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协同创新模式实践
2019-01-11陈文相林芳
陈文相 林芳
摘要: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组织和参与的协同创新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类。农林高校的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对其建设的管理运行机制进行不断改进与完善,以此建立新型的资源投入保障机制,形成对其具有促进作用的农林高校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政策导向。通过对福建省地方农林高校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整理并总结了符合我国农林高校实际的五大协同创新模式,即联合办学模式、创业育成模式、合作研发模式、项目对接模式和校地联盟模式。
Abstract: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internal synergy innovation and extern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y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he integration of government, industry,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we will build a new resource input guarantee system and mechanism, so as to form a policy orientation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policy,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local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fiv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models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school are summarized. They are joint school running mode, entrepreneurial training mode,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ode, project docking mode and school land alliance mode.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协同创新;模式;农林高校
Key words: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university;collaborative innovation;mode;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36-0058-03
0 引言
就我国教育相关方面来说,其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与核心基础就是创新。现如今,建设世界高水平和一流院校的迫切要求即为协同创新,逐渐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不同创新主体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与协同合作,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作用效果。就目前情况而言,对我国高等教育界的发展来说,全面推进协同创新提高教育质量迫在眉睫。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具有特色学科建设起点高、学科群集聚步伐稳健、资源共享平台构筑相对成熟等先天条件,具有着天然的协同创新优势。因此,其应在协同创新中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加快我国创新型现代化建设、实现自主创新能力和全球性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发挥重要作用[1-6]。
总体而言,协同创新对行业特色型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多个方面的。其主要作用通常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更成熟全面的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在协同创新作用下打破影响提升高校创新能力的阻碍,进一步促进各高校间的相互合作;二是有助于不同类型、形式的协同创新模式的建立与发展,从而建立起相对独立的协同创新平台用于快速高效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除此之外,其还具有融合和激发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资源的重要作用,最终实现提升行业特色高水平大学教育质量等多方共赢的伟大目标。
1 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组织和参与的协同创新类型
通常情况下,对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组织和参与的协同创新,可以划分为内部和外部创新两方面。前者通常为微观组织內部间,简单来说即是高校内部的资源、思想、技术、知识等的有效协同与共享;反之,外部协同创新为宏观组织间的创新,往往指的是在政府、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组织的支持下,高校与其他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通过资源整合共享和利用各自的专业技术优势,团结起来共同处理面临的重大问题和优势互补的进行行业关键领域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分析。
总体而言,内部协同创新与外部协同创新两者对于特色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均发挥重要的作用,二者间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相对来说,内部协同创新在其相互促进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意义,其能为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起到更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是其称为综合高水平行业创新关键技术、推进共性技术与进行专业培训等多方面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外部协同创新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于内部协同创新具有激励性,然而其依靠于内部协同创新为其提供坚实基础的前提之下。外部协同创新的发展与进步对于相应特色高校来说,十分有助于其内部的专业、学科、学院间的协同共赢。一方面,这不仅对于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拓展和优化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这还有助于前沿交叉创新成果的研究与发现;除此之外,还有利于在相关行业中发挥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的主导作用[7]。
三是合作共建研发模式。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大力推动校内外共建平台的建设。在校内,与中国林科院、中国农发集团、华祥苑集团等,共建“南方水土保持研究院”、“中国种苗研发中心”与茶生物研究中心等8家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在校外,与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等共建达11家研发中心之多。与此同时,還与当地政府紧密合作共建茶产业与菌业研究院等等。目前,上述共建平台研发超10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与新产品,为当地创收约4亿多元,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是项目成果对接模式。福建农林大学在项目成果展示方面,以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农博会、林博会和茶博会四大展会为展示平台,积极开展其对接与推广活动。在此交易会平台上,福建农林大学在众多参会院校与科研院所中,已连续16年位列对接的项目数之首。根据2011年的有关数据显示,其成功对接的项目成果高达419项,占其交易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五是校地援外联盟模式。福建农林大学以助农兴农为已任,为达到这一目标其在多方面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其中包括与遍布全国的370个县区开展合作共建,10多个海外国家建立技术援外合作基地,为农村经济的崛起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另一方面不忘积极开展决策咨询和软科学研究,同样为我国相关领域的发展付出了努力。其中主要成果包括该校校教师自主发明的菌草技术受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研发的BT生物农药占其全国出口的三分之二,全国绝大多数的蜂专业技术人才出自此地,其选育的花生和甘薯新品种在全国培育应用范围最广。
参考文献:
[1]陈春阳.协同创新是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
[2]王子镐.加强行业特色大学协同创新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
[3]罗维东.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思考[J].北京教育,2012(01):8-10.
[4]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5]李兰娟.精准定位以机制体制改革促进协同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
[6]万清祥,魏海勇.行业特色大学协同创新实践的理性审视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5(01).
[7]辛凤,高毅蕾.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在协同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思考[J].时代教育,2015(04).
[8]位威.行业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参与协同创新的思考与定位[J].科技与创新,2015(21):113-114.
[9]宋维明.探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实践全面提升农林高校创新能力[J].中国农业教育,2015(6):1-5.
[10]中国教育报.2013年1月7日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