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写作语境的建构
2019-01-11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 李 敏
一、儿童写作语境的内涵
加涅的学习理论指出,指向任何结果的学习都要受到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影响。具体包括学习者自身的条件及学习情境中的条件。小学阶段的儿童写作也不例外。写作所涉及的内外条件实际上构成了具体的写作语境。就教学的开展来看,外部条件主要指向教师所能提供的帮助,内部条件则主要是指真实的写作学情,即儿童对写作任务的理解能力以及借助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这些内外条件会随着写作活动的确定、展开、结束分别表现为写前语境、写中语境及写后语境。
写前语境主要指写作任务的呈现,写中语境指具体的写作程序,写后语境则是指作文自身的语言环境,包括最终形成的内容及选用的表达形式。小学习作教学中写作语境的建构,其根本目的是通过合适的外部条件营造来激发儿童内部条件产生作用,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二、儿童写作语境建构策略
通过对儿童写作语境内涵分析发现,语境对于儿童写作一方面起着限制和规范功能,又同时具备支持和启发功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由于学生写作表现为一个准备、书写、完成并修改的动态过程,教学中,可以从写前、写中、写后三个方面来建构儿童写作语境,在为儿童写作提出规范的同时进行引导与帮助。
1.写前——写作任务的真实化
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儿童作为表达主体,既是具体任务的参与者又是写作事件的执行者,心理上会有在场的感觉,能时时关照到内心的真实感受,体验到写作是一件有真实意义的事情,产生积极的情绪,并随着写作过程的展开、写作篇章的完成,对自我身份在写作中真实存在的确认愈加清晰,使得整个写作事件不再只是为了得到老师评分的被动应付。写作动力得以产生。
真实的写作情境,还容易激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勾连出更多的写作素材以及使写作得以实现的其它背景知识。儿童进行写作时,有话写,能写好。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习作一《变形记》的要求指向虚构类的想象作文。教材本身的设置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和参与感:如果你有一个这样的机会,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会发生什么?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吧。学生作为参与主体,很快就把自己代入到这个任务要求中——变形,实现了角色转换,让虚构的任务与真实的自我建立起联系。但这些还只是写作的准备阶段,还没有触及学生的表达欲望。实际教学中,教师对这个任务情境又作了一些建构性补充:变形为另一种东西,进入一个你所有的同学、亲人都无法到达的世界之后,你肯定想把自己这段独一无二的经历讲述给别人听。写完之后,咱们开一个交流会,看看你变形后的世界是否像电影中的镜头一样让人感兴趣。通过对教材任务情境的重新建构,写作这一核心任务成了一个真实性的任务,让学生有了明确的写作目的。同时,“像电影镜头一样让人感兴趣”的提示,也等于提出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成为学生写作及修改时可以对照执行的方向。
2.写中——写作过程的可视化
写作在本质上是借助文字这个可以外显的、物化的元素来呈现内隐的思维过程的活动。写作教学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帮助儿童把内心的隐秘活动变得可以看见。下面就影响写作过程的几个主要的语境要素来谈一谈如何实现写作过程的可视化。
要素一:读者
从前面所举《变形记》的例子可以看出,写作之前就要确定文章的读者是谁。一旦确定,写作中可以时时考虑自己的文章希望某个或某些特定的读者从中获得什么,并以此来检视和修正表达效果。某种意义上,写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作者与读者的“对话”过程。教学时,引导学生与自己设定的读者不断地进行“问答”,通过对话中具体的“问题”,让学生清晰把握该写什么、怎么写。还是以上面的《变形记》为例,学生针对设定的读者可以进行如下对话:
作者:我想告诉你,我变成了一朵花(白云、猎豹……)
读者:你是一朵长在哪里的花?
作者:我生长在一条小河边。
读者:小河边还有什么?漂亮吗?
作者:……(写作)
读者:你在小何边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吗?
作者:……(写作)
这样的写作语境建构,既可以持续保证学生在场的感觉,保证写作活动的真实有效,又帮学生理清了写作思路。
要素二:目的
所谓目的,是指将要完成的作品是为了让读者了解情况、受到感染还是信服或相信某种观点等。目的不同,所选择的话语风格便会不同,达到的效果也不同。由于小学阶段的写作目的不外乎上面几种,所以,针对不同的目的,分类归纳其典型特征,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确定话语风格,选择写作样式(文体),最大化地实现写作的价值。
要素三:素材
储存在学生记忆中的写作素材直接决定着写作具体内容的选择。很显然,素材越丰富,可供筛选的空间越大,越有话可写。可是,如何帮助学生选择合宜的素材呢?统编教材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就围绕中心意思进行选材的训练,可以说为这一环节的可视化呈现提供了非常好的范例。具体做法是:先给定中心意思,再呈现许多材料的小标题,让学生根据中心意思来确定哪些小标题的材料可以使用。程序清晰地练习步骤,等于为学生选材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支架,并在练习中把这一支架作为图式纳入已有的认知背景,并逐渐成为以后写作选材时的自动化能力。借助支架建构写作语境,是写作教学中常用的策略。
要素四:重点
我们都知道,被选中的素材在进入写作系统之后的地位并不是一样的,有的会作为主要内容来详细叙述、描写或议论,有的则只能在文章中占据少量的空间。这便涉及到写作重点的确立。小学生写作中记流水账、平均用力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教会他们确定重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形象易操作的办法是对所选定的素材进行眼、耳、口、鼻、舌、心等多种感官经验的调动,凡是能够充分调动各种感观且指向中心意思的素材可以被确定为重点。
要素五:连接
词句之间的连接决定着一篇作文语言的流畅度,也是思维的流畅度。儿童思维的跳跃性特点经常导致话语的间断、阻塞等问题出现。借助习作范文,寻找能够起到前后勾连作用的词句、过渡性的句段,并迁移到学生的作文中。借助这些外显的语言来规范思维的逻辑顺序,以解决学生表达时“信马由缰”甚至“颠三倒四”的思维混乱难题。犹如握着一条可以牵拉的缰绳任由思维的马匹驰骋,却不会脱离主线。
3.写后——写作结果的可感化
文章写好之后能否被读者感知了解、感动移情、感染应和是检验儿童写作结果的一般标准。写后语境的建构也主要是指向以上目标。可以使用的策略有:读给写作前确定的读者听,接收读者反馈;或者给作文画思维导图,对照写作过程中涉及的五个要素,借助元认知来检视完成情况。当然,如果儿童具有绘画能力,针对文章内容配图也是很好的办法。总之,针对已经完成的文章,对照习作要求、目的,借助读者的帮助来进一步修改完善,使作文自身的语境系统达成写作目标,也是写作语境建构的内容之一。
三、儿童写作语境建构的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习作教学饱受诟病,习作教学中唯训练而训练的情况比比皆是。没有具体真实的写作语境支撑,处于教师命令下的被动写作,使得学生缺少明确的写作目的、没有读者意识、忽略写作视角、体式混乱。写作时,把自我和写作活动本身剥离出来的错位感让很多学生对写作充满厌倦。对于儿童来说,恰恰需要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学习各种技能,写作亦然。
新投入使用的统编教材对习作的安排,较之以前更富有体系,开始关注习作类别、并针对不同年级有螺旋上升的梯度要求,能为学生的习作内容提供提示性的选择支架,也注意到习作的交际功能等。但教材内容毕竟是静态的呈现,如何把这些静态的陈述性的习作知识、习作要求落实为动态的、语境化的写作活动,依旧困扰着一线教师。在这样的现状面前,基于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借助外部语境的建构来为写作活动提供精准的支持,是一条可行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