提高实践能力,由于他们心智结构参差不齐,对创新创业内涵的认识程度不一,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意志品质和其他心理素质不足等,造成很多学生只有参与的意愿,并没有真正具备创新创业精神。

(三)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缺乏

很多高校近幾年才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专业的师资队伍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高。目前主要有两类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育,一类是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研究型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另一类是实践经验丰富的创业指导型教师,他们有创新创业经验,兼具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双师”人才比较缺乏。相当数量的教师只基于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生,本身忽视对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还有很多教师因忙碌对学生的指导流于形式,教学方法单一,授课模式传统,学生体验感不强,无法给学生提供全面而深入的指导。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文化氛围薄弱

“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深深影响着国人,体制内就业还是时下的热门,大多数人对创新创业精神的内涵和价值理解不足,认为创新创业的风险不可控,成功率不高,因而选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或直接就业,不利于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的形成;目前的政策环境侧重对创业的扶持和成果的转化,对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方面还较少涉及,加上一些部门配合不到位,相关政策福利不能及时落实到大学生创业者手中,势必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也不利于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许多创新创业大赛只是起到了激发学生的热情这一层面,并没有突破活动本身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也无法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策略

(一)更新理念,改革课程设置

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高原理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起长效作用的文化内涵,可以理解为这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不应该片面理解为追求创业率和就业率,而是应当让创新创业精神成为一种意识和一种习惯融入人的行为能力中去,使多数人即使不去创业也能在各个领域具备这种精神和能力。因此,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可以从两方面改革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一是将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中分散的、对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有帮助的内容系统化,确保课程设置的逻辑性;二是将创新创业精神同专业教育相融合并扩大学科融合范围,即不仅仅局限于创新创业课程,其他通识课程亦可融合创新创业精神培养。

(二)激发学生自主精神,拓展创新创业精神培养途径

很多大学生参与了学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及活动,动机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是很多大学生不是出于自主精神而参与其中,学校应该以兴趣为本,避免功利化思想,成立一些类似于创新创业组织和协会,学校负责指导和提供各类理论、实践资源,把有兴趣的学生吸引进来,鼓励并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精神。另外,网络教育不受时空限制,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课程、微信公众号、论坛、微博等形式,给大学生推送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价值意义及各类相关信息,时时处处培养,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

(三)提高师资质量,改进教学方法

一方面,高校要不断补充高素质双师型创新创业人才,还要加大对现有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培訓力度,给教师提供多种交流合作、研修培训的机会;另一方面,还要优化对创新创业教师的管理,实行学业、行业、产业、企业、就业、创业“六业贯通”的导师制,促进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另外,在教学方法上,高校应大力提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线上充分利用各类网络平台和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各类创新创业知识、案例、政策,课堂上教师分析重难点,学生展开讨论。可以采用小组研讨、行为训练、模拟实践等方法来激发智慧,拓展思路,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运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

(四)建设浓厚创新创业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成才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首先,高校要在制度层面进行设计,把创新创业精神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其次,课堂上教师将创新创业理念与精神通过各种方法及人格魅力传达给学生;再次,通过校园中的广告栏、文化长廊、创意站、电子屏等载体宣传创新创业精神的意义、案例、事迹,时时营造文化氛围;最后,借助网络渠道开设创新创业专业,并将创新创业精神融入校风校训当中。通过融合教风、学风、校风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意识。

参考文献:

[1]杨坤.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模式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4).

[2]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

[3]刘玉.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学,2017.

[4]陈亮.论高职院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9(13).

编辑 武生智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精神大学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生就业趋势
拿出精神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探微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斯坦福再得福布斯最具创业精神大学榜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