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
2019-01-10杨鹏鲲
杨鹏鲲
【摘 要】城市拥有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其可以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载体。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意义重大,它与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前途都息息相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各国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理论;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D63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6-0031-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6.014
1 學习型城市的内涵研究
1.1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学习型城市的定义,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樊小伟认为,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充满着生机,在这里追求的不仅仅是发展还有进步,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模型。而且学习型城市定义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着很高的相似处,从其发展目标来看,都以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发展过程来说,都是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从结果来说,学习型城市最终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实施程度有着必然的联系。2000年杰出的管理学家张声雄教授指出:学习会作为生活的一种形式,校园作为它的一个活动地方,对于“教育阶段”和“工作阶段”是我们这一生都无法区分的,强调“终身教育”,同时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三者协调统一、地位平等,从而实现全员教育的开展。殷开明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定义是从它的理论分析出发的,他认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应该把经济发展作为指导,在实施终身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把开发劳动力的潜在能力和提高劳动素质作为基本的任务,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1.2 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对于学习型社会的定义,相对具有代表性的是1972年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引用R·巴克明斯特·富勒