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融合人文教学的探究
2019-01-11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平中心小学黄巧明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平中心小学 黄巧明
人文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它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当然,它与传统教学方式也具有相同之处,大多数教学方法的实施都是在以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因此,教师不妨利用合理的创新方式,使得这种渗透人文关怀的教学模式发挥更有效的效果,让学生在一个更加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一、深度课堂互动,让人文教学融合于数学探究中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通常会采用“单向式”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控制课堂纪律、提升教学效率,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却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被动听讲过程中很难有效进行主动思考,这在另一方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发挥他们的智慧解决相关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当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将“单向教学”变为“双向互动”,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智慧,让学生都能在一个更为轻松的氛围下学习。当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的,教师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手段,让性格外向的、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起好带头作用,进而逐步影响大多数学生,形成课堂活跃、互动频繁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效展开。
例如,学生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这一节内容时,由于它是将学生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组合学习,因此教师不必像讲授新知识一样带领学生重新开始学习,而是可以让学生带着以往的背景知识,对新内容进行探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新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为他们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所探究出来的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具有一定的表现欲,因此让学生进行讲解的方式可以有效利用这一特征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将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同时在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找到数学的乐趣以及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进而树立学习信心。
二、巧妙人文拓展,让人文教学融合于数学探究中
在小学数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仅应当注重学生本人的主体地位,对于教学内容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适应。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会有这样一种固化观念,即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无味的学科,其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一成不变的,并且许多时候答案的唯一性和指向性也导致一些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为此,教师应在数学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更多的拓展和联想,将数学这门课程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学生在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圆”本身或者相应的数学教具为学生讲解圆的特征外,还可以通过联想现实生活让学生思考圆的相关特征。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车轮为什么都是圆形的”,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也将他们的思维进行了延展和扩充。学生通过与其他图形进行比较,了解到只有圆形的圆心到圆周的距离等距,进而得出了圆与其他图形最大的不同点。类似的思维拓展还可以进行很多,只要与此相关,并能达到有效激发学生思考探究欲望的内容都可以进行结合,教师甚至可以将其与其他领域的知识进行融合,在教授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效进行人文学科教育。
三、丰富练习形式,让人文教学融合于数学探究中
练习是对知识的有效复习和检测,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查缺补漏,找出自己不熟练的地方,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一些教师将布置习题作为让学生练习课上内容的唯一手段,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抵触情绪,尤其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相对于单纯的习题练习,学生更乐于接受其他更加新颖的练习方式。同时,将日常联系作为评判学生日常表现的标准也不具备很强的公正性,一些学生在练习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和思考,认为应当将课余时间放到自己薄弱的内容上去,这种想法具有可取性,应当被广泛提倡。
例如,学生在学习完一节课的内容后,教师可以针对知识点为学生找出不同水平、类型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这些题目并不会耗费学生过多的时间,而剩下的内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为了使这一过程变得更加有效,教师可以在固定时间对学生进行抽查,以保证他们能够合理利用自己支配的时间。将教师布置的固定任务与学生个人进行的练习进行结合评判学生的日常表现,能够得到更公正的结果。当然,评价标准有许多,教师应当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个人智慧,并且结合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源于教学方式、自己心理状况等多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解,并且通过这些反馈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他们的学科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