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
2019-01-11江苏省南京市砺志实验小学杨鹏飞
江苏省南京市砺志实验小学 杨鹏飞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缺少对小组交流的引导,导致学生的小组交流没有明确目标,学生在进行小组交流时也常常出现不思考的情况。优差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常常导致能力分化严重。教师通过对小组交流方法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再通过优差生更深入地学习和帮助,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一、在数学小组课堂交流时体现出的问题
没有进行小组讨论前的预习工作,欠缺深入的交流,没有良好的交流秩序,有的学生不积极参加讨论或者不经过思考就同意他人观点,没有实际有效的成果,交流时的效率低下,缺少独立思考的机会。在学习小组里存在数学好的学生和比较差的学生,在他们的学习交流里常常会出现优生更加积极和主动的现象,导致数学不好的学生交流和发言的机会变少,而小组讨论的优点就全部集中在了数学好的学生身上,数学差的学生则容易被忽略。不仅是学生存在问题,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也需要进行一些改进。在小组讨论前,老师欠缺对学生的引导,小组交流太过仓促,有时交流的问题也缺少深度,这样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交流不知从何开始缺少交流思绪。同时,没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未知条件与已知知识无法有效结合起来,以致无法快速、精准地找到有效的交流步骤及方法。对于不同的课程没有很好的对应教学教案,学生对教学过程不熟悉,预期的教学得不到好的实施。如果只将交流作为学习任务,而忽略了内容及教学的效果,这样通常会导致教学效率低,没有实质性的成果。
二、解决数学小组课堂交流时存在问题的方法
1.教师对小组交流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进行小组交流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交流方法的引导,比如感谢帮忙解决问题的同学、认真聆听别人的谈话、激励更多的成员一起讨论、帮助学生让讨论更加积极。老师通过在课堂上观察,帮助解决同学们在小组讨论时出现的问题,并引导改正,如此一来,学生对小组交流能力的重要性及效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好的交流品德,需要教师的指导,并且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知识的灌输,从而使学生能在平日讨论里有好的习惯。同时,教师应提供正确的讨论步骤,避免一些同学不思考、不讨论的情况。在进行教学时,需要同学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紧扣要交流与学习的内容,同时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小组任务,如小组交流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内容以及怎样解决。例如,在进行《方程的认识》的学习时,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让小组成员一起利用天平进行物体质量的测量,在测量时让学生分工合作,学会正确的合作和交流的方法,然后是老师的讲解和提问的时间,让学生在相互交流时学会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
2.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通常,通过小组的交流是为了互帮互助、相互学习,从而帮助学生相互弥补,让一些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及时交流及解决。无论是平时的学习还是小组讨论,都需要独立思考,对于小组交流学习,能够有更多新鲜的见解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学会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让小组交流学习时都能够有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学生在进行交流学习时,有个人的观点和学习经验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及探索知识的根基,教师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前要给其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在听课时不会没有方向,而是产生茅塞顿开的感受。通过独立思考,在讨论时每个同学持不同的观点,增加课堂的讨论热度。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教学时,有的教师会急于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计算面积,但这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思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平行四边形,然后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面积的计算,之后才是小组之间的方法交流。
3.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的联系更强
对于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小组成员的分配通常是以学习能力进行混合分配。老师在进行学习指导时可以多关注和激励数学较差的学生,逐渐增加这类学生在学习时的自信心。与此同时,要通过观察这类学生的优缺点,从而引导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避免触碰他们的弱点,让他们相信自己,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说出自己的观点和难题。同时,鼓励学习好的学生能帮助那些胆怯、不积极的学生,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通过互助学习,帮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的交流和回答中,优等生可以将更多的回答机会让给同组的成员。例如,在进行《分数的除法》的教学时,一些学生刚刚接触,无法很好地理解,特别是在应用题的运用中,这时候听懂题目的学生就可以充当小老师帮助不会的学生讲解,不仅让不会的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会的学生也可以再巩固知识。
小组交流学习帮助活跃课堂的同时,让同学们能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让课堂更加高效和活跃。小组交流学习也常常会出现部分同学不积极、不思考或者胆怯等问题,相信通过不断完善小组学习的制度,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