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探寻文字背后的秘密
——以统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为例
2019-01-11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徐素梅
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徐素梅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能够读通读顺课文,并且稍微读得有些感情,就已经达到了阅读的基本要求。至于“背面”的“文字”学生往往看不到,对于文字的感觉只能是“雾里看花”。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说过:课文,包括我们讲的整本书的那些精髓的部分,通常是作者可以表达的部分,学生往往很难做到自主获取……所以,学生需要学习,学习如何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去引领学生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学会品读文字,从中汲取营养,变“雾里看花”为“拨云见日”。笔者以部编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课文为例浅谈基本阅读策略。
一、在替换中探寻秘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低段学生受知识经验与阅历深浅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感觉不到言语之中的秘密,当学生对语言的意趣读而不得,教师又不可替代的时候,可以通过替换这种形式让学生关注到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趣味性。
1.词语替换显意趣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一个词语的传神运用,就能体现表达的秘妙,为整个句子增添浓浓的意趣。《大象的耳朵》第十一自然段中的“跳舞”一词用得妙趣横生,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个词语独特的意趣呢?替换词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笔者设计如下:
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头痛,又心烦。
师:“跳舞”这个词可以用哪个词来换一换呢?
生:可以用吵闹、游戏、玩耍等。
师:“跳舞”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感受呢?
生1:音乐很好听。
生2:跳的舞很好看。
生3:大家跳得很开心。
师:跳舞给你们的感觉是那么美好,可是,明明大象很讨厌虫子在它耳朵里吵,为什么还要用“跳舞”这个词语呢?
生:用“跳舞”这个词更能体现小虫子们很开心、很快乐。
师:是呀,虫子越开心,大象就——
生:这样写也能体现大象很烦恼。
引导学生把“跳舞”一词替换成“吵闹、游戏、玩耍”,再体会“跳舞”带来的感受,学生发现“跳舞”这个词语是不可以替换的,因为“跳舞”这种美好的感觉与大象的感觉形成反差,小虫子越开心,大象就越烦恼。学生通过词语替换体会词语表达的意趣,揣摩语言独特的韵味,并且懂得恰当的词语运用能够更加贴切传神地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逐渐提升遣词造句的功底。
2.句型替换悟深意
在低年段教学中要突出句子的作用,为进一步学好段落与篇章打下基础。文本中有不少特殊的句式,对于这样的语言现象,学生往往关注不到它的作用。如《小马过河》中有两个反问句,笔者借助替换句型这种方法,让学生明白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以及更加强烈的语气,以掌握这种句式的特殊作用。设计如下:
出示:
(1)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2)妈妈说:“那条河不是很浅吗?”
师:读读上面两个句子,你能给它们变一变样子,意思不变吗?
生1:小马连蹦带跳地说:“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
生2:妈妈说:“那条河很浅。”
师:这两个句子叫反问句,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出示学生改过的两个句子。
师:把这两个反问句替换成大家刚才改的句子可以吗?
生1:不行,因为从反问句我能看出小马特别愿意帮妈妈做事情。
生2:不行,反问句更能说明那条河非常浅。
通过把反问句替换成陈述句,学生明白了反问句不仅表达肯定的意思,而且还要比陈述句的语气更加强烈。学生学会了这种表达形式,明白了反问句的特殊作用,用于生活与习作中,不仅更能做到有效表达,而且能够引起更深层次的思考。
无论是替换词语还是替换句子,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表达的特点,体会其字里行间深长的意味。学生只有学会了品味语言,学会了从文字的背后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才会为自己的读写之路奠定基础。
二、在质疑中思考秘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对文本质疑,是教会学生学习阅读的好方法,同时,通过质疑,师生在对话中不断交流自己的观点,学生就会发现文字背后的秘密。这样,看似一目了然的文字就会变得丰厚起来,对于文本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一些。
1.质疑熟悉处,细赏眼前景
低年级的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怀疑的寥寥无几,他们还没有学会质疑,或者说,还没有学会看文字背后的内容。最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的地方探寻言语背后的秘密。
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教师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
今天,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柏树已经长大了,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教师提示:请你读一读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问?
(学生沉默之后)
生1:为什么这棵树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生2:为什么别人种的树不是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生3:难道这棵树比别的树都长得漂亮吗?
