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合作评估教学模式*

2019-01-11陈涛上海电机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评估评价过程

陈涛 (上海电机学院)

教育部教高函〔2018〕8 号《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提出“要认真查找课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严管、严抓教学秩序,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到人,把从严管理的规矩立起来、把课堂教学建设强起来、把课堂教学质量提起来……要切实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由此可见,高校教学中与评估相关的问题已经凸显,课堂教学问题和过程考核问题亟待解决。

信息化快速发展对高校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令高校教师喜忧参半;过程性考核也并不是简单地在有限课时中增加阶段性测试的数量,大量地测试不仅会增加高校教师额外工作量,还会引发学生对测试的厌恶情绪,长此以往会使高校教育回归应试模式,而这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有出入的。教师应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形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估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评估相结合就成了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 人本主义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学观是在人本主义学习观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以罗杰斯为首的人本主义教育者倡导“非指导性学习”,认为教学活动应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教学活动要服从学生学习需要,号召教师赋予学生更多的空间支配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的师生关系,开拓了教学研究新视角。罗杰斯认为教学过程的重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和个人成长。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从而成为能顺应社会要求的,“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在教学评价方面,罗杰斯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认为学生是处于学习过程中心的人,只有学生自己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状态。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进而更加主动、有效和持久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二 高校课堂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高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日益凸显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与传统课堂讲授模式之间的矛盾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形成性评估缺失给高校教学带来的不良影响。

(一)信息化发展对高校教学的冲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教育教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在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保障下,学习过程更具个性化特点: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所需要的学习资源、与教师共享权威参考资料,可以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当简单的知识传递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时,传统教学模式势必会受到较大冲击,教师不再是教学参考资料的权威持有者,要转型为有充足知识保障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者,教师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和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状态变化

研究发现:“大学生主动沟通、交流能力薄弱……过于追求完美主义的高自尊使他们不轻易向外展示自身知识与能力。”大学生在课堂中的厌学表现源于学生的各种心态,例如:“老师那么忙,没有时间管每一个学生”;“不愿意和老师沟通,虽然希望教师能够关注我,对我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听不懂很丢人,所以不想和老师沟通……”;“老师的指导不一定适合我……我有自己的想法”等等。在有限的授课过程中,如何在相互信任与理解的基础上照顾大学生的自尊心及心理感受、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指导是教师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三)形成性评估制度性缺失

“教、学、评”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与评价应融合发展,共同达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高校教学中的教学评估包含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形式。

终结性评估发生在教学单元或者教学过程收尾的时候。终结性评估的目的之一是断定哪些学生已经完成了目标,并向教师提供能够用来向其他人传达学生已经学会内容的信息,教师可以使用终结性评估的结果作为评级的基础。形成性评价能够同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动态分析和评价,促进学生改变学习策略,规划学习进程,提醒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在学期末进行的测试从性质上属于总结性评估,所得成绩只是在评判学生是否通过一门测试时有用,能够改变学生学习行为的却是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反馈或对学生作业的评语。这类不计入总评成绩的评估属于形成性评估。

“形成性评估的概念较广,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包括使用系统的方法得到依据。这些源源不断的信息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朝既定学习目标的学习进程。源源不断的信息是必要的,因为当评估依据用来指导教学行动时,如果这次行动有效,它将淘汰之前的评估信息:学生的学习已经取得进展并需要再次进行评估,这样一来,教学指导可以得到调整,保障学生学习进度”。

形成性评估,从另一方面讲,可以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测评,这也是学习进程的组成部分。关键是,学生和教师都要投入到这个过程中去。形成性评估是学习进程本身的一部分,并且关系到未来。因此,有时候形成性评估也被称之为为了学习而进行的评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简称AFL)。作为学习进程的一部分,教师除了给作业打分以外,还要给学生的作业提供各类反馈信息,所以,形成性评估关注的如何帮助学生到达更高层次的学习状态,而不是简单评价学生现在可以做什么。

