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闲话:请学生看什么?

2019-01-11赵凯宁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崔永元小燕子燕子

□ 赵凯宁

(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小学 210018)

曾经听崔永元先生“吐槽”一个行业现象:现在很多主持人不够“职业”,说出来的话都经不起推敲。比如,某些访谈类节目一开场,主持人满脸笑容地说:“今天,我们请到的这位嘉宾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他是谁呢?请看大屏幕!”这句话看似没什么毛病,然而从“职业”的角度来审视,观众注意的是嘉宾,是他独有的故事,而不是什么“大屏幕”。主持人这句话一说,无形之中冲淡了观众对人物本身的关注。那么,“职业”的说法是什么呢?崔永元做了示范:“今天,我们请到的这位嘉宾是个很有故事的人。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说着,手心向上,顺势一引,自然贴切,温文尔雅。

和主持人相似,教师也是一个吃“开口饭”的职业,同样也需要学习掌握职业化的语言,以彰显自身专业的教育教学素养。有鉴于以上说法,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要出现那些与教学内容无关、会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词汇。

比如,教学《燕子》时,这样导入课题:“瞧,春天来了,燕子也飞回来了。(出示春天燕子图)请大家好好看看小燕子,它长得有什么独特之处?”

“小燕子的背部是乌黑光亮的,肚子却是雪白雪白的,好像黑色大衣里穿着一件白衬衫。”

“你关注了燕子羽毛的颜色。”

“小燕子的尾巴独一无二,好像一把小剪刀。”

“是啊,人们觉得燕子的外形很好看,于是设计了燕尾服。”笔者顺势出示“燕”的古体字和简体字,“这是古时候的‘燕’字,这是现在的‘燕’字。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字,长得像吗?”

学生认真观察,踊跃发言。

最后,笔者小结:“你们看得真仔细,把‘燕’这个象形字分析得很准确。咱们一起写一遍这个字。”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课件出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春天燕子图”,图中有春天的景象,有燕子的飞行姿态。笔者有意识地没有使用“请仔细看看图片”这样的语言,为的就是不让学生把注意力分散到图片中“花红柳绿”的春色间,而是专注于观察燕子的外形。另一张图片展示的是“燕”字的古体字和简体字。笔者也没有说“请看投影大屏幕”这样的话,而是说“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两个字,长得像吗”,言简意赅,指向明确,力求教学语言精准、凝练。

王栋生老师在《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业语言应当高于社会文明水平,在学校,在课堂,教师的语言是文明示范。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文明教育高于社会水平,学校才有存在的必要,儿童和少年才有必要到学校接受教育。教师语言粗俗,甚至欠缺修养,不仅会造成学生感情上疏离,他的学科教学也不会有正常的结果。回到崔永元先生所述的事例,笔者不禁想:如果那些不够“职业”的主持人在念小学、念中学时,他们的语文老师能在这些看似没有问题的语言上更留心一些,更讲究一些,并把思考心得和学生说一说,或许面对镜头时,他们就不会那般有失职业水准吧。

请学生看什么?笔者以为,这看似微不足道的话题,并不仅仅关乎教学措辞,还体现了教师教学思想中是否具备“儿童立场”,是否具有“雕琢语言”的习惯。儿童思维容易发散,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需要更简明一些,更清晰一些,更精确一些,更艺术一些。这应当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职业追求。

猜你喜欢

崔永元小燕子燕子
小燕子
小燕子找春天
听小燕子唱《小燕子》
小燕子回来了
崔永元:我为什么对现在的电影心里发凉
燕子叫
燕子一家
崔永元的金钱观
远离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