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薪+绩效工资”的企业薪酬制度改革
2019-01-11方勇
方 勇
(武钢资源集团人力资源部,湖北 武汉 430080)
薪酬是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酬劳。狭义的薪酬指货币和可以转化为货币的报酬。广义的薪酬除了包括狭义的薪酬以外,还包括获得的各种非货币形式的满足,主要有社会保险、企业年金、各种津贴及其他实物福利等。多年来,武钢资源公司(下简称资源公司)实施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即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薪酬(下文中指工资)分配方式。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用工方式的多元化,原有的岗位绩效工资办法不能充分适应企业和职工的需要。调整薪酬结构,优化激励方式,充分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2016年资源公司推行“基薪+绩效工资”的薪酬分配方案,并将考评方案由“扣工资”变为“挣工资”,极大地提升了激励效率,激发了单位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岗位绩效工资制的主要内容
岗位绩效工资制是以岗位工资为核心的工资管理制度,这种制度能体现岗位的差异性。工资总额根据各单位的经营效益及经营难度情况设计,主要包括基薪、绩效工资、奖励工资,三者具体情况如图1。
图1岗位绩效工资制的工资总额构成
基薪主要是岗位工资,根据岗位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岗位系数,岗位工资基数基本一致。一般情况下,基薪不参与考核;绩效工资与单位经营效益挂钩考核;奖励工资由公司控制,视公司整体经营效益情况分档考核发放。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优点是基薪占比较大,收入相对稳定有保障,考核关注重点———单位效益,体系清晰,简捷易操作;缺点是基薪比例太大,绩效工资比例太小,虽体现了岗位差异,但与工作量及工作质量关联不强,考评结果对工资总额的影响不大,对单位、职工的激励力度不够,不能充分激励各单位、职工争创最佳效益。
综合考虑岗位绩效工资制的优缺点,为更好地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功能,资源公司决定推行“基薪+绩效工资”的工资制
二、“基薪+绩效工资”方案的主要特点
1.依据不同经营业绩设计单位工资方案
按照武钢工资总额管理相关规定,核算出资源公司可用工资总额,剔除不在岗职工工资后,将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按基薪、绩效工资两部分分档设置(如图2)。
图2基薪+绩效工资制的工资总额构成
工资结构由基薪(固定部分)和绩效工资(浮动部分)组成,基薪覆盖社保,保证基本生活,不参与考核。绩效工资根据岗位性质和工作内容不同,主要与员工个人贡献(工作量完成情况与质量)挂钩,具体分为计件、计时、计量、底薪+提成、项目工资制等。
制订单位工资总额方案时将单位的绩效工资按盈利、盈亏平衡、亏损三类加以区分,同时考虑经营难度及经营业绩差异,分档设定各单位的绩效工资系数,绩效工资全额浮动考核。工资方案在设计时践行效益优先、以效定薪的理念,加大效益工资的比例,拉开了盈利单位和亏损单位的差距,经营效果优劣引起的工资差异高低立判。
2.按照工效挂钩的原则出台绩效考评方案
绩效工资由单位和职工的业绩来决定,是激励效率高低的体现。为了强化绩效与工资的关系,资源公司制定了子公司绩效考评方案,结合组织绩效的内容和商业计划书的措施,将利润、经营活动现金流、EVA(经济增加值)等KPI指标及成本、产量、销售收入、人事效率提升等关键管理考评指标按百分制设置不同分值,每项视完成情况赋予不同分数,累加计算,利润等核心指标超过计划值该项得分可超过设置分数;安全、稳定、生产组织、工作质量等专业管理由专业部门按专业管理办法评价考核,与绩效考评分数不直接发生关系。绩效考评方案鼓励各单位完成经营目标,对盈利单位超目标完成KPI目标,加分力度更大;对亏损单位未完成KPI指标,扣分力度更大。另外,盈利单位降档为亏损单位,绩效工资按亏损单位水平发放;亏损单位升档为盈利单位,绩效工资按盈利单位水平发放。加扣分的分值拉大及考评升降档,充分体现了干好干坏不一样,激励的效果显现,各单位凝神聚力,奋力完成、超目标完成经营任务,促成了公司的经营目标顺利实现(考评方案如图3所示)。
图3基薪+绩效工资制的绩效考评构成
3.建立全员“基薪+绩效”分配模式及考评体系,提升激励效率
(1)各单位比照公司绩效考评办法将经营指标分解到车间,与其绩效工资总额挂钩考评。
(2)作业区(班组)根据岗位种类设立不同的绩效工资标准(同类岗位可归并)。管理、技术、操作岗位差异较大,技术含量及辛苦程度不同,以岗定薪,绩效工资向技术含量高、艰苦程度大的岗位倾斜,体现岗位价值的合理差异。
