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谢嘉兴市第一中学的同学参与讨论

2019-01-11

中学生天地(C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彼岸世俗恐惧

●刘思婕

我的父亲与文中的父亲有共同的特点:沉默寡言。儿时的我对父亲既崇拜又恐惧,崇拜源于他参与了我人生的每个阶段,我爱他;恐惧是因为我们从未有过跨越心灵的对话。所以文中的“我”儿时对父亲的膜拜也许只是来自尽职、本分、坦白,或者是长期在母亲的管教下对自由的向往。

中年的“我”惧怕父亲,因为“我”始终是现实世界的人,即便对理想世界抱有幻想。于是“我”在不理解与支持中徘徊,迷惘与逃避交织在一起。“我”不想被父亲支配,当逃避心理到了极点,就开始恐惧,越来越不信任父亲的选择。

●徐幸川

“我”身上综合了母亲的现实和父亲的理想,是一个矛盾体。“我”敬畏父亲的勇气,但又有不理解。当父亲要“我”和他一样,将理想的追寻付诸行动时,“我”则受到母亲现实的一面的影响,并不愿意这么做。

“河的第三条岸”应该就是指“我”。母亲身上的现实色彩是此岸,父亲的遁离、漂泊、失落、理想是诗意的彼岸,而“我”则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既不属于此岸也不属于彼岸,但又生于此岸,也生于彼岸。

●万俊逸

对于父亲的做法,我没有读出陶渊明隐居的脱俗之感,相反,我认为文中父亲的行为是十分懦弱的。沉默寡言、逃避现实是一种可耻的罪行。这种逃避让他解脱,但他也失去了亲人的温暖,不能享受天伦之乐。于是,他的家庭不仅经济成为问题,还要承受风暴般的舆论,也拖累了“我”。如果“我”接了他的班,谁来提供物质支持?谁来承受这可怕的舆论?虽然“我”能够理解父亲,但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为什么要去做呢?所以“我”最后感到极度恐惧。

●沈泽豪

所谓“第三条岸”,可以视作一种终将无法到达的理想,或一种超越这个世界的精神追求。与其说这篇小说想讨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如说是讨论理想的内涵。

父亲追随理想,选择终日漂荡,“我”也将父亲视作英雄,将父亲的理想内化为自己的理想。但这种浪漫主义真的现实吗?答案或许是否定的。小说结尾,“我”忽然感到恐惧,疯了似的逃走,理想是如此美妙,以至于当我们真要触及时,会害怕美梦破灭。这样的精神世界就像一剂迷药,使人沉迷,使人眩晕,它太过美好,让我们不舍得醒来。

●吴 俣

文中对父亲的描述很少,却又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他遗世独立的形象,犹如《逍遥游》中“无所待”的状态,蕴含着道家的出世洒脱。“我”实则是向往这种境界的,因而为父亲提供食物,还说愿意顶替他。但“我”又是一个世俗之人,没有抛下一切的勇气,面对现实的束缚,不敢挣脱,如宋荣子一般,虽有所不待,却终仍有所待。

“第三条岸”不过是人们无法到达却又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境界罢了。这注定是只身一人的孤独之旅,身体囿于世俗,心灵无法解脱,面对茫茫河面,备感恐惧。“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之境界,令人向往与追求,而现实之枷锁厚实难启矣。

猜你喜欢

彼岸世俗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彼岸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
世俗的力量
《太平轮·彼岸》:重新“起航”
表达恐惧之情
幸福不在彼岸
中国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