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19-01-10任燕

新课程·中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渗透教学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承载着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开始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跟上时代发展,将传统文化逐渐渗入到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不仅能锻炼语言与交际能力,还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人文素养,使之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教学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五千年的历史,需要一代代将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下去。因为语文的综合性较强,与各学科的联系也比较密切,所以在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下,将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落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逐渐将其渗入到课堂中。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中,教师要尊重小学生的特点与个体差异,设计出符合其真实需求的授课方案,使之更好地参与其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提升教学质量。

一、紧密联系教材内容,从中渗透传统文化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将知识硬生生地塞进学生的脑中,并没有顾及其真实意愿,使之产生了一种抵触的情绪。课堂气氛沉闷,小学生开始思想跑毛,不愿意与教师配合,教学质量并不理想,更无法渗透传统文化,使新课改成为一种形式。教师自身也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所以授课时只是单一地讲解了知识,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没有形成。教师应及时发思,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原来陈旧的授课方式,设计出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教学方案,使愿意参与其中。小学语文的教材是比较有限的,想要将传统文化更好地渗入其中,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与心血,发掘出其中的内涵,使之充分被利用。在每一个汉字中,都饱含着丰富的信息,具有特殊的意义,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教师可以将其合理利用,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将小学生课堂上需要认识的字进行归纳与总结,找到其中的共同点,然后从中加入适当的趣味性,以使之能在开心的状态下参与进来,感受传统文化的存在,同时更好地记忆了所学内容。教师在适当的时候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图片等形式,抓住学生短暂的注意力,使之感受到文字中的魅力,更多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然后顺势展示汉字的由来以及当时的背景,这给传统文化地渗透带来了机会。在识字的过程中,教师扩大了知识范围去渗透传统文化,学生也了解了更多与字有关的内容,从而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教师应注意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才能带有一定的感染力,无论在课堂中还是课下都能带来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的渗透。例如,在学习《金木水火土》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先观察文字,然后引导学生去认读。在识字教学时,教师给学生讲解“火”字时,可以让其与火焰、火苗联想到一起,然后在古人的使用当中,逐渐将其简化成了现在的字形。教师鼓励学生想想“水”字是如何演变来的,便很容易想到与水流动时的情景有关,加深了对汉字的理解并完成记忆。在字的演变过程当中,学生感受到了古人聪明才智,对中国文化肃然起敬,产生敬佩之情。教师通过“火”字,给学生讲述钻木取火的故事,使学生明白这种方式是很辛苦的,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成功,这种精神流传至今。在故事中,学生加深了对汉字的了解,而且也明白了每一个汉字,都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并为之自豪,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语文课堂在教师的带领下变得更加丰富,学生也愿意参与其中,并将传统文化轻松渗透,使之被不断传承,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在课堂氛围中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方法较为单一,不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使之感到了枯燥,并且对传统文化也没有重视起来,所以教学质量不佳。教师在授课时,过多要求学生背诵与默写,使之感受到一定压力,逐渐燃尽了热情,并且开始畏惧,倦怠的现象凸显出来。教师也感觉到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逐渐下降,而且整体状态开始滑落,因此应及时发思,找到问题的根源,并结合实际情況进行优化。小学生天性好动,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的行为,在沉闷的课堂气氛下,其兴趣逐渐丧失,所以开始出现交头接耳、思想跑毛等情况,甚至影响到了周围的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对学生强制性的要求也使之不愿意参与其中,出现了抵触与敷衍的现象,教学质量一直无法提升。在传统文化逐渐缺失的情况下,教师要肩负起新的责任,在教学中将其巧妙地渗透进来,并给学生营造出一个愉快的课堂气氛,使之学到了知识,也提升了文化素养,更愿意将其进行传承与发扬。教师可以结合书本中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到简短的几行字当中蕴含着庞大的信息,使之内心感到震撼,顺势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中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与作者形成共鸣,进入其中的情境,从而深入探索到更深层,使之综合能力得以锻炼。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加上古诗词的年代过于久远,教师应运用多媒体使之完全融入其中,更好地将知识牢记在心,提升了教学质量。在古诗词中,学生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存在,教师引导其与生活相联系,懂得如何去传承与发扬,同时学生也逐渐开始规范自身的行为,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的时候,诗中的美景在简短的四句中完美地体现出来,和现代的文章形成了鲜明对比。教师利用多媒体做辅助,播放诗中的壮丽美景,让学生感到震撼,对祖国产生了强烈的热爱之情,使传统文化渗透进去。教师接着先进行领读,让学生在听的时候感受到每一个字的韵味,然后再邀请其模仿朗读,并讲述古代私塾中,念诗时会出现摇晃头与身体的动作。鼓励学生也可以学着古人的方式去朗读,并播放古典音乐增加环境的真实性,使之充分感受到诗中美与作者的思想,提升了教学的质量。随着课程的不断加深,阅读内容也越来越多,教师可以在古诗词之外鼓励学生进行朗读,从中感受不同的传统文化形式,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可以选择让学生进行分组,加入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原来一成不变的课堂充满了新鲜感,使之愿意参与其中。例如,在《纸的发明》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每组阅读一个段落,并注意带着感情与节奏,安排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说说自身的想法,同时思考造纸术的优缺点,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升教学质量。学生面对这项发明联想到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纸,并且感受到了蔡伦对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坚持不懈地探索等,使传统文化深入其内心。

