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感沟通使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2019-01-11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幼儿园刘建勤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9年9期
关键词:仔仔共育家园

甘肃省玉门市第二幼儿园 刘建勤

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成长的两大重要环境。但是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往往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脱节,形成不了教育合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在教育幼儿时需要相互学习、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为了提高家园共育的实效性,我园采取教师与家长随机情感交流的方式,从家园相互交流到互动学习,促进学前教育的不断发展。

一、借助日常随机交流,唤醒家长家园共育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但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快乐和幸福的理解却是不同的。以瑜瑜的妈妈为例,瑜瑜的妈妈是一位美容达人,常年热衷于自己的美容事业,根本无暇顾及年幼的瑜瑜,可她又是一位极其疼爱孩子的妈妈,为瑜瑜买高档的玩具、时尚的衣服,唯独没有时间陪伴瑜瑜,购置瑜瑜所需的学具……

她认为家长挣钱就是为了让孩子好好享受,绝不能让孩子受苦。孩子上幼儿园是自由的,想来就来,只要孩子吃好喝好玩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就是快乐、幸福的。所以瑜瑜不但成了班里的“迟到大王”,更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自由人。为此,我和她面对面地交流了多次都没有引起她的重视。

然而,有一天早晨,瑜瑜的妈妈来送瑜瑜时,看到其他孩子在快乐地游戏、相互之间唧唧喳喳地讨论,瑜瑜却懒惰松散,她忍不住跟在身后催促起来:“瑜瑜,你也去玩呀!”可是不管她怎样催促、多么着急,瑜瑜一动也不动。情急之下,瑜瑜的妈妈狠狠打了瑜瑜,最后含泪离开。

晚上,瑜瑜的妈妈主动和我沟通起来:“刘老师,你说我们家宝宝这是什么情况?怎么干什么什么不行,这可怎么办呢?”我及时地安慰她:“瑜瑜是一个聪明、机灵、爱学习的孩子,但是他的成长缺失了很多的东西……”

“他缺什么呀,他要什么我给他什么!”

“物质是满足了,可你真正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吗?”

“作为孩子的父母,家长是第一任老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身心成长规律,坚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习惯;其次,幼儿园是孩子迈入社会的第一步,需要和同龄孩子一起学习、交流、合作和发展,家长必须积极支持孩子来园参与集体生活,而不是“圈养”式家庭生活;此外,孩子的成长,家长永远不可能代替。”瑜瑜的妈妈理解了我的话,不时地说:“我知道了,我会努力改正的。”

之后多次和瑜瑜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她终于意识到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代替带给孩子身心健康的不利发展。于是,她开始积极参与到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活动中,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儿方法。

二、借助常态化的交流,引领家园共育有效互动

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一种常态化的工作方式,通过交流来实现思想一致和感情的通畅,从而真正实现家园同步发展的教育目标。

仔仔的爸爸对仔仔过分娇宠,使其在家里养成了自由散漫、好动、爱说谎、不能与他人友好相处等诸多不良习惯。所以自仔仔入园后,他随意推人、踢人、破坏别人的玩具;说脏话、吐口水;地上打滚、不遵守游戏规则随意乱跑;时常与小朋友发生矛盾……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班里家长、小朋友总会跟我告仔仔的状。为了纠正仔仔的不良习惯,我利用接送时间找仔仔的妈妈单独谈话,希望仔仔的妈妈重视家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可是,仔仔的妈妈却不以为然,认为仔仔的这种行为并没有什么不好的,认为老师大惊小怪,不但不配合我们老师的教育引导,反而认为老师在园内约束了仔仔的自由行为,对老师存有偏见和不信任的想法。由于仔仔妈妈的过分袒护,使得仔仔在园内的行为更难管理。

我想了很久,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仔仔和他的妈妈是个爱干净、喜欢时尚的人。每天,仔仔都会穿不同样式的衣服来园,见面就会对我和小朋友们炫耀:“这是我的新衣服,是我妈妈买的!”我抓住这一习惯,每天利用入园、离园的时间主动与仔仔的妈妈搭话,表扬仔仔每天穿着干净、整洁。此后,仔仔的妈妈更加注重仔仔在班里的形象。

突然有一天晚上,仔仔的妈妈发来短信:“谢谢老师对仔仔的关注、表扬!仔仔说他喜欢你,我也喜欢你!”

