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让小学数学课堂更有趣
2019-10-25江苏省徐州市振兴路小学臧增芹
江苏省徐州市振兴路小学 臧增芹
快乐教育的思想是教育家斯宾塞提出的,他认为学生学习时应快乐、满足,即使没人督促,也会自学不辍。新课改背景下,快乐课堂的构建,也是我们一线教师的追求。数学知识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运用灌输和强制,学生更会产生逆反心理,削弱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有效性,我们自觉运用快乐教育思想,想方设法让课堂远离枯燥和乏味,让学生积极参与、乐此不疲。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的论题进行探讨,与大家共同交流。
一、创设趣味情境,以生动情境吸引学生
数学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观念的学科,思维性、逻辑性比较强,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处于起步阶段,认知以形象、直观为主。因此,学生对数学认为枯燥、乏味,缺少热情,难以形成亲近感,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望而生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有效性的前提。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构建,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创设趣味情境,可以让数学内容更诱人,从而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之弦。
如《简易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课前制作PPT,课堂上借助于多媒体播放动画视频:用天平称梨。现在天平的左盘里放1000g的砝码,在右盘里先放一个苹果,不断在右盘里增加苹果,观察天平的平衡情况,当放四个苹果时,天平平衡了。根据这个情境,学生很快建立了概念:左盘和右盘上的重物的重量相等,于是得到:苹果的重量=砝码的重量,如果设一个苹果的重量是x,就得到4x=1000,于是,巧妙引导学生探究这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引领学生对方程的概念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如《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时,制作木棒摆三角形的PPT,制作“数青蛙”的动漫视频,摆三角形的情境、“数青蛙”的情境既熟悉,也生动,更有趣,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氛围中产生快乐学习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动脑动手,以操作活动激发兴趣
思维是数学的灵魂。数学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活动,为此,多数人认为数学的学习是脑力活动,而长期的脑力劳动易让学生感到疲乏、枯燥,逐渐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减退。扭转这种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模式,教师应遵循学生喜欢动手的特点,运用行知“六大解放”,设计操作为主的活动,让学生在数学的学习和探究中既动手,也动脑,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活动中发展兴趣,提高参与的热情,让探究学习活动精彩纷呈。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养成且行且思的习惯,教师应巧妙设计操作性、实践性的活动,以活动改变沉闷课堂的现状,促进学生手脑联动,助力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效率。
如《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教师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模式,而是开放课堂,让学生拿出学具木棒,每一次拿出2 根,拿3 次,然后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拿出了多少根?这个活动通过动手摆放小木棒,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求出三次取出的木棒的根数是2+2+2=6(根),继续让学生取木棒,每一次取三根,取两次,看看一共取多少根?孩子们通过做、思得出:3+3=6(根)。之后,教师再让学生根据操作以及算式情况进行分析,而发现2+2+2=6、3+3=6,第一个算式是3 个2,第二个算式是2 个3,从而得出结论:3 个2 和2个3 结果相同。这样的做、思活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了探究能力。
再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梯形的面积计算》《分数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除法的初步认识》《元、角、分》等的教学时,都可以巧妙设计“做”为中心的活动,实现“教学做合一”,促学生边做边思、手脑并用,发展数学思维,也培养操作实践能力,手脑并用,也增加数学的趣味性,促学生快乐学习。
三、设计超市作业,以多样作业彰显数学趣味性
两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的原则,哲学中也指出“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新课改也倡导分层教育,倡导教学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共同成长。教学中,教师应实施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参与、收获自信、感受成功,让每一个学生对数学不再感到乏味,逐渐爱上数学。作业的布置应突出“超市化”,让学生选择性完成,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有的学生思维能力强,有的喜欢动手操作,对于前者,应布置思维性强的思考题,如五年级的“转化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探究性的思考题,让喜欢思维、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完成,比如:计算,并寻找总结规律:
快乐是人人的追求,是有效学习的催化剂。抽象和逻辑兼具的数学难度较大,让多数学生望而止步,难以激发起浓厚的兴趣,而融入快乐元素,构建快乐学习课堂,数学不再枯燥乏味,而光彩诱人、手脑双挥,学生学得开心、学得自信,对数学不再畏惧,让数学远离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