从文字表面上看,大家没有不懂的地方,通过质疑,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树与景的关系,关注到种树人的特殊性,关注到树的生长情况等。由此,学生们知道了,这棵树是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他为全国人民植树造林做出了好榜样,正是因为这样才说这棵树是“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教师引导学生从人、物以及人与物之间最常见的关系进行有效质疑,引导学生学会在熟悉处质疑,学生才能欣赏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更是学习策略的引导。
2.质疑陌生处,寻芳于墙内
《青蛙卖泥塘》一课情节生动,学生读起来饶有兴致,青蛙在卖泥塘的过程中有不少动物来给青蛙提建议。课文具体写的动物有老牛和野鸭,后面来提建议的许多动物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就写完了。很显然,作者这样有详有略地安排课文的结构,会使文章结构紧凑、合理,读起来更加引人入胜。如何引导低年级学生探寻其中的秘妙?在教学中,笔者作了如下设计:
师:大家想一想,课文的第十自然段写了好多动物来给青蛙提建议,为什么不像前面写老牛和野鸭那样用那么多内容来写呢?
生1:那样写的话这篇课文就太长了。
生2:那样的话课文就太啰唆了。
生3:其他动物来提建议,我们想象一下就可以了,不要写上去了。
很显然,这种详略得当的写法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巧妙之处更需细细体味,就像墙内的景致墙外之人无法欣赏一样。在此处质疑,学生明白,当有许多同类事物要表达的时候可以重点写一部分,其余部分略写就可以了,不必面面俱到。这种表达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懂得这样写文章不仅更加生动有趣,而且会给读者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
最熟悉的地方有风景,最陌生的地方也有风景。低段学生还没有养成品味语言,涵泳语言的习惯,在阅读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质疑,让学生在这里驻足观赏,咀嚼文字的芬芳,沉入思考,提升思维力,是教师必须直面的问题。
三、在比较中理解秘密
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一切的。”在语文教学中比较法也是教师们常用的方法之一,能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思维,唤醒他们探索的欲望,学生们在比较中体会语言的精妙表达,情感体现等。在比较的同时也学会了阅读的方法,由于思维指向明确,学生在思考时会更加明确,更加深入。
1.比较词语知晓内涵
低年级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一味地解说或者自读自悟有时并不能让其明白其中的含义,教师可以通过词语之间的比较,让学生知晓其更为丰富的内涵。
《雷雨》一课中有一个比较突出的词语形式——越()越(),一共在文中出现了三次,它写出了闪电、雷声、大雨越来越猛烈的过程。让学生注意到这种表达方式并学会运用,是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过程如下:
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读了这个句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
生1:我觉得闪电很亮,雷声也很响。
生2:我觉得好可怕啊!
生3:我想赶快跑回家去。
再出示:闪电很亮,雷声很响。
师:大家比较两个句子,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1:第一个句子说明闪电原来不太亮,现在变得很亮。
生2:也可以看出雷声原来不是很响,现在变得很响。
生3:下面的句子看不出原来的闪电和雷声是什么样的。
师:大家试试做这个练习:__________越来越__________。
从学生前面部分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关注的仅仅是现在的闪电、雷声都很猛烈,没有关注到“越来越”这种词语表示的是闪电和雷声是由弱到强的变化。当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停留在表层时,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很快理解“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并且关注到这种语言现象,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从而知晓其更为丰富的内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再进行相关的语言练习,学生就会掌握这种表达方式,为自己的言语表达服务。
2.比较句子提升思维
文本中许多内容学生都能读得懂,但是作者匠心独运的表达方式学生却察觉不到,这些句子往往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严密性,为学生学习有序的表达方式提供了很好的范例。例如,神话故事《后羿射日》的一个教学环节,笔者的教学设计如下:
出示下面一组句子:
(1)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
(2)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了,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土地被烤焦了,连禾苗都被晒枯了。
师:读读看,这样变换顺序好不好?
生1:不妥当,因为禾苗最怕太阳晒,它要放在第一个。
生2:沙石最不怕太阳啦,它不应该放在第一个。
师:大家好好读读第一个句子,看看按照这样顺序来写究竟有什么好处?
生1:我感觉到太阳太可怕了!
生2:十个太阳的威力太大了,所以后羿要去射太阳。
禾苗、土地、江河、沙石这四种事物本身是共存的关系,但是在十个太阳的炙烤下,它们的变化就会各不相同,因此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才是符合逻辑的。笔者利用比较的手法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知晓句子每个部分之间内在的独立性与关联性,明晰按照一定的顺序表达能够更加有力地突出文章的中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学生尚未养成品味语言的习惯,尚未形成赏析文字的能力之时,需要教师有效地组织引领,让其发现语言背后的秘密,探寻作者表达的意趣,从而发现语言表达的魅力,变“雾里看花”为“拨云见日”,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提升阅读能力,在后续的阅读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所得,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更多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