三、课外阅读中渗透传统文化

教师一直是围绕着书本进行讲授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之燃尽了热情,教学质量不佳,传统文化也不能很好地渗透进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注意反思,找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将其与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融合,使整个课堂都充满向上的气氛。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因为课堂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使之形成一定的主动性。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存在多种形式中,教师可以将其渗透到语文中的各方面,尤其是课外教学。阅读可以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能让其吸引更多的传统文化,使之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我国历史中出现了许多著名人物,还饱含众多的精华,学生需要利用更多课余时间去了解,从中受到熏陶,增长见识,同时还使之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身的行动当中,逐渐传承下去。除了利用课外时間进行阅读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传统节目,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手工或者社会活动,使之真切地感受到我国文化的所在,然后形成自身的人文素养,将其传承下去。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学生觉得语文生活多姿多彩,教师合理安排写作练习并引导其加入自身的情感,锻炼了语文能力。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也会逐渐将课外阅读中优美词句或手法迁移为自身技巧,更好地表达出心中所想,也使传统文化深入心中。无论是课外阅读还是真实的活动,都使学生爱上了语文,并愿意从中寻找更多的内容,给传统文化的渗透带来了众多机会。教师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新的知识,使之产生成就感,并愿意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逐渐约束了自身的行为,并互相感染,整个校园都充满了人文气息。例如,在端午节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了解吃粽子这个习俗的来历,并推荐适当的阅读内容并在课外时间完成,并简单写出读后感,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分享。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通过父母的帮助完成了任务,并且也知道了屈原这位历史人物及其事迹,同时明白了粽子在端午节的作用,懂得了传统节日都是有丰富内涵的。在端午节中学生知道了人们对屈原的思念,并且感受到了其不畏强权的人格,增长了知识,也在生活当中将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承。

总之,小学生的思想处在一个形成阶段,需要教师一定的引导才能健康成长,语文教师应从自身文化素养开始改进,起到模范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书本内容,设计出多样的授课方式并在其中巧妙地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焕然一新的课堂中,掌握了语文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受其感染,通过自身的行动使之在生活中不断被传承,有利于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也提升了全民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小波.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8(8):45.

[2]史倩.谈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神州,2018(32):107.

[3]房殊.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1):277-278.

[4]赵世方.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素质教育论坛,2017(11).

作者简介:任燕(1979—),女,汉族,籍贯安徽,本科,现任职于新疆克州阿克陶县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方面。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渗透教学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低碳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