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 多管齐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举隅
2019-01-11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第二小学李晓芳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第二小学 李晓芳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担负着祖国语言文字的习得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四有新人”的重任。在语文教学中,我尝试着将两者巧妙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开展影视赏析,塑造优秀品格
小学生天真烂漫,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对影视动画作品尤其钟爱。动画作品节奏明快、风趣幽默。在视听感官的冲击下,学生不但保持浓厚的兴趣,而且能体味深刻的人生哲理。
例如,在影评课上,我选取了日本宫崎峻的反战奇幻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片段,引导学生进行赏析。我提出问题:苏菲为什么有时年老有时年轻?学生都能说出苏菲被荒野女巫施了咒语,才由美少女变成90多岁的老太婆。我适时回播画面,让学生观察苏菲是何时才变年轻的。学生发现,当苏菲需要保护身边的人时,高度的意志力会让自己变得勇敢坚强。此时,她的外表得以解脱咒语,就能恢复年轻的面貌。
学生由人物联想到自身,体会到有一颗善良的心可以使自己变得更美好,于是产生在生活中帮助他人的意愿。这就是语文课堂触动心灵的育人功能。这样的影评课还有很多,比如,影片《葫芦兄弟》引导学生除了修炼自身本领之外,还要团结一心,这样才能战胜困难;《海底总动员》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以及如何维护亲情;《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引导学生修正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快乐生活,快乐成长;《驯龙高手》引导学生审视自身如何成长,怎样保持独立、珍视友情……
二、深挖语文教材,活动拓展延伸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除了学习字、词、句、段、篇之外,德育贯穿始终。我们在充分揣摩文章的主旨之外,还应把学生的课堂学习拓展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在大语文的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悟。
课堂上,我开展了“与名人面对面”活动,学生受益良多。例如,讲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升国旗》一课时,我让学生课前完成预习:国旗的设计者是谁?他是怎样一个人?你知道有关国旗设计的小故事吗?讲给同桌听一听。
第二天的语文课上,学生竞相汇报。有的说,国旗设计者是曾联松,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有的说,1949年全国政协向全国公开征集国旗、国徽的图案。曾联松从报纸上得知后,设计了“五星布成椭圆形,大星导引于前,小星环绕于后,恰似众星拱北斗”的五星红旗。大五角星象征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小星象征着广大人民。人民紧紧地环绕在党的周围,团结一心,战斗节节胜利。有的学生说,曾联松把五角星设计为黄色,这不仅与象征革命的红色背景相协调,也恰好表明了中华儿女黄色人种的民族特征。
在“与名人面对面”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国旗的设计者、设计时间、设计意图以及设计内涵。这堂生动的微型历史课,为学生从小树立爱党爱国的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我们还可以适当拓展国徽、国歌设计者的故事,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若干小课题。
三、周记多元评价,引领共同进步
我们都知道,写日记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可是学生能长期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时间不足的问题,二是学习精力不够的问题。为了给学生减负,同时又不减质,我们班开展了“一周一记,全员写周记”活动。学生把一周学习和生活中感触最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获,有选择有重点地写下来。周记的形式自主确定,灵活多样,可以是观后感,也可以是诗歌、插画等。评价方式采取家长、老师、学生定期轮流多元评价,并择优在班级家长交流群中发布,使大家在分享、借鉴中共同进步。
一篇篇周记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起了学生的喜怒哀乐,引领着他们健康成长。
从学生字里行间的真情流露中,我不仅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还可以及时化解生生矛盾、师生矛盾、亲子矛盾,更重要的是,可以增进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情谊。
小华和小军两名同学常在老师面前互相揭短,从他们的周记中我得知了部分原因。原来,小华看到小军散漫任性,对他颇有微词,甚至不愿和他一起玩,对他也不理不睬。于是,我让班里的小监督员时刻关注小华和小军两人的表现,有问题及时反馈,并呼吁同学们一起关注他俩的言行举止。在互相监督中,学生体会到应关心同学、热爱班集体,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才能共同进步。
四、继承优秀传统,增强文化自信
南宋陆游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语文教学亦是如此。
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有这样一段话:“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学生容易读出粽子的样子、粽子是怎样做的,可是只通过熟读让学生体会写法颇有难度。因此,我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充分表达,透过文字看本质。
我鼓励学生先动手找出表示方位的关键词。学生画出“里面”和“中间”。我接着追问:“‘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又是写的粽子的哪一面?为什么没有清楚地写出来粽子的哪一面呢?”学生回答:“最外面。粽子在生活中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样子,可以不必多说。”
我继续引导:“大家想不想用以上三个表示方位的词语再加上自己的话,有顺序地介绍一下粽子的做法,可以加上动作试一试。”
接下来,我用亲手准备的苇叶、糯米、蜜枣让学生分组现场试包粽子。尽管孩子们包的粽子外形不太美观,可是他们已经从包粽子的过程中理解了作者从外到内的写作手法。我趁机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夸夸自己的粽子作品,讲一讲端午节的故事和各地不同的端午习俗,由此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从而更加热爱家乡、热爱家乡人。学生从模仿到创作,兴趣盎然。
在短暂的课堂实践中,学生习得了包粽子的传统技艺,同时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对心灵手巧的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语文教学中德育无处不在。我坚信,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挖掘出一个个闪光的教育素材,就能让教学和德育变得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