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趣味数学的教学与研究

2019-01-11江苏省海门市临江小学龚黄丽

小学时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报数手套创造性

江苏省海门市临江小学 龚黄丽

传统的小学数学局限于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不高,导致数学的教学效果不理想。新课改下,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趣味性题型,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是教学模式趣味化,首先在编写教材内容上要有吸引力,然后教师在授课时要选择趣味性的课题。本文讲述的是教师在授课时选择趣味性课题的探析。

一、趣味性——小学数学趣味化方向的要点

小学数学的趣味性就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再结合实际的认知度,将一些简单的、有趣的生活中发生的数学题,拿到课堂上来讲述,学生在接触时不是反感,反而是愿意去学的,充满了吸引力。例如: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李老板商店里买烟,烟的成本价是十五元,而商店里烟卖二十元。结果在付钱时,年轻人掏出一百元钱,李老板发现店里没有那么多的零钱,于是就向隔壁的店家兑换了一百元的零钱,并抽取其中的八十元给年轻人,但是,等年轻人走之后,隔壁的老板发现那一百元是假币,遂向李老板讨回那一百元的真钞。问:李老板在这个过程中赔了多少钱?题目的有趣点就是,绕了一大圈,其实就是很简单,就是老板从自己手里拿出来多少钱,学生就找到老板掏钱的点,进价加上那一百元的假钞,就是老板损失的钱。学生立马就来了兴趣,原来题目这么长,其实题意很简单呀,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内容,把枯燥的内容和繁琐的计算,进行简单化,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学习乐趣。

二、合理性——小学数学趣味化的基础

合理性,顾名思义就是要求数学的内容要符合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另外要符合数学的常理。要从实际的情况进行引导,不要随意捏造,胡编乱造,只会起到不良的作用。例如:在漆黑的房间里,桌子上5 双黑色的手套和5 双只蓝色的手套。这10 双只手套其他的做工都相同,除了颜色。如果小明想在这其中抽取一双相同颜色的手套,那么小明需要抽取几只,才能确定一双的颜色相同呢?学生受定势思维的影响,认为假如第一取出的是黑色手套,要使其配成一双黑色手套,第二次可能是蓝色手套,第三次也可能是蓝色,一直下去都可能是蓝色的,所以结果就是把蓝色的手套抽取完毕,才是黑色,才能配成一双。抽屉中全部10 只蓝色手套。于是,再下一只肯定是黑色手套。学生错误地认为小明需要抽取12 只。但是,学生的推理忽略了题目中并没有限定第一次取出的是什么颜色,假如第一次抽取的是黑色的,第二次抽取的是蓝色,那么第三次抽取的结果只可能是其中的一种颜色,那么也就能确定结果了。这样一分析,学生发现这样的确是,因此正确的答案是3 只手套即可,真是好极了。教无定法,重在方法,教师在教学时,一方面是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数学不仅有趣,还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思想性——小学数学趣味化的保证

在思想上,数学不能是低俗趣味的,它必须是在思想道德上能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例如:幼儿园的老师分水果给小朋友,有六位同学,但是只有五个苹果,一个梨。但是小朋友不想吃梨,于是老师想出了一个办法,把苹果平均分给了小朋友。问:老师是怎么做到平均分的?分析:首先是五个苹果,将其中的3 个苹果拿出来,切成六块,一人一块,剩余的2 个苹果要想分成均等的6 份,就需要把每一个苹果切成3 块,于是就做到的每个小朋友拿到的苹果是一样的。这样的题目趣味性、合理性等方面都达到了,但是思想教育上却没有培养起来。老师可以借助古代数学的典型趣味数学题,来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著名的《孙子算经》,引导学习学习古人的算术方法,《田忌赛马》中引导学生学习古人的策略方法,等等方面的思想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这样的数学内容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习古代的数学名人轶事,充分了解数学的伟大之处,从小就培养其数学兴趣,进而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小学生的数学思想品质还能有得到充分的启发,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的引导,积极为学生提供一切帮助,把它们打造成高素质,高品质的青少年人才。

四、创造性——小学数学趣味化的目标

创造性,就是要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开拓学习数学的新方法和技巧,把理论的知识灵活运用,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让数学题变得简单起来。例如:火柴拼图,使数学题3+19=1 移动一根,使等式成立。可以将数字9 的左上边那根火柴拿下来,放到数字1 和9 之间,作为减号,等式便可成立。数学中的创造性题型,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关键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当然创造性题型在解决时,要靠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来的,许多数学难题都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超常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才能发现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五、形象性——小学数学趣味化的升华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为达到教学任务,教师就是生硬的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力程度的大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机械的只是为了听课,应付考试,课堂的气氛也是无精打采,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老师的讲课质量会下降,彼此之间都会丧失信心。讲故事的方法可以使小学的数学课堂更形象,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故事还是没有免疫力,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来讲一讲小小的故事,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前,教师可以引入学生最爱的动画片情节,小猪佩奇、光头强、熊大、熊二等故事里的人物。例如:熊大和熊二轮流报数,报出的数不能超过8(也不能是0),最后把它们报出的数分别加起来,谁报数后使和为88,谁就获胜。如果熊大先报数,那么熊大第一次应该报几才能一定获胜?

分析:因为每次至少报1,最多报8,所以当熊大报数之后,熊二必能找到一个数,使此数与熊二所报的数之和为9。依照规则,谁报数后使和为88,谁就获胜,于是可推知,谁报数后和为79(=88-9),谁就获胜。88=9×9+7,依次类推,谁报数后使和为16,谁就获胜。进一步,如果熊大先报7,就能获胜。于是得出先报者的取胜对策为:先报7,以后若对方报K(1≤K≤8),你就报(9-K)。这样,当熊大报第10 个数的时候,就会取得胜利。

当然,数学的趣味化特征不仅仅是以上的几种,数学的趣味化具有针对性和连贯性等很多的特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求教师在选择趣味数学题型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让学生都能接受,让课堂的气氛始终处于一种活跃的状态,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状态,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渐提高,教学效果也能达到最优。

猜你喜欢

报数手套创造性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棉手套
围圈报数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报数
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