英国评估改革小组(The Assessment Reform Group)提出合理的形成性评估应该符合以下10 个要求:第一,应该是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学双方均可了解学习进程。第二,应该便于教师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学生自己也应对评估有所了解并对此多加关注。第三,应当是教师的一项关键专业技能,教师应该能够对所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分析和阐释。第四,应照顾情感、具备教育意义。任何评估都带有情感影响,评估开展的好与坏会对被评估者产生极大的影响。第五,要考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评估结果和评估方式都会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感受。第六,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的理解。第七,教师应与学生共议测试标准,让学生理解各项评估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第八,应有助于学生知道如何改善学习状况。第九,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评估能力以便学生进行反思学习和自我管理。第十,让所有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评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是形成性评估在我国高校教学实践中存在制度性缺失现象:“大学生已经习惯于总结性评估,但形成性评价在中国大学教育中处于缺失状态:在现行学生评价制度中,教师既缺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动力,也缺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也缺乏自觉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改进的动机。形成性评价在我国高校的制度性缺失,导致有些学生仅靠考试前两周的突击学习就能通过考试,或学校相当数量的学生因学业不合格而退学等反常现象反复出现,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也损害了学校、教师的声誉”。

这种情况下,形成性评估无法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当学生可以在信息化大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更加关注个性化学习模式时,教师作为权威教学信息掌握者的身份就会受到挑战,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意识到形成性评估的重要性、尽快完善课堂授课模式,教师作为课堂组织管理者的身份也会受到质疑,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就会处于不可控状态,出现学生在学率低、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逃课的现象,严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秩序。

三 合作评估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高校教师可以以形成性评估为教学改革出发点,收集学生的学习表现数据,利用评估结果所提供的信息改革教学实践活动,把评估结果用作后续教学和学生学习准备的基础,也可以利用评估信息检验学生学习计划是否具备一定成效。

日常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教育活动,课堂是师生接触最多的互动场所,利用合作学习与行为表现评估的合作评估教学模式能够为教师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完成既定授课任务并为师生提供及时有效的评估反馈信息。

(一)行为表现评估

行为表现评估或表现性评估(The Performance Assessment;The 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可以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估,例如舞蹈、音乐、艺术、体育,也可以对学生的论文、项目、口语表达、实验或学习文件进行评估。对该评估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在学生进行开放性活动的过程中,不依据标准答案,而是通过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进行评估。评估通常包括直接评估、自我评估、小组评估和个人评估。传统评估手段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评估,行为表现评估注重对学生所了解的知识和他们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

行为表现评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由三部分构成:任务设定,制定评判标准并配备一套执行管理标准,评估过程注重数据的收集、提供及时的信息反馈,属于尺度参照性评估模式,学生个体行为表现与特定的标准和尺度进行比对,注重学生个体发展。

行为表现评估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任务设定,评判标准和一套执行管理标准应用于教、学、用的结合,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估模式。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制度,实际上就是要形成一种利益相关、彼此共赢的格局。学生到学校里来,不仅是学知识、学技能的,同时要通过社会交往发展积极互赖的关系。积极互赖的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既能够善待自己,又能够欣赏同伴,知己之明和知人之明相得益彰。合作学习具备PIES 四要素:积极互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责任到人(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公平参与(Equal Participation)和同时互动(Simultaneous Interaction)。

(三)合作评估

合作评估指的是,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借助行为表现评估这一课堂评估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效进行监管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模式。

四 合作评估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者的责任担当是有效教学的根本性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信任学生,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学生承担更多的教学管理责任。

(一)课前准备阶段

合作学习是合作评估的前提,行为表现评估是课堂高效学习的有力保障。课前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师生共同商议完成行为表现评估量表。在分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分组方法,例如借助编号纸条抽签分组、或按照当前座位分组;同桌配对、四名学生一组的合作分配是非常理想的分组策略,无论班容量大小,前排同学通过转身就可以完成四人小组的分组。分组后,教师依然可以根据授课内容交替使用“全班整体教学”“合作学习”“配对学习”和“个人学习”等多种教学形式。

教师能给学生提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反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跟踪自己在主题学习上所取得的进步。有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发表格给学生,一张表格写一个主题或评价打分阶段选学的主题……观点上的这一简单转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根据动机学家的说法,在整个评价打分阶段让学生看见他们“学习知识的收获”,可以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分组完成后,教师需要向学生展示一定时期的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在学生对教学目标了解清楚后,师生共同对最高学习目标达成后学生可能表现出的实际行为进行分等级的文字描述,配以对应的分值,评估表的制作可繁可简,亦可根据各教学单元相同的教学模块设定可以应用于较长一段时间的评估量表。

