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品悟高中散文
2019-01-11甘肃武威第十五中学
周 娟 (甘肃武威第十五中学)
核心素养明确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则需要结合教学实践,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深度学习的本质是引导学生从参与体验中掌握关键概念,获得有情感、有价值、有意义的学习力。本文结合散文教学,通过整体感知散文的形式,品读散文的语言,感悟散文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
一、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从整体上感知形式之美
散文,最显著的特点是形式上的“散”,自由的结构成就了散文多变的“形”,也俘获了读者的心。如在《荷塘月色》里,作者所写的主要内容是月色下的荷塘,“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与全文的主旨有何关联?学生读到“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联系前文,整个作品的结构也会清晰起来,也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色。阅读散文,教师要引领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形式之美,了解散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抓住散文的文眼。在鉴赏《故都的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故都的秋”却来得清、来得静、来的悲凉?很显然,这句话是对故都秋景的概括,而整篇文本也是围绕“清”“静”“悲凉”来展开。如此一来,学生在把握住文眼后,就可以概括出段落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内涵。散文之所以“散”,就是因为其结构变化之多,与作者的情感变化紧密相关。梳理散文的结构,要紧扣文眼,逐层展开。在《故都的秋》中,作者所描摹的秋景是什么样的?文本开始,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接着,描摹北国之秋的景象;最后,赞赏北国之秋,表达内心的眷念之情。由此来看,感受散文的形式之美,需要循着作者的情感变化,抓住文眼,揣摩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来增进对作品的深刻理解。
二、散文语言富于变化,从品读中感受语言之美
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多样性。但无论哪一种散文,都能够给人平易近人的感觉。事实上,对于散文语言的品读,有的散文语言平实、质朴,有的散文语言精致、典雅,有的散文语言幽默、风趣,有的散文语言犀利、凝练。在高中阶段,阅读散文,要让学生感受散文语言的妙趣。《荷塘月色》中,“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其中的“踱”,意为慢走,作者之所以用“踱”字,想说明什么?因为感到内心不宁静,想通过走走来散心,由此,才欣赏到月光下的荷塘之美。可见,对于散文中的用词,要从其本义出发,结合文本挖掘其深意。同样,在散文的句式表达上,在《故都的秋》中有“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读之错落有致,富有灵性。此外,散文的修辞也是一大特色。很多散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能让文本形象更生动,为语言增色。在《荷塘月色》中,“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对荷香的描写,由嗅觉转向听觉,运用通感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写荷波时,“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采用拟人手法,对荷叶的颤动进行刻画,展现清幽的气氛。
三、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揣摩散文的情感之美
阅读散文,最能打动人心的是情感。情感是散文的特色之一,高中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结构,挖掘散文的情感。对情感的把握,要立足作者的生平经历,在《故都的秋》中,作者之所以从古都写起,源自对古都的眷恋之情,但该如何表达这份真挚的情感呢?作者从篇首写“秋”,转折写“清”“静”“悲凉”,才会去品味“秋”的味道,在南北之秋的对比中,赞美北国之秋,收拢全文。该文看似从“秋”写起,却溢满了作者对故都的怀念,我们在鉴赏该文时,要让学生了解当时作者所处的环境。文章写成于1934年8月,作者为避难四处流落,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饱尝故都的秋味。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情感要从了解作者的生平开始。总的来说,散文鉴赏与阅读,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储备,要结合散文的结构形式,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特点,深入分析散文的语言,多角度品味其妙处,还要联系创作背景,揣度散文的情感,提升学生散文鉴赏力。
总之,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高中散文学习,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形式之美,去感受语言之美,去领悟情感之美,以此来提升散文教学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