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2019-01-11刘海霞
刘海霞
(瑞金市泽覃东州春蕾小学,江西 赣州 3425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化的价值,增强爱国主义思想等等。然而,有些教师为了追求考试成绩,照本宣科地讲解文本内容,忽略了对内容的延伸,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得学生不能够很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传统文化渗透的必然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内容。同时,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情感、爱国情感等。新时代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这其中需要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奠基。通过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强化人的价值观念,净化人的心灵,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过去,感知人类智慧。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力量,同时也作为基础性教育对象,无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最佳人选。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纵深发展,现如今小学大都开始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如开展传统文化活动、将传统文化变成韵律操、成立国学班等等,传统文化开展得一片繁荣,但是仅仅靠活动是不能够充分传承文化的,还需要让学生充分认知和了解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传统文化。这样一来,小学语文作为工具性学科,成为传承文化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小学语文包罗的内容,如汉字、古诗词等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小学语文属于文学性学科内容,情感性较浓,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的情感,唤醒学生的意识。
二、语文课堂的现状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内容都选取汉字、拼音、文本、古诗词等内容,尤其古诗词都是作为重点内容展示的。而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地也是源于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但是这些内容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只是“冰山一角”。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背诵方面,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也更侧重于死记硬背,为了考试而学习知识,不能够充分了解知识的内涵。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也整合了不少的传统文化内容,不少学校更是加大力度营造传统文化氛围,然而,对于小学生的认知来说,缺乏自我的融入性,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停留在过去的讲解上,学生只是对古诗词或者文本的相关内容记忆,固定地理解,对其内涵或者情感很少涉猎,或者是固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传统文化。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教学是失效的,需要教师不断深入引导学生探究,整合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感悟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内涵和修养的目的。
三、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
1.识字中渗透传统文化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内容的基础。汉字可以说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基本对象,它较为枯燥、深奥,学生对于汉字的认识、书写都感觉困难。然而,汉字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其本身是富有韵味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够只是让学生对某个字认识、会写,而应延伸其范畴融入其原始形态,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而这个过程无疑也是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汉字的特点,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汉字。
如:在学习“日、月、水、火、石、山、舟、燕”等汉字时,笔者结合汉字的形态特点,采取汉字流传演变的形式来渗透传统文化,即:从甲骨文开始将每个汉字的演变过程借助多媒体以动态的动画片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从视觉感受文字的演变,感受今天学习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美、形态美、内涵美等,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2.阅读文本中渗透传统文化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我的阅读能力、修养等,是学生未来生活中的指引灯,教育意义很强。这里说的阅读文本主要侧重于现代寓言故事或者有趣的故事或者小散文等等,以白话文展示出来的内容。这些内容表面上看似与传统文化没有直接的联系,实际上阅读文本背后蕴含着许多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阅读文本教学,引导学生体验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笔者在教学中,立足现代社会讲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透过新时代的眼光去感悟传统文化,拓宽原本的文本教学。
如:在教学《火烧云》时,教师拓宽文本教学内容,在将文中描写的火烧云现象讲解完之后,延伸其内容,从气象学的角度来切入,让学生根据情景,说说火烧云一般在什么天气下才会形成,让学生深入探究古代人们是通过什么来判断天气变化的,与此相关的谚语代表什么意思,如“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等等,让学生感叹过去人们的智慧。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模仿课堂教学的过程去阅读课外的文本,更多地去了解传统文化内容。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内容,开阔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3.古诗词中渗透传统文化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很多古诗词内容,而在传统文化中古诗词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想要很好地渗透传统文化,那么必不可免的就是在古诗词中渗透。传统的古诗词较为显著的特点在于其高超的意境,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追求的是内涵,是韵味,这个在今天的社会学生是很难感受到的。一方面社会生活节奏快,对于任何事物都追求快,很难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去欣赏和感悟;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业压力大,每天学习的节奏也很快,对于古诗词更多的是选择背诵,对于内涵也是按照老师讲解的思维固定记忆,缺乏品味和感悟,不能够很好地感受传统文化。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文化与古诗词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慢下来去感悟,启发学生的情感。
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时,教师结合古诗词内容将其与现在的歌曲《水调歌头》融合在一起,运用多媒体动态地展示出来,一方面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美好的月色,欣赏美,另一方面让学生跟着动画内容逐渐地融入情景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体会作者想要展示的美好祝愿等等,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弘扬的信心。
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学科本身的优势,立足新时代视角去传扬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通过学习语文不仅增长知识,而且还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最大限度地彰显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