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课堂教学评价应重视教学社会环境的建设*

2019-01-11李锐马会梅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教书育人 2019年30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师生

李锐 马会梅 (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一 引言

目前我国各地方高校的物质环境越来越好,高楼林立,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备,教师的学历、知识素质越来越高。各地方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内涵建设,重视课堂教学的质量评价等。但在很多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的评价中,过于重视教师传授知识的效果,关注的是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方法合理、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的完善等方面,缺乏对良好的课堂教学社会环境关注。由于评价的导向作用,导致教师课堂只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有些教师课堂不考虑学生的听课状态、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心理环境,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习效率低下,课堂缺乏生命的活力,课堂中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培养的学生只是能复制教师思想和知识的人,教师只在完成传授知识任务。有的老师害怕完不成教学任务,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上课不与学生交流和互动,什么都告知学生。师生,生生之间没有太多交流互动。教师只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也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听懂[1]。所以一些地方高校部分老师的课堂学生玩手机、睡觉现象。大学教师教学没有学生升学压力,老师认为学生是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不管学生学得如何,有没有在听课。部分地方高校教师的课堂由于不太关注课堂纪律,师生的情感、课堂气氛,师生互动关系,同学关系、不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课堂教学社会环境的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中没有积极情感和缺乏学习动机、缺乏主动、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思考,没有互动生成,上课混日子,学习效率低下。地方高校课堂要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中心,就应该加强课堂教学社会环境的建设评价。

二 课堂教学社会环境的内涵和作用

教学环境是教学系统中的主要要素之一,是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中的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

课堂教学社会环境是指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心理因素。[2]

课堂教学中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课堂纪律、同学关系等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可以促进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情感素养和未来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心理学家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教学环境尤其是课堂教学社会环境不仅是关系到学生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也有直接的作用。教学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因素会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发生不可低估的影响。[3]

三 加强地方高校课堂评价的教学社会环境建设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性的功能,会导致教师后续行为发生变化,科学的评价尤为重要。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能仅仅看他的知识教得怎么样,还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还要看他的教学是否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对教师评价手段不能只拘泥于知识是否讲清楚,讲深刻,内容丰富完善等的评价,还应考查教师课堂上,学生学习状况,学生有没有认真的积极主动的听课,思考、提问,课堂教学中有没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是否与同学有效的交流互动,有没有积极管理学生发表自己的理解,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主动分享有关学习资料和成果,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没有对不听课的学生给予良好的干预等。

(一)建立和谐而活跃的课堂文化氛围

我国传统高校课堂中主要是老师讲解,只要求学生安静地听,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少有机会也不敢发表自己的看法,少有与别人交流互动的机会。课堂中主要听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很容易疲劳倦怠,很容易对学习生厌,昏昏欲睡。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宽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思维创新。教师的教学除了传授知识,还要积极鼓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做,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和教师辩论,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改正。学生能体验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成就感,体验到学习知识过程的快乐。这样的课堂气氛,正是学生学习最需要的,也最大限度地体现课堂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要有互动和交往的过程。只有师生有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才能活跃,而不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教师还要关注课堂中的情感因素,课堂中要充满着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我们现在的教育是缺乏爱和情感的教育,是重知轻情的知情分离的。很多老师只教书而不会育人。教学中教师要和蔼可亲,语言要亲切、幽默。教师要用积极的情绪、情感去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教学过程一定要注意师生的共同参与、互相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扬教学的民主精神,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5]。努力形成和谐、文明、自由的课堂文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课堂中建立民主、平等、信赖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起到极大的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积极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只有师生关系良好、观念共享,坦诚沟通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6]我们应该努力地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改变角色定位,承担起“传授者”“促进者”“参与者”“学习伙伴”等多种角色;学会主动、平等的学生沟通和交流。其次,良好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教师要积极扩宽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为师生建立交流平台。再次,教师还要真诚、真实,有同理心。能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基本能关心、爱护、理解、尊重和包容。优质课堂是安全的,安全的课堂是人们的关系是和谐平等的没有歧视和嘲笑,被关注,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能够坦诚自己的不足并主动追求发展。[7]

(三)改变课堂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是学与教的双边互动交流活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式。课堂要将学生置于学校教育的主体地位,现在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仅是教师。教学要突出现代学生学习的特征,注重现代学生的兴趣特点。教师要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具体的教学上,改变,一讲到底或毫无表情的说教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合作的进行学习,教学方法还要灵活多样,不仅只是讲授,还应该应用讨论、辩论、学生提问、分享、研究等方式,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进一步引导学生质疑,把思考、发现和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善于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真实的或类似的),引起学生的惊奇、疑惑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动机;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研究、独立思考及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情感空间和资源[8]。

(四)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中监控学生学习和进行课堂纪律管理

课堂管理和课堂教学的组织以及对学生课堂学习的监控是课堂教学和学习的有效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作业、展示等,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己教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随时要关注学生的听课状态,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式,教师要去主动了解学生不遵守纪律的原因,反思自己的教学,改变自己的教学,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一味指责学生,认为是学生的责任。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启发、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带领学生探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

总之,是否关注学生,这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之一[9]。地方高校课堂,教师的教学要有效地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不应该只关注知识本身,更多的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是否建设和提供了学生学习的社会心理环境资源。考虑到各种教学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带来的影响。对高校教师的评价更应该考虑教师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社会环境,让学生在大学课堂中更加愉快、高效、创造性学习。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