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习习惯

2019-01-11陕西省渭南市实验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9年20期
关键词:题目数学知识习惯

陕西省渭南市实验小学 王 莉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应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改革也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教师能够从课堂教学入手,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眼手结合,改掉粗心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常常发现,很多问题比较简单,但是在考试做题的过程中却会出错。对于这类型的错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自己,都会觉得比较遗憾。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方法,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使学生能够严肃对待每道问题。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比较粗心,常常还没有看清题目就进行计算,对于题目了解不够充分,因此导致运算失败。我让学生采用眼手结合的方法,在看题目的时候为了防止错过重要内容,拿着笔在文字下面进行勾画,对于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下面哪一项不是”“哪个是错误答案”等圈出来,作为提示,防止在做题的过程中出现粗心、遗漏等现象。对于一些经常出错的问题,我指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将自己错误频率比较高的题目抄写在错题集上,并标注出原因,作为日后学习的参考。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发现学生由于粗心做错的题目大大减少,学生普遍养成了细心、谨慎的习惯,从而使数学学习效率得到提升。通过眼手结合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改掉粗心大意的习惯,为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独立预习,培养自学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预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在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补充不明白的部分,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但是在教学中,有自学习惯的学生非常少,大部分学生缺少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使学生能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例如在学习过程中,我在课后会布置作业,让有余力的学生自觉预习下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刚开始,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预习,仅仅快速将教材过目一遍。于是我指导学生可以采用“阅读——尝试做例题——尝试生活应用”这几个步骤来进行预习,在浏览教材之后,尝试看看是否能够解开例题,在预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标注出来,在第二天的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吸收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更加全面的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对于预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能够知道如何通过自学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够主动收集预习过程中的问题与教师进行探讨。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独立预习,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从而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不懂就问,养成探究习惯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存在着较大的沟壑,难以进行沟通,很多学生非常害怕教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往往与同学进行交流,不敢直接问教师,从而使问题得不到解决,影响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还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采取被动姿态,有问题一拖再拖而不主动解决,从而使问题越来越大,最终难以弥补。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与学生实现良好互动,从而使学生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方向与位置》的时候,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探究题: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画出自己家和学校的方位。在学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素材的选择方面,其选材内容一定要与学生实际生活背景具有紧密的联系,且选材的内容一定要充实,呈现方式要有趣。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材,尽可能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切勿将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以及教学理念强行施加在学生的身上,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小数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日常购买学习用品的事例来将其导入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去对小数点进行研究。例如,某文具点的自动铅笔标价 5.5 元,圆规标价3.5 元,直尺标价 2.5 元,这些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事物,因此就可以将学生顺利引入小数世界当中,为小数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及素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教育不能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是更加注重对学生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通过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我国小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题目数学知识习惯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上课好习惯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关于题目的要求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