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2019-01-11陈江波朱增乾郭钟涛
陈江波,朱增乾,郭钟涛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0
1 应用任务教学法的必要性
1.1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信心
任务型教学法,教师需要合理设计学习任务,并具有任性,开放和探索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圆圈面积”的内容时,教师应更加注意它。设置以下学习任务:掌握圆圈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一起制作一个圆和一个矩形,并指导学生找到一个圆和一个矩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从而共同掌握其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学生还可以掌握学习方法,他们对学习的信心也会提高。
1.2 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相关数学思想及方法
数学方法是指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核心内容,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上有很大的困难,因此掌握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利用这些思想方法来学习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学生建立完善的数学思想。模式知识结构非常重要,不仅如此,而且对于加深学生对知识之间关系的理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习数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2 任务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具体应用
2.1 构建任务情境,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氛围,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正常的教学工作。良好的教学环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在“十进制加减法”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独立学习数学知识,并完成知识的传递,在任务型教学法的指导下,教师可以构建任务情况:小玲和小王去小卖部买零食,小玲买了一包辣条,花了2.5 元;小王买了一袋方便面,花了4 元。这时,小王拿出十元给老板。老板找零后,他们一起离开了文具店。小玲和小王花了多少钱?老板给了他们多少钱?这种情况是普遍的。学生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进行独立探索的欲望。结果,学生以任务为目标,独立学习教科书知识,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可以看出,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建构课堂环境。
2.2 设计层级任务,指导学生深度学习
例如,在讲授“因数和倍数”时,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思考,探索等活动,逐步进行深入的推理,探索知识,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的分层任务。
首先,安排动手任务:使用12 个小正方形制作一个矩形,看看如何使用几种拼写方法,如何使用公式来显示?通过此任务,引导学生联系因素,多重因素并形成基本认知。其次,安排探究任务以引导学生了解因数和倍数的重要性,以供进一步研究。给定公式4x3=12,让学生模仿并说出哪个是倍数,并探讨了倍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通过探究任务,学生体验了产生因子和倍数的过程,并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重要性。最后,安排“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方法”的任务,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多种因素和多种因素,完成知识转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中,通过分层任务,学生可以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2.3 搭建合作平台,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例如,在教授“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分配合作任务,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和讨论,解释圆周的含义,并掌握圆周的计算公式。详情如下所示。
首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建立一个合作探究环境。其次,给出了合作研究的任务:(1)三个车轮的直径分别为22cm、24cm 和26cm。哪个轮子转一圈时走得更长?(2)比较三个轮子的直径和周长,讨论你的发现。(3)圆周和圆直径之间是什么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思维,沟通和讨论相结合,然后老师会提供建议和回答问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的过程中,特别是小学高段的学生,在教育方法中使用基于任务的教育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教学的基础知识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学生逐渐通过自我思考和对话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展示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