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验式中国文化课教学大纲的编写*
2019-01-11刘枫重庆医科大学
刘枫 (重庆医科大学)
一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很多问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
汉语国际推广作为一项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除了推广汉语外,还肩负着传播中华文化的重任。而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尤为重要。中国文化课上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教师讲解介绍,学生阅读理解和学生主动体验。其中教学效果好且受欢迎的就是学生主动体验式教学法,尤其受初级汉语学习者和少儿汉语学习者的欢迎。在了解中国春节习俗的课堂上,学生们动手剪窗花、写春联、写福字、包饺子,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留学生们入乡随俗地过了节,尝试了民俗习惯和手工艺术,还在他们心里深深烙下了中国春节的“年味儿”,有的印记甚至让他们永生难忘。
可哪些中国文化元素可以纳入中国文化体验课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如何来制订,采用什么教学手段来展示和体验,如何来安排教材的编写体例,设计练习和学生活动等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对体验式中国文化课的宣传推广和品质保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 如何制订体验式中国文化课的教学大纲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
哪些中国文化元素适合纳入中国文化体验课的教学大纲呢?以初中级汉语学习者为对象,英文授课或双语授课的中国文化课堂,通常可以选用的文化实践课体验项目如下。
1 节日习俗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
春节:剪纸、中国结、书法(写福字、对联)、包饺子。
元宵节:做元宵(也可包汤圆)。
端午节:包粽子、做香包。
中秋节:赏月、做月饼。
清明节:放风筝、祭扫烈士墓。
要了解中国的节日习俗,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入乡随俗地过一次节日。既可以到中国人家里体验,也可以由教师在课堂上、在校园里按中国传统习俗给同学们过一次节,在宿舍门上贴对联、贴福字、贴窗花,师生动手包饺子、包汤圆,都是体验春节习俗的好办法。
2 中国艺术赏析
音乐:欣赏和背诵唐诗、欣赏中国民族乐器演奏、欣赏民歌、学唱中国民歌、学唱流行歌曲、欣赏中国民族舞蹈、学扭秧歌、学跳少数民族舞蹈。
美术:学画中国画(画梅花、画墨竹、画脸谱、画山水画、画扇面等)、欣赏书法作品、学写毛笔字、练习硬笔书法、学剪纸、学做中国结、做风筝、做香包、写对联和福字。
戏曲:欣赏京剧、地方戏、看皮影、学唱京剧或地方戏选段。
电影和电视:欣赏中国的电影(武打片、故事片、动画片、历史片、纪录片和喜剧片)、欣赏流行的电视剧。
在以上活动中,留学生们通过看、听、写、做、练来亲身体验中国各种传统和现代艺术的魅力及特色,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教学模式,让同学们更贴近这些艺术形式,更了解他们的历史以及所传承的文化技艺。
3 体育运动类
踢毽子、抖空竹、扭秧歌、武术(太极拳、拳术、器械术)、滚铁环、欣赏舞狮舞龙、欣赏和尝试划龙舟。通过看一看、练一练、比一比,来体会和体验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魅力与功效。
4 饮食
欣赏茶道及品茶、包饺子、包包子、包汤圆、包粽子、做月饼、自制火锅、品尝北京烤鸭、学做宫保鸡丁、学做拉面等。重点强调体验,以品一品、尝一尝、做一做等方式,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加深对中国饮食文化特点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
体验式中国文化课的教学目标,既不同于传统的讲授式或讲座式中国文化课,也不同于以阅读、理解和记忆为主的高级汉语学习者的研习式学习。前者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留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主动参与有助于提高汉语能力的活动,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在中国生活和学习,促进中国文化的推广,培养知华、亲华、爱华的国际友人。后两种教学更偏重中国文化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偏重研究型学习,多以教师为中心。体验式中国文化课多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以准备实践材料、精讲操作、组织课堂活动和指导学生实践等方式来参与课堂教学,既有知识的传授,但更重要的是技能的习得。
因此,一堂文化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应该包括: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例如,在设计唐诗赏析课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这样来表述。
(1)了解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了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2)能吟、能译、能背诵三首唐诗,如静夜思、绝句、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三)教学方法
体验式中国文化课,因其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践性、体验性较强,建议以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为主,语法-翻译法、视听法、自觉实践法、认知法等教学法为辅。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一系列任务来开展语言教学,强调在做中学,从20世纪80年代兴起,在我国的语言教学界广受推崇,也颇受欢迎,非常适合在体验式中国文化课堂上使用。例如:在了解中国人过春节习俗时,给学生布置亲手剪窗花、书写福字、对联、包饺子、包汤圆等任务,既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人春节前布置新春装饰和制作传统食物的意义,也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传统艺术和厨艺的基本技巧,这样的文化体验任务给他们的一生打上了深深的中国春节烙印。
(四)教学评价
起源于20世纪末的学习性评价(Assessment for learning)是一种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学习性评价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运用有效提问的技巧;(2)运用评语和反馈的策略;(3)与学生共享学习目标;(4)同伴和自我评价。[2]中国文化课与基础汉语课不同,课程的评价不能局限于掌握了多少教学内容,而要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受,因此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能弥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和单一教师对学生评价的不足。
档案袋评价法也很适用于体验式中国文化课程,将学生的课堂作业、课后作业、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系列教学资料逐一装入资料袋,在期末学习结束时教师可以据此进行形成性评价总结,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进而使评价更客观、公正、有理有据。同学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档案,了解自己的成长、收获,并进行学习总结和反思。
因此,体验式中国文化课程的评价方式可由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评价部分可占学生总成绩的50%,可以档案袋评价法为主要评分依据,包括课堂出勤、课堂活动参与情况和课堂任务及作业完成情况等几个方面;终结性评价成绩可占50%,考查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 结语
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我们探讨了如何制订体验式中国文化课的教学大纲,实际上也为体验式中国文化课的教材编写提供了参考。
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如何展形象,如何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落脚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上,就是要让来华留学生能够听懂、读懂、记住、会讲、会做、会传承中国文化的故事、传统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