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让初中化学课堂“动”起来

2019-01-11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215000陆玉涵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年3期
关键词:肥皂泡试管气泡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215000) 陆玉涵

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实验是化学学科的魅力和灵魂所在,也是化学学科不断发展的原动力。直观、形象、有趣的化学实验能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适宜的化学实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持久关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打磨趣味实验名字能让课堂变得灵动,引进生活化的仪器能让课堂更生动,开展小组合作能让课堂更互动,融入背景音乐能让课堂更律动。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让化学课堂 “动”起来。

1 打磨趣味实验名字,课堂更灵动

化学实验的魅力,除了来自化学实验的现象之美、奥秘之深外,同时还可以来自于化学实验名称之美。美妙的名字有一种魔力,它能像一块磁石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贴切的实验名字还能提升课堂的美感和品位。化学实验的名字无定式,只要符合该实验特点、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实验灵动之美,都可以大胆引用。

1.1 有认知冲突的名称

(1)“超重”肥皂泡——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肥皂泡给人的感觉是轻飘飘的,为什么实验中的肥皂泡却是超重的呢?学生看到这样的实验名称,探究欲立刻被激发,非常想一探究竟。

实验过程:在表面皿中准备肥皂液,分别连接产生空气和二氧化碳的装置,装置一头连有尖嘴导管,用尖嘴导管导出的气体吹肥皂泡。观察发现,用二氧化碳气体吹出的肥皂泡直接下沉,而用空气吹出的肥皂泡漂浮在空中未下沉。由此,学生可直观便捷的感受到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2)“失重”玻璃片——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将二氧化碳充满集气瓶,向该集气瓶中迅速倒入适量水,迅速盖上玻璃片,振荡倒转集气瓶。观察发现,玻璃片不会掉下来,玻璃片就像失重一样粘附在集气瓶口。教师可通过 “失重玻璃片”的实验现象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

1.2 抓住实验的动态过程命名

“会跳舞”的鸡蛋——证明碳酸钙和盐酸反应。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最明显的现象是有气泡生成。若仅仅看到气泡产生,学生的感官刺激不够强烈。而将一个完整的生鸡蛋放入烧杯中。倒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发现鸡蛋表面立刻附着气泡。鸡蛋在气泡浮力的作用下上下沉浮,就像会跳舞一样。

1.3 利用网络语来起名

我想 “红”——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够产生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酸的化学性质教学时,学生已经学习过酸能使某些酸碱指示剂变色的知识,利用学生该部分知识的前概念,再提问:“在老师不提供任何试剂的情况下,你有什么办法能让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呢?”学生想到用吸管向紫色石蕊试液中吹入气体,紫色石蕊试液立刻变红。“我想红”这个带有网络色彩的名字非常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兴趣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同时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可见,一个形象贴切的实验名称可以让学生对实验产生积极的联想,激发学生想要探究实验的强烈求知欲。

2 实验仪器生活化,课堂更生动

明显的实验现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出化学课的魅力。但是,实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初中化学实验通常在试管中进行,由于普通试管的规格大多为5mm×150mm、18mm×180mm、20mm×200mm等,常用的最大的试管外径只有2cm左右,实验时只有前排的少数学生能够清楚观察,后排很多学生难以看到。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感受由最开始的激动状态逐渐回归到平淡状态。那么,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依据实验现象来选择适宜的生活化仪器,让普通的实验变得惊艳,突破学生对实验感受的瓶颈。

对于盐酸和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试管实验,可将试管换成高脚杯进行实验,以提升实验的可视性。在高脚杯中预先加入一药匙碳酸钠粉末,再向其中倒入高脚杯一半体积的稀盐酸。晶莹剔透的气泡从高脚杯底部不断向上涌,整杯溶液随着气泡在翻涌,同时还伴随着“嘶嘶声”。相比于试管实验,该实验现象持久、明显且有趣,实验仪器变大,后排学生也能非常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学生不仅能在有趣的生活化实验仪器中感受气泡的产生,还能听到明显的 “嘶嘶声”。眼耳并用观察实验,会有更为深刻的印象和切实的体验。

3 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更互动

小组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探究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参与学习的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习探究,促进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小组成员展开交流讨论合作,让原本略显枯燥和晦涩的知识在互动中变得有趣易懂。这一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验前,先将学生分好组,并且要让每个人有明确的合作探究任务。明确自身的任务,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做到各司其职又统筹协调好与他人之间的合作关系。让有领导才能的学生当小组长,合理协调好组内各学生的合作任务。另外,应事先做好小组长、实验员、观察员、记录员等铭牌,分发给相应的学生。这块小小的牌子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探究任务,更好的参与实验,还能提升学生的荣誉感。

在探究锌、铁、镁、铜和盐酸反应的速率时,可设计成以下实验:在试管中放入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盐酸,将相同形状和大小的锌、铁、镁和铜4种金属预先放在气球中。利用气球胀大速率的快慢现象让学生感受金属和酸是否反应产生气体以及反应速率的快慢。而为了增加实验的严谨性和互动性,需要学生共同配合,让4种金属同时与盐酸接触,更加准确的观察到4种金属和盐酸反应的快慢程度。实验时,小组长负责让组员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实验过程中的任务,4位实验员同时将气球中的金属倒入试管中,并立即套住试管口。观察员根据气球的胀大情况,清晰的感受到了4种金属和酸反应的情况。记录员记录好实验现象。最后小组长协调组员一起分析讨论反思实验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和出现的问题,得出相关结论。

小组合作探究不仅解决了该实验同时进行的问题,清楚的观察到实验现象。更重要的是,能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真正动起来,因为有了明确的任务,课堂上不会出现乱哄哄的场面,也不会出现一些学生因为没有参与实验而显得无所事事,探究过程有序有效,从实验操作到文本记录再到反思形成结论,这些环节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整个课堂氛围非常和谐,学生对化学课堂也更加喜爱,让学生之间的关系从 “合坐”发展成 “合作”,让学生逐渐养成合作互助的品质。

4 添加实验背景音乐,课堂更律动

在学生上台实验的过程中,正式观察到实验现象前,往往会有一些实验空白时间,比如取药品、加药品,或者等待实验现象产生的空白时间。在这样的空白时间里,在台上演示的学生会感到紧张不安,台下的学生也感觉无所适从,很多时候会走神。若在这段空白时间,甚至整个实验过程能够配上适宜的背景音乐,则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音乐通过不同的韵律、和谐的节奏、独有的音色,给人以节奏感、旋律感。另外,适宜的音乐还能让学生的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学习效率。在选择背景音乐的时候,需要按照实验的内容进行选择,一般以纯音乐为主。音量适宜,音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破坏实验的现场气氛。

实验中融入适宜的音乐,不仅能消除学生实验时的紧张心理,还能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化学课堂因为有了实验而变得精彩纷呈。充分的挖掘教学资源,让实验的教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的美,做灵动、生动、互动、律动的实验。原来,化学实验可以这么精彩和美丽!

猜你喜欢

肥皂泡试管气泡
十二月·肥皂泡泡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冰冻气泡
肥皂泡为什么是圆形?
气泡泵在制冷技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