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速递
2019-01-11
预警:石化供需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
4月10—11日,2019石化产业发展大会暨石化联合会四届六次理事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2019年重点石化产品产能预警报告》。
《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原油加工量分别位居世界第七、第七和第二。其中,无机原料、乙烯、甲醇、化肥、农药、合成树脂、合成橡胶产量稳居世界前列。石化联合会重点监测的30个石化产品产能利用率为76.4%,较上年提升近3个百分点。除聚碳酸酯、己内酰胺、PX、PTA等产品产能利用率波动幅度略大外,其他基础化工产品产能利用率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预测,随着沿海大型石化基地快速崛起,现代煤化工项目省级示范加快推进,一大批大型炼化一体化、现代煤化工项目投产运营。未来几年,炼油、烯烃、芳烃、乙二醇、聚碳酸酯等产品将迎来扩产高峰,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大量新增产能将集中释放,烯烃、芳烃、乙二醇、聚碳酸酯等国内生产基本满足市场需求,成品油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氯碱、纯碱、化肥、醋酸、合成橡胶等产品产能持续维持稳定或略有减少。随着部分企业的转产或退出,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除项目配套外新产能扩增速度缓慢。国内石化产业和市场供需格局将发生显著变化。
《报告》预警,2019年随着部分产品产能增速加快,产能利用率变化幅度较大。应重点关注对二甲苯、环氧丙烷、丙烯腈、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己内酰胺、PTA、TDI等产品的产能变化。预计2019年除煤化工外的25个品种平均产能利用率为72.5%,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
(本刊记者/陆晓如)
智能化:实现12.8万亿石化总资产“弯道超车”
2018年,我国规模以上的石油化工企业总资产达12.8万亿元。如何让这12.8万亿元资产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弯道超车?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亢万忠在第二届中国炼油石化科技智能化大会上表示,“数字化、智能化将是最为重要的手段。”
近日,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和中国石油化工信息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炼油石化科技智能化大会在宁波举办。来自石油石化行业、信息通信行业等多家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探讨了如何借力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智能化石化工厂建设,为石化工业转型发展赋能。
当前我国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智能化工厂的建设则被认为是石化工业高质量阶段发展的重要抓手。
炼油化工行业规模大、流程复杂、集中度高。中国工程院院士、过程控制和过程系统工程专家钱锋表示,在企业发展中,人工智能与流程制造要深度融合。
钱锋指出,人工智能和流程制造的融合点主要在于三点。一是构建知识驱动制造过程决策自动化系统,支持资源和能源高效配置、利用;二是构建基于模式认知的智能自主调控系统,支持全流程生产过程的控制与优化运行;三是构建安全环境监控预警与风险溯源系统,支持流程制造企业安全运行。
炼油化工行业不仅流程复杂,而且整个生产过程产生了庞大的经营、生产数据,大量数据难以搜集和利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投大数据级物联网石化行业副总经理方乐指出,数据智能是实现智慧石化的核心。联想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构建了“物联网+大数据+机理模型”相结合的数据智能解决方案,实现了从行业级和集团级到企业级、装置级不同层级的数据智能应用全覆盖,且目前已在石油炼化行业的生产优化中实现精准落地。特别在武汉石化的大数据应用实践中,通过对大量数据分析,并对运行参数进行优化,平均提升装置汽油收率0.5%。
方乐进一步指出,数据智能不仅能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实现海量历史数据传递和信息共享,在减少对过往人员经验依赖的前提下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和对变化快速反应的能力,以降低生产事故的发生。
在智能工厂的建设中,如何满足安全生产,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行业解决方案专家、副总经理郭庆表示,大唐移动针对能源、电力等行业提供的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TD-LTE技术,定制研发的TD-LTE无线专网,可以通过无线视频实现施工现场图像实时回传,特别研发的智能头盔可以完成安全宣贯自动播报、远程协助,头盔的音视频功能还可以支持现场人员和后台专家协同作业指导等。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行业总监马亚军表示,由于现代通信手段的缺乏,在出现紧急突发事件时企业无法在第一时间掌握现实情况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海能达研发的智慧专网不仅在平时可以保证石化安全生产,而且作战时可以起到应急指挥的作用。海能达的专网系统由“窄带专网+组网+物联网”组成,通常窄带语音穿透力比较强,在企业的装置区里宽带信号很难达到的地方窄带语音有天然的优势。
(本刊记者/王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