我马上回信:“仔仔是一个情感丰富的孩子,有爱心,语言表达能力强。有时候看到我身体不舒服时,都会关心我;虽然仔仔有点调皮,但我也真的很喜欢他!”

又过了几天,我找准时机和仔仔的妈妈聊了起来:“仔仔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同时也是一个不受约束的孩子。最主要的是他无意识的举动不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所以导致矛盾不断。在今后的生活中,希望您给仔仔创设一种友好、宽松的家庭环境,多点耐心,多点倾听交流,不要过分指责批评孩子。”

仔仔的妈妈听了我的话,连连点头:“仔仔的确是个让人头疼的孩子,因为调皮常常受到既溺爱、又抓狂爸爸的惩罚,导致家庭矛盾不断发生。仔仔现在虽说还是很调皮,但相比较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回家以后,会自觉地看故事书、画画、帮我打扫房间等,这一切都要谢谢老师您对他的表扬!”

在多次愉快的情感交流中,仔仔的妈妈主动意识到仔仔的不良行为习惯带给其他小朋友和仔仔本身的不愉悦,主动学习了一些教育仔仔的好方法,重视家庭教育。在一点一滴的家园配合教育中,每天仔仔的妈妈都会听到表扬仔仔的声音,如:仔仔画得画很好看了,仔仔会关心小朋友了,仔仔积极地回答问题了,仔仔吃饭不挑食了……

仔仔妈妈真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仔仔全身心的关注,开始积极地配合起幼儿园的各项工作。

三、借助节日情感交流,搭建家园共育的良好平台

借助节日进行亲子活动是幼儿园做好家长工作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每个节日我园都会根据节日的特点,通过不同形式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使家长既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又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活动,能为孩子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使互相之间能够进行密切的交流。

如,在“3月8日”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一节美术活动,内容是“送给妈妈的围巾”。引导孩子们学会感恩妈妈:给妈妈捶背,送一个节日的感恩礼物,送上感恩的话语;或给妈妈一个亲吻、拥抱;一首感恩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的好妈妈》《烛光里的妈妈》《妈妈的吻》……

整个活动始终贯穿着“爱”的情感线,在爱中生成、在爱中体验、在爱中升华。

在重阳节的时候,我园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从小敬老爱老的优秀品质,决定组织孩子们走进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联欢,谊谊和奶奶就是其中的成员。谊谊入园三年了,可每天入园都要奶奶背着,年迈的奶奶腿疼上楼非常困难,可犟不过谊谊。针对谊谊的这种行为,我严肃且认真地和谊谊的父母谈过,但收效甚微。重阳节,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我把谊谊一家人请进了养老院进行观摩。举办的活动丰富多彩,到了分享节日蛋糕的时候,小谊把蛋糕喂进了爸爸妈妈的嘴里,却没有给每次背着自己入园的奶奶一口蛋糕,奶奶眼里含着眼泪。我把这一幕用照片的形式发给了谊谊的父母,留下一句话:当我老了……

第二天,谊谊入园的时候,搀扶着奶奶,同时谊谊的父母跟在身后,祖孙三代不约而同地说了句:“谢谢老师!”

利用节日与家长进行情感交流活动,不仅有益于教师和家长的感情交流,密切家园关系,还对幼儿良好的品质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与配合。今后我们将充分发掘、利用家长这个丰富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更加有效地促进家园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仔仔共育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仔仔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绿家园
笑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