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唱生命

2019-01-11邹玉英

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年级) 2019年4期
关键词:杏林蜥蜴动植物

◎邹玉英

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第五组关于生命的文章,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也畅谈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是一篇歌唱生命的赞歌。这篇习作的范围很广,可以写人,可以写动物,还可以写植物。

如果写人,首先要从我们身边或各种媒体上找到一个演绎精彩生命的人。如课文《生命 生命》的作者是台湾作家杏林子。她12岁患类风湿关节炎,腿不能行,肩不能挑,手不能抬,头不能转,就是这样一个残障人士,数十年来坚持不懈,笔耕不止,著书四十多部,被誉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杏林子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样的人太难找了。其实,并非一定要找到像杏林子这样对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请看习作《运动场上的雄鹰》中的一个片段:

三号运动员是一个没有左臂的残疾人。由于起跑时太急太快,他一下子失去了平衡,重重地摔在地上。观众席上发出了遗憾的叹息声,大家都认为他会退出比赛。说时迟,那时快,猛然间,只见三号运动员右手一撑,左脚一踮,猛地站了起来,迅速地迈开双腿向前冲去,像一只起飞的雄鹰……顿时,观众席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短短的几句话中,用了“摔、撑、踮、站、迈、冲”等动词,把一个残障运动员热爱生命、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残障人士与正常人一起比赛,本来就是一个奇迹。观众的掌声,是对三号运动员的喝彩,更是对精彩生命的高歌!

总之,只要这个人能在逆境中让生命出彩,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样的人,只要去记忆中细细地搜寻,肯定找得到。

如果写动植物,除了自己亲眼看到的动植物以外,同学们还可以从报刊、书籍、电视、电影中了解许多动植物。可以把那些有关“生命”的动人故事作为素材。请看下面的素材:

主人在拆房子时发现了木板空心墙中一只被钉子穿身而过的蜥蜴。原来这是主人20年前挂结婚照片时钉的。可是令人吃惊的是这只蜥蜴还会动——它还活着。这是怎么回事呢?经过数天的观察,主人发现了秘密:原来这只蜥蜴的同伴每天都找来食物喂它,这一喂就是20年!

这个关于动物的素材,太令人震撼了。同学们看了以后一定能从中得到启示。

同学们可以从记忆的仓库里、口语交际课上的交流内容中,搜寻出几个感人的故事。写的时候可以采用“总述—分述—总结”的篇章结构。也就是先开一个头,然后并列写两三个小故事,注意详略得当,最后总结。如果只写其中一个故事也可以,那一定要细致地观察,抓住特点一步一步地进行描写。不管采用哪种结构,都要把自己对生命的认识、感悟、赞美融入其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此外,为了增强习作“歌唱生命”的厚重感,在习作中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如“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等。题目可根据内容来定,做到简洁、明了。

猜你喜欢

杏林蜥蜴动植物
动植物新视界
动植物为何能够预测天气
动植物御寒方法大比拼
蜥蜴
杏林组曲·蜀医经
杏林组曲·天使赞
杏林组曲·学子赋
杏林组曲·寻原曲
匹诺曹蜥蜴鼻子长
蜥蜴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