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1-11王鹏飞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
王鹏飞(甘肃会宁县第二中学)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地理教学的改革趋势
1.环境问题突出,人地关系矛盾激化,人地协调观在地理教学中作用凸现。“人对地的影响”“地对人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三大问题反映出人类及各种社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在教学中不断穿插人地观念,为学生树立辩证的人地观,懂得尊重自然规律,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综合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多角度、多要素的思考习惯,分析解决问题时有大局观。区域认知建立时空视角,因地制宜,因时调整,从整体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存在联系,也能认识到区域分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培养,避免地理教学中出现线性思维模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3.地理实践力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更快地掌握知识,理论体系指导实践,实践深化书本知识,实现了行动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整合,最终学以致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地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1.教学中结合地理核心素养不够。以知识的讲授为主线,应试为目的,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和区域认知认识模糊,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解决问题时定位不准确、缺乏全局观;没有建立正确的人地观,对自然规律缺少尊重,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理论知识脱离实践,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2.课堂内教学目标落实欠缺。教的主要目的是学生能够掌握知识,其他所有的工作是为教学作铺垫,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与落实显得尤为重要。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直接导致了地理课堂教学过程的随意性、盲目性,其结果是教学设计过程脱离教学目标。
3.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中讲授的信息量过多。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乏新鲜感。在地理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教案,以期通过大量的实例和信息帮助学生消化知识。甚至教师为了理清一些难点,而挪用更深的知识讲解,过多的讲解抑制了有效教学。
三、改善地理课堂教学的对策
1.地理教学中时刻结合地理核心素养。教学活动中把直观感性的认知延伸到对地理事物背后真理的认知,通过图像、地理原理和规律,进行区域认识;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和评价等思维活动,有针对性地训练,此过程中渗透人地关系思想,逐步养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结合实际生产和生活,或通过野外考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在教学中迎合时代潮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新技能,扩充新知识,以新面貌面对学生,新理念教育学生。在教学中,设计难度适中又切合实际的问题,并给予思考的时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问题的答案,饶有兴致地学习地理知识;配合肢体语言,形象化地讲解难点,乐学起教,绕开枯燥、繁多的讲解。
3.教师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研究学生和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心理发展特点,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采取自学、讲解和练习相结合,克服单纯讲授繁杂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仔细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学习,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对象也在变化,教育理念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备受重视。地理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地理教学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地理教学也正在经历变革,不断向前发展,从业人员要迎合课程改革和中学地理教学的智育、德育要求,不断学习先进的、更具开创性的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素质,更新教育理念,肩负起中学地理教学的重任,提高教学成绩,普及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