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强迫症矫正

2019-01-11魏玉才江苏镇江扬中市外国语中学

教书育人 2019年14期
关键词:强迫症矫正心理健康

魏玉才 (江苏镇江扬中市外国语中学)

大量的教育研究表明,美术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指导学生调控心理状态,彻底突破心理障碍。强迫症的存在导致学生在美术学习当中出现了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的情况,不仅让学生感到巨大的焦虑与痛苦,还影响到美术学习质量。教师要认清强迫症的危害,并且对学生进行强迫症的矫正和指导,让美术课堂焕发生机活力,也让学生的审美素质得到发展。

一、加强认知干预,奠定强迫症矫正基础

美术课程在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本来可以享受到初中美术课堂带给他们的审美熏陶,并且从中完善自身的审美意识,提高感知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但是不少学生因为在课堂学习当中存在着强迫症的情况,影响到美术教育效果,同时也阻碍了审美教育的推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强迫症表现有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认为他自己画的作品质量差,一遍遍地擦掉或毁掉,重新绘画;在美术学习当中过于焦虑,想要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状态,但是越控制越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为了对学生的强迫症进行矫正,美术教师要从认知干预方面着手。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强迫症的危害,让学生从思想认知方面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高度重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特别指出强迫症是可以进行矫正和完全消除的,让学生消除过于担忧恐惧的情绪,以免影响到强迫症的矫正效果。另外,为了保证认知干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转移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及时阻断学生的强迫思维,比如,让学生鉴赏其他同学绘制的美术作品,或者是让学生收集有关的美术素材。

二、加强心理支持,提升强迫症矫正效果

强迫症是一种不良的心理问题,也是正处在青春期阶段,初中生在美术学习当中遇到的一个巨大的阻碍。想要解决这一心理问题,注重在美术教育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给予学生良好的心理支持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措施。为了提高心理支持效果,为强迫症的矫正打下坚实基础,教师需要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和把控,并在心理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而不是忽视学生的心理障碍或者是任由其自由发展。一方面,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在矫正学生的强迫症时,先要对自身做一些调整和改进,保证自身拥有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同时在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初中美术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强迫症表现和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时,需要冷静对待,掌握方式方法和心理健康指导的技巧。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美术教学进行必要整合,在美术教学中除了要渗透美,引导学生加强审美鉴赏之外,还要借助一定的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指导学生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痛苦,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加强情感指导,巩固强迫症矫正质量

情感教育是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强迫症矫正效果的重要措施。情感教育要求,将调动学生积极情感作为教育教学的突破口,体验学生的内在感受,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密切师生互动,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学生强迫症矫正当中,教师同样也要注重情感指导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要把自己放到学生的位置,做到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体验学生的感知,体会他们在美术学习当中面临的压力,而不是一味苛求,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走进初中生的内心,让他们在美术学习当中感受到愉悦感,为他们强迫症的自我矫正和自我教育打下基础。另外,在美术教育教学的组织实施中,教师也要从情感教育出发注意从学生角度提出贴近他们身心特征的美术学习任务。比方说,在美术作业的设置方面,教师要避免过于苛责学生,也要避免提出难度过大的任务,而是要鼓励学生自主发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当中体验成功,树立美术学习自信心。

强迫症在初中生群体当中占有一定的比重,而这一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个危害深远,同时影响学生正常学习生活的障碍。强迫症问题让初中生在美术课堂学习当中遇到了很大的困扰,使他们在日常学习当中不能够有效约束和控制自身的行为,影响到他们从课堂学习当中获得美术知识与美术实践技能,也让学生为此痛苦不堪。面对这样的情况,初中美术教师要担当起作为教师的教育指导责任,帮助学生克服美术学习当中的强迫症情况,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强迫症矫正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宽带发射机IQ不平衡的矫正方法
攻心治本开展社区矫正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