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2019-01-11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蔡春妹
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 蔡春妹
“完人”是“完整的人”的简称,是当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理念,该理念是相对于“不完整的人”的事实而提出的,教育教学理论专家认为:“完人”应当成为教师专业学习研究以及成长的起点。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生负责。而在什么样的理念之下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基本的问题。本文试就“完人”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谈几点思考。
一、作为指导专业成长的“完人”理念
从相对专业的角度来看,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与所处环境互动,并不断适应教学目标要求,优化教学心理和教学行为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本质,在于教师作为可思维的人与专业教学需要的结合。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认识自身的专业成长,可以以“完人”理念进行指导,具体说就是教师要使得自己成为对自身成长负责的“自主学习者”,具体学习内容则包括:专业成长的意义及导向;教师对学科教学的认知、情感;教师对实际教学中产生的积极经验与消极经验的反思等。
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引导学生关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从数学的角度来看,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相等,有四个直角”,正方形的特征是“四边相等,有四个直角”。在教学中通常是让学生观察、比较,然后自主得出认识,教师结合不同学生的回答再去概括。但如果反思这样的一个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可以发现:这样的设计思路中,学生的思维是加工的教师直接提供的对象,特征是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观察后思考出来的。那能否换一个教学思路呢?从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笔者确认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中是存在不足的,或者说是有提升空间的,这种对原有教学带有“否定”的思路,实际上是基于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一内容教学消极经验的反思基础上,生成的新的数学教学情感与认知,具有比较全面的“完人”专业成长理念的特征。
实际上,在上述反思之后,笔者生成的认识是:如果我们能够让出一段时间及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完成一个“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那么在画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自然会注重两个方面:一是怎样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二是画不同的图形时生成的比较性认识。有了这样的过程,学生就不需要盯着两个图形苦思冥想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更容易为学生所发现并表达。
二、“完人”视角下数学教师的应有追求
教师通过成长,力图让自己成长为“完整的人”,这就意味着教师在反观自身的专业的时候,必须要有一种让自己成长得更加全面、完整的意识。例如,在日常的小学教学中常常遇到一种情形,教师在面对“学困生”的时候,常常感觉束手无策,而口头上常常说的一句就是“这些‘差生’,我实在是没办法。”从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完整”的认识,因为教师在认知上已经认识到学困生是教学中遇到的一个问题,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了消极情绪。当然,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也比较常见,教师要想实现自我矫正,就需要基于“完人”视角进行分析。笔者在教学中也有过这种心理,后来想:发现问题的结果不能让自己处于消极的状态,而应当努力实现改变。而这个改变,一定是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
同样如上面所举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笔者注意到学困生存在的问题是:他们能够顺利地画出长方形与正方形,但就是无法描述其特征。这是什么原因呢?笔者通过多次与不同的学困生交流,发现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无法将自己的认识转换为数学语言。了解到这一点,笔者立即确立了一个教学策略,那就是让他们用生活语言来描述,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努力引导他们知道自己生活语言可以用什么数学语言来代替。这一策略坚持运用在不同数学知识的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建立“完人”的专业成长理念,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态度更加积极,教学情感更加丰富,教学策略也更加高效。
三、“完人”为“培养完整的学生”奠基
教师的专业成长说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服务的,只有教师自身具有“完人”特征,才能培养出完整的学生。“新教育”创始人朱永新教授认为:培养完整的人是教育的一个根本使命。而基于人的“知性、灵性和德性”的教育行动和课程体系,可以实现“知识、生活与生命的深刻共鸣”,从而培养“身、心、灵”和谐统一的人。
虽然说小学数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但数学教师自身在关注专业成长的时候,却更需要热情的态度,即高度重视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有从各个方面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意识(这就是“完人”专业成长理念生成的意识),既需要理论学习,也需要教学实践;既需要教学实践,也需要教学反思;既需要学习、反思数学教学,也需要学习相关联的学科与知识,并基于数学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事实证明,数学教师的视野越丰富,其反思的角度也就越宽广,专业成长的途径也就越多元,如此,“完人”专业成长理念就可以支撑自己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从而为培养“完整的学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