(3)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准确评价职工业绩。“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作业区(班组)可将日常工作中的各项任务量化为分数,包括产量、安全、质量、工艺、劳动纪律等,此为规定动作;另将为集体作出特别贡献的事项量化为分数予以奖励,同时将违纪违规的事项量化为分数扣减,此为自选动作。每日按规定计分,月累计积分,将作业区(班组)绩效工资总额与职工总得分挂钩,计算出每分的价值,再核算每个职工的月绩效工资。规定动作激励职工干好本职工作,自选动作鼓励职工为集体贡献正能量,遵章守纪,约束职工不犯、少犯错误。职工由“干多干少差不多”向凭工作业绩获得绩效工资转变,使“工资靠挣不靠发、干多干少不一样”的分配理念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基薪+绩效”分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
多年来单位和职工的思维局限于岗薪制,对“基薪+绩效”仍存怀疑,大锅饭的思想仍残存。同时薪酬分配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适应市场及企业管理不断变化的需要。
1.完善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花无百日红,市场变化日新月异,企业经营不能保证每年、每月盈利,不能保证每年效益递增。经营业绩每年不一样,建立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工资总额分配办法尤为重要,适度下放企业工资总额自定权,上封顶,下托底,经营目标制定后,企业工资总额“多吃”“少吃”由企业自己定,激励企业多创效益,职工多拿工资。
2.科学调控内部分配水平,使各类人员收入逐步回归市场价位。
以市场价位为参考,将普通岗位的薪酬与其接轨,保证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加大关键岗位人员薪酬激励力度,提升其薪酬的市场竞争力 。
3.推行目标牵引、正向激励的“基薪+绩效”分配,加大绩效工资占比。
在绩效工资中,突出“工资靠挣不靠发、干多干少不一样”理念。倡导工资增量改革理念,建立员工和企业共同分享新增价值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潜能,增加微单元创新能力
4.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健全绩效管理体系。
(1)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需加强。单位经营指标逐级分解、经营压力有效传导不够,绩效评价导向作用发挥不明显,需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程度。
(2)坚持分类评价,突出业绩能力导向。根据单位战略、行业性质、岗位特点、人员类型等制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让有创效增值的工作在绩效评价中得到肯定和激励。
(3)基于个人能力和贡献的分配机制还未做到“全覆盖”。要准确了解、公正合理评价员工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情况,强化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关联力度。实际工作中多劳多得的原则贯彻不彻底,绩效工资(浮动部分)占比较小,“绩效工资相对固化”、平均分配现象仍然存在,薪酬微单元活力不足。
(4)严肃薪酬纪律,规范发放秩序。认真落实武钢《薪酬管理八条纪律规定》、《关于领导人员薪酬管理的有关规定》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领导人员及业务管理层的收入,领导人员严格执行年薪制,业务管理层的收入也应按基薪+绩效的模式执行。除文件规定可以设立和上级核准的奖项之外,不得设立任何其他奖项,给领导人员及业务管理层发放奖金。
推行“基薪+绩效”分配方式以后,单位和职工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各单位围绕经营目标,发动职工集思广益,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增产量、降成本、拓市场、提效率,奋力完成年度经营任务,推动了资源集团的经营业绩由劣变优:2016年资源集团减亏5千万元,2017年扭亏为盈,实现利润1.3亿元。业绩不同,收入不同。经营业绩优的单位,其职工的人均收入比经营业绩差的单位的职工人均收入,多近2万元,真正体现了业绩好、薪酬高,业绩差、薪酬低,薪酬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企业的整体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