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情绪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2019-01-11陈蓓江苏南京市旭东中学
陈蓓(江苏南京市旭东中学)
一、元情绪的内涵
元情绪指的是个体对自我情绪的感知和评价,对自我情绪产生的原因、过程、结果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自我情绪的调控。自我情绪包括喜、怒、哀、惧怕等基本情绪及其衍生出的高级情绪等,元情绪表现为个体对其心理活动过程的全面认知并实施动态调控的过程。对于中学生而言,其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在行事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情绪化,因此,将元情绪应用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能够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感知过程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感知是元情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个体对自身情绪变化的认知,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导学生对自身情绪变化有一个明确的认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对于多数中学生而言,其认知能力相对有限,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情感训练过程,以逐步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发生情绪变化时能够清晰辨识不同的情绪感受,并从中了解不同情绪感受所包含的意义,然后回归到自身,理解自我的心理变化与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当情绪发生变化后,个体的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学生而言,导致其发生情绪变化的信息来源是复杂多样的,而在相对的复杂的信息中,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而这些因素则会产生驱动作用。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让学生对自身的情绪变化过程有一个明确认知,因外界信息源的干扰而出现负面情绪变化时,使学生能够明确认知整个情绪变化的原因以及与自身所产生行为之间的联系,将其看作是一种正常反应,在这一认知的基础上使学生冷静面对所发生的事情,切不可因外部不良信息的干扰而出现慌乱、迷失等行为。
三、评价过程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评价是元情绪过程的第二阶段,评价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意识层面的模糊情绪清晰化,然后将情绪信息转化为表情和语言信息。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完成对某种情感利弊的权衡,然后为其进行后期的情绪调解提供依据。例如,在中学阶段,受家庭背景、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处于长期的情感封闭状态,在与同学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阻碍,在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则会过度悲观。针对此类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导,帮助学生对自己所产生的这一情绪进行科学评价,使其认识到,在困难、挫折等外部因素影响下所产生的负面情绪,本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过度悲观则是一种妥协,这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会形成恶性循环,对自己后期的学习生活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这一层的意思后,然后明确后期的发展方向,即从闭塞的情绪状态中走出来,不能够被负面情绪所左右,然后做好下一阶段调整情绪的准备。
四、调节过程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情绪调节是元情绪过程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即在前期认知及评价的过程中,个体针对当前的情绪状态进行心理调整。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在对负面情绪正确认知及评价的基础上,学会科学的调整,然后使其心理处于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这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针对上述情感闭塞的学生,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其情绪状态进行科学评价后,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将自己心中的烦恼说出来,在此之后,学生的心理压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吐露心中烦闷,是最简单、最常见的心理调整方式之一。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作进一步的心理调整,具体而言,首先查找引发其不良心理状态的源头,如学习中解题方面遇到的困难,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围绕问题进一步深入学习所讲过的知识点,深入认识所学理论知识的内涵,然后回头再去分析所遇到的习题,引导学生按照严密的逻辑思维将问题一步步解答,在此之后学生的情绪必然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综上所述,元情绪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非常突出,教师要善于利用元情绪,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其情绪状态,并通过科学的调整,使其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不断提升其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