福特的“反馈原理”说明在缺失相关反馈信息的情况下,人们确实无法继续朝着他们的个人目标继续前进。如果没有反馈,人的目标,即便是非常重要的目标,都会很容易失去他们的显著地位和优先级,并最终被束之高阁。为了进行快速有效的评估,量表中各等级行为表现的描述应尽可能详尽具体,以便为学生提供瞬时可见的评估结果,减少评估所花费的时间。

在评估标准及量表制定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晰地意识到师生身份地位的变化并感受来自教师的尊重,学生在参与评估规则制定的同时会更乐于承担教学过程中的组织管理责任,详细的量表为学生清晰地勾勒出完成最高学习目标后要达到的状态,便于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更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师生关系也会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可喜的变化,教师与学生彼此会更加理解,更加信赖,促使教学逐步朝“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发展。

对于教师而言,在评估量表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筛选、确定可行的讨论性课堂活动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以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这是必不可少的两个教学环节。

(二)课堂教学管理

在应用合作评估的课堂中,学生将成为学习的主体、评估的主体以及信息反馈的主体,课堂是一个合作学习及任务展示的场所,教师只做必要的、有限的讲解,学生借助前期自主学习与小组讨论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完成后参照评估量表进行小组内部任务展示及评估。

为保障评估任务的真实有效性,教师可以小范围检查评估开展情况,帮助学生识别、鉴定适用于后续学习的评估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同伴评议的价值,让学生练习如何制定评议标准,如何用评判标准评价以往学生的表现。合作评估可以应用于各类教学活动,例如总结发言、翻译练习、作文、体能锻炼、技能掌握情况的检验等。

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规则制定参与人、评价标准参与者、任务开展的主体,也是评估的主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非指导性教学”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思想。教师仅仅是教学资源的提供者、任务的组织者、课堂秩序的维持者和评估的权威管理人,这样的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师生关系;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促进教学进程。

五 合作评估教学法的应用保障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高校教师可以在利用原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利用信息工具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研发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教师可以利用校园网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将需要多次反复讲解的内容录制为教学视频;在减轻教师重复性教学的工作量的前提下为课堂分组讨论和展示提供时间保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标准的完善

“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力是指在不断更新、无法精确预计的课堂教学情境中,目标明确、独立自主地,并在符合体制框架条件下,组织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能力。”课堂学生在学率的高低是一个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教学的最主要的形式是课堂教学,对教学有效与否的评价更多情况下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当我们把教学活动关注的重点从教师传递知识转到学生有效学习活动上以后,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应是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当教学更多显示的不只是教师自己的能力而是学生尽情施展的才华;当师生双方都沉浸于教学活动中忘掉了各自的角色,共同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生活)质量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

合作评估课堂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课堂活动参与度,弱化了教师指导性教学,这一现象并非教师惰性化的表现,而是新型教学形势下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课堂任务的制定和课堂秩序的把控方面,教师不仅要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维持在课堂上的权威组织管理者身份,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讨论学习并在学生有需求的情况下及时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

(三)教学团队的建设

在传统教学模式主体性地位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教学模式的突破需要教师付出努力,转变观念,调整教学行为,其过程步步维艰。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团队的力量,通过集体备课、共同实践,在合作中减少教学改革中的挫败感,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四)多元化课堂教学、评估模式交叉使用

传统的班级授课,即传统教师讲授教学的优势在于信息的快速传递,这种优势不会因为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而受到质疑。以合作评估为主的课堂教学并不排斥多样化课堂教学模式,为保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分组教学、合作学习和单独指导等多种教学形式交叉并用,利用档案袋评估法保存学生行为表现评估量表,利用访谈法了解学生学习思想动态和对学习的要求,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的过程也是教师突破教学瓶颈、完成自身蜕变的过程,同时,对教学方法的探讨摸索过程也是与学生增进感情联系、与同事加强合作的过程。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的制度性缺失使高校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时,为保障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课堂在学率,教师需要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氛围,从人本主义教学观出发,寻找全新的教学改革出发点:教师通过提升个人信息素养、借助合作评估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实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授课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翻转课堂”、合作学习、行为表现评估、档案袋评估等多种教学评估手段相结合,平衡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三方面的关系。

猜你喜欢

评估评价过程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