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空间图形教学的意义与方法

2019-01-11江苏省泗洪县梅花中心小学郭玲玲

小学时代 2019年36期
关键词:图形空间同学

江苏省泗洪县梅花中心小学 郭玲玲

有研究指出,空间感即对物体的直观认识的能力发展最优的阶段是幼儿时期。作为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教学内容,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它带给教学的意义:在小学生与这个世界逐渐接触的开端,为他们认识周围的事物,提供着形体特征认识上的指导意义,让他们慢慢建立起抽象的初步空间感;通过对周长、面积、长度、宽度等具体数值的测量,加深他们对形体的感知,从而为其后的数学学习和应用奠定学习基础。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将其与实际相结合,注重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地运用这部分的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此外,应加强鼓励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思考去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逐步培养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

一、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展现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教材主要围绕着数字进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枯燥的。然而空间与图形却不同,几根简单的线条,通过平移的方式,形状不断变化;亦或者是一张白纸,通过折叠的方式,样式丰富百变。在这样的一个数学课堂中,学生们充满了对未知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驱使着学生跟随教师的节奏,去探究学习图形中的美。学生们有着这样的学习状态,不难收到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来自图形的奇妙和精巧,让我们看到了数学在复杂枯燥的数字以外的生动和可爱。借助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得数学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例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教学中,当由简单线条构建而成的各种形状的图形被展现在黑板上时,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奇声,不待教师提问,同学们已经开始了相互交流和讨论这些图形,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显而易见,这些由线条建构而成的简单图形,对他们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在几分钟的观察和讨论这些图形各自的特点之后,我请每位同学拿出了一张纸,让他们各自进行折叠,折叠完成后向大家展示,讲解自己所折图形的特点。同学们热情高涨,充分展现出儿童特有的创新力和想象力,而讲解时准确的特点归纳也做得非常完美。总的来说,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很好地展现了数学的趣味性,对低年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思维方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言:简单地来说,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入学之初得到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将会使他们受益一生。因此,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看待这个观点,值得小学数学教师深思。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内容融合了计算、观察、角度变换等多个方面,它的内容决定了学习者必须充分扩大思考和探索的广度和深度,学会全面看待问题,这有利于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钻牛角尖”的局限性现象。同时,当我们在学习图形的面积、周长的计算时,要求学习者必须足够细心,确保没有遗漏,这有利于避免学生马虎粗心的不良学习习惯。此外,在面对图形的转换时,它要求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去主动探索它的多种可能,以更好地理解其变化性。

3.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当下小学教育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由于受学习内容和课程内容的进度所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仓促展示教材内容,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深层发掘,导致学生只能初步明白学习内容,却无法真正理解自己所学,这就偏离了教育原本的意义。空间与图形学习目标的要求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与其他的内容不同,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不可避免地需要使用到以直尺、三角板、圆规为主,以正方形、长方形材料为辅的教学工具,它要求教学者和学习者去亲身动手操作,而不能流于表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好地避免了照本宣科的弊端。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习中,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两个课堂任务:一个是请同学们从生活中寻找带有相关形状的物体;一个是请同学们利用身边可利用的材料,制作由这些图形可以构成的物体。同学们最后的成品各式各样,有瓷砖、平面青蛙、菱形恐龙等一系列,该课程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展现和培养可见一斑。

二、小学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教学方法的探究

1.利用小组合作,增强学习中的集体参与感。转变学习思维,让学生在空间与图形学习中从依赖于“教”向主动地“学”过渡,小组合作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方式。同时,将班级内的同学分成不同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空间与图形的交流学习,可以充分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参与感,提高课堂效率。分组方法多种多样,在结合教师对班级内学生的理解和学生自身的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可以最大化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感。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一节中,我按4~5人一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组各自选定不同形状的多边形,讨论面积求解方法。教学效果很显著,组内的每位同学都充分展现了各自的特点和长处,高效完成了小组作业。

2.引导学生主动预习,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礼记·中庸》篇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充分的准备必不可少。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某些概念对学习的最终成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尤其如此。数学知识不是断断续续的,各个知识点之间都有关联性,这个特点要求我们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曾经学过的知识,将它与新问题结合,从而解决新问题。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我们从形状到形体长度的测量,接着学习面积的计算,环环相扣,难度逐渐加大。如果教师不进行预习的引导,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吃力。因此,在面对新课程时,我们应针对性地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避免出现课堂上跟不上教师节奏的问题。

3.转变课堂形式,师生合作共同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即把“教”作为课堂的主要形式,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效率极其低下。因此,我认为,我们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形式,注重与学生共同探索和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让学生以主人公姿态在课堂上面对知识,他们的主动性才能被充分开发,并最终实现教学的本质目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内容教学中,面对许多教师容易出现的误区,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同时找准这一内容教学的关键点,对症下药,才能走出误区,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同时,应随着实际的不断变化,调整教学策略,寻找新方式,为学生展现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空间与图形的魅力,使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图形空间同学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