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2019-01-11福建省永泰县盘谷中心小学张成忠
福建省永泰县盘谷中心小学 张成忠
数学学习是围绕数学问题而进行的学习,课堂教学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找寻知识真谛的。从事小学数学教学近二十年,我深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提问,能够帮助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调动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开阔思路,启迪思维,对提升教学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能挖掘小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对数学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目标,激发思考
每一个阶段其都有着不同的教学目的,老师所设置的问题应该要立足于课程的核心点,紧扣教学各阶段环节目标。去年参加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省级培训,有幸到名校跟岗学习,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教研环节,评课前要求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做好记录,课后进行统计分析:你认为哪些提问是多余累赘的?有多少次?你认为哪些是有效提问?有多少次?你认为这些有效提问对课堂教学有什么帮助?哪节课大家听得非常认真,课后发现名师优课看似行云流水的,其实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精心雕琢的,那看似随意的提问没有丝毫的随意性,处处都是针对关键处、重难点,能激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破开知识难点的壁垒,化繁为简,直达知识核心。
如教学“烙饼问题”这节课时,探究尽快烙3张饼可以这样设问:请同学们来当大厨,你想怎样烙?你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预设方法1:一张一张烙。方法2:先烙两张,再烙一张)对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看法?为什么第二种比第一种省时间?那烙第三张饼的时候要怎样烙才能不浪费时间呢?要使锅里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应该怎样安排呢?每一个提问都给出明确目标,激发学生去思考,从而发现每次总烙两张饼,别让锅闲着,不留空位,就不会浪费时间了,花费的时间才最少。这样的设问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思考、讨论、回答的欲望,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经过合作探究得出交替烙这种最优烙法。
二、由易到难,层次分明
教师在进行提问之前要对学情有充分的了解,提问要引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果问题太浅显,学生根本没有开动脑筋就能回答;问题太深奥,又会使大多数学生望而却步,根本没有信心去探究。老师的设问可以由简单的基本概念入手,然后难度逐步提升,由易到难,层层递进,逐渐让学生领会其中的技巧,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都得以锻炼。教师应当仔细研究教材,契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层次分明的课堂提问,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如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环环相扣,通过认真思考轻松解决前一个问题,就能进入下一个问题,如同台阶拾级而上。教师适时给予适当的鼓励性评价,通过这样循循善诱,鼓起学生的信心,让学生渴望投入知识探索中来,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可以将圆剪拼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对比观察,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来圆的什么?对比观察,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原来圆的什么?长方形的计算公式是什么?那么圆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学生亲历知识的探索过程,培养了学习数学的能力,收获一份成长的快乐,我相信这样的知识点学习将成为美好的回忆。
三、因材施教,面向全体
在班级中肯定会有好、中、差学生的分别,要充分认识到他们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有些老师将课堂的操纵权像风筝线似的牢牢掌控在手中,就怕学生回答错误,怕差生打乱教学流程,影响课堂效果,对他们的错误不是视而不见就是进行简单否定。有些急功近利的老师,为了保证教学流畅,让课堂显得完美,专挑学优生来回答问题,甚至整堂课不知不觉就成了个别学生的表演秀。看似成功的课堂却会严重挫败难得的学习积极性,后进生会渐渐拒绝参与课堂交流,形成自卑与逆反心理,也容易造成大多数学生思维的惰性,增强他们的厌学情绪。教师要关爱每位学生,课堂提问必须面向全体,不能把后进生晾在一边,拦在交流讨论之外,特别要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当他们出现不一样的声音,大可以缓一缓,听听这些差错学生的分析和见解,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纠错,让学生在论述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谬误。这就需要教师全面细致地了解和掌握班上每一个学生,在提问时能够照顾各种水平的学生,强调问题对思维的启发,让每一个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经过认真思考分析后,能够积极回答,后进生有得吃,中等生吃得饱,优生吃得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师生互动中来,整个课堂会生动活跃,学习变得轻松快乐,从而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促使学生全面进步。
如教学“确定事件与不确定事件”这节课时,探究“可能”可以这样设问:老师手里有3张节目卡片,分别写着“唱歌、跳舞、朗诵”,大家来猜一猜,如果让你从中抽1张,你会抽到什么节目?一定会抽到唱歌吗?那我们应该怎样说?谁与他的意见不同?那到底谁说得有道理?为什么?该怎么验证?通过刚才我们亲自动手抽卡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内心想去学习,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给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关注错误回答,动用教学机智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全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沉闷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的课堂效果会比预设的更好,学生学得开心又不容易遗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掌握好发问的策略,恰当处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更主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引发思维的飞跃,更有信心去打开通往知识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