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育目的浅议
2019-01-11南皮县育才学校
南皮县育才学校 王 月
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学偏重于专业化技能教学,而实际上,在中小学阶段,美术教育应把重心置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上。首先,这是立德树人的需要。其次,作为面向所有学生的美术教学,在专业技能的传授方面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时间、师资等方面条件的制约。
一、提升对美的感知
美术教育相比其他学科而言,对引领学生走进自然与生活,有突出的优势。无论是表现自然风光还是人文内涵的佳作,都能触发学生对美的感知。
美术课堂绝不能拘泥于室内,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校园、公园、湖边、林地等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写生、素描等教学或练习。对学生作品的引导与评价可以不基于专业要求,但求贴近生活,抵近美的实质。教师可带领学生挖掘、探寻生活中的艺术元素,将其以所学过的绘画、书法等形式形成属于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分享。
如今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在持续加大,网络上新潮的东西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审美观,教师需对学生加强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网络视频文化的喜爱心理,在互联网上寻求有趣的美术教学视频,给学生传递其蕴涵的正能量。对其中的徒具新奇而实质上违反美的规律的成分,要予以警示,防止学生因猎奇而走上邪路。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
我们期望得到的人才,应具备创新意识、创造力。创新意识、创造力的生成,在很大程度上与所受的教育有关,基础教育中,不少学科的学习都有益于提升创造力,美术也是其中一门。
1.引领学生拓宽思维向度。
中小学生思维具有跳跃性强、较少约束的特点,因而中小学美术教学可不必注重美术专业理论,而宜通过创设艺术情境,抛砖引玉,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思考,打开其思想大门,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如可利用课件展示某些“画中画”美术作品,提出开放式的美术问题。或呈现某些抽象主义画作,让学生表达各自的感官体验。不同学生以不同视角进行观察、感知、思考,其感知结论和思维成果对别的学生是一种启发。个人思考与他人思考的启发相结合,能有效拓宽自己的思维向度。
2.引领学生挖掘思维深度。
灵感不仅来源于思维的横向扫描,也源于纵向辐射。中小学生对深刻的艺术理论知识接受力有限,这对学生领略艺术魅力会有一定的阻碍,但教师可以通过某些手段引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可以结合学生对动漫画的向往,将国内外的某些优秀漫画作品引入课堂,为学生进行深入解读。如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父与子》以及中国漫画家丰子恺的《子恺漫画》等众多漫画作品,都是艺术表现与思想内涵完美结合的经典名著。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些作品所蕴涵的思想观念和情感,再发动大家讨论、交流,以使学生从浅层的观而乐,进入深层的思而明,从而能更深刻地理解艺术语言,理解艺术作品中的人生意蕴。有了这些思考和感悟,学生的思想便会于不知不觉中厚重,而其思维也会变得锐利、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