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视角下小学管理模式思考

2019-01-11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栎社小学鱼晓春

小学时代 2019年16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师生理念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栎社小学 鱼晓春

小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要求,小学教育要被置于一个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尤其是在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全面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更是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小学教育质量,让人民群众对小学教育更加满意。目前小学管理模式比较僵化落后的问题十分突出,与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相悖,小学管理模式因此面临着很多的冲突以及挑战。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的要求,小学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及自主性,这在客观上要求小学管理模式需要做到以人为本,构建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目前小学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构建还比较滞后,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让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认识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内涵,明确这一管理模式构建的必然性以及迫切性,从而推动小学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顺利构建。

一、小学以人为本管理模式内涵

小学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本质上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小学管理中的体现,相对于以往小学管理模式来看,这一管理模式更多地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管理目的的确定,管理方法的选择,管理内容的确定等,这些都需要立足于学生,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来进行管理。小学以人为本管理要求管理者深刻理解并践行好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实践中,能够让教师、学生这些管理对象得到充分的尊重,能够自觉主动地认可管理举措,继而顺利实现教学目的,实现学校的更好发展。

小学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构建意义重大,具体来说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管理模式更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目标,无论小学基础课程改革也好,还是小学教学改革也好,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小学生能够更加独立自主,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说,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给小学生素质培养目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及平台支撑;二是有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教师这一群体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提升管理弹性,给予教师更多的信任、尊重、授权,可以让教师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三是小学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构建,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以人为本强调广大师生与学校和谐共处、共同发展,将广大师生统一到学校发展目标之下。

二、以人为本视角下小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很多,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以人为本的欠缺,从以人为本这一角度来看,小学管理模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理念欠缺。目前小学管理模式比较普遍以及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欠缺,对于以人为本的内涵了解不够深入,对于构建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迫切性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以人为本理念的欠缺,导致了小学管理模式缺少人性化,管理更多的就是依靠制度的权威性,依靠强制、惩罚,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也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2.校园文化建设滞后。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园文化集中反映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宗旨。目前不少小学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比较滞后,校园文化内容不够人性化,缺少人本理念,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下,学生的行为往往会受到不利影响。举例来说,校园文化内容缺少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宽容,更多的是强调学习、竞争,这会让学生的发展不够全面,容易让学生出现性格缺陷。

3.管理措施一刀切。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之一就是尊重不同个人的差异性,给予个体足够的尊重,不过从目前小学管理模式来看,更多的就是强调管理措施一刀切,对于师生个体层面的差异性视而不见。管理措施一刀切,差异性不够重视的情况,使得因材施教、个性培养沦为空谈,影响到了学生个性的彰显,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4.参与管理不重视。以人为本提倡师生参与管理、自我管理。但是从目前小学管理模式来看,参与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师生更多的就是被管理对象,而不是管理主体,没有参与到管理中去,这使其在工作以及学习中主人翁意识薄弱,对于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的拥护以及认可不够,从而导致了学校管理水平比较低。

三、以人为本视角下小学管理模式优化策略

小学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构建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对于学校的健康发展来说意义重大,针对目前小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文从以人为本视角出发,对于小学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介绍如下:

1.融入以人为本理念。小学管理模式优化一定要落实好以人为本的理念,基于以人为本的内涵来进行管理模式的优化。在管理模式的设计中,需要做到尊重师生、关心师生,对于师生的诉求积极响应,将制度权威与鼓励引导进行有效的融合,强调管理本身的更加有效。小学管理重心需要向服务转变,注重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果说学校的规章制度属于硬性管理的范畴,那么校园文化就属于软性约束的范畴。在小学教学管理中,影响管理与软性管理需要搭配好,这样才能提升管理水平。以人为本是小学教学管理优化,校园文化建设关键是要凸显校园文化的“人性”,更多地尊重学生个性,打造个性发展、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

3.管理措施弹性化。小学管理措施需要做到弹性化,尊重不同师生个性层面的差异化,强化对于师生的人本关怀。学校需要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管理措施也需要根据实施情况进行及时调整,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措施的效果。举例来说,对于教师实施弹性化管理,给予教师更多的自主权限,允许教师采用不同的模式来管理班级。

4.注重参与管理。小学管理模式的优化需要做到相信人、依靠人,注重引入民主管理、参与管理、自我管理等理念,让师生也能够成为管理主体,这样更有利于提升管理效果。师生能够做到自我监督以及相互监督,对于管理模式会有更加自觉的认可以及拥护,从而规范好自身的行为,改变自身的工作、学习态度,校风、学风自然会有比较大的改进。

总而言之,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小学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小学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人为本管理模式讨论以及学习,广泛借鉴不同学校在学校管理方面经验,结合学校情况,重点做好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措施优化、参与管理引入等几个关键性的节点工作,从而推动学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本文所谈到的以人为本视角下小学管理模式优化策略有自己的思考,也有对于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有一定借鉴的价值,也有一定的不足。实践证明,小学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构建难度较大,仅仅做好本文所谈到的几点还远远不够,关键还需要在这一工作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师生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喜迎建校20周年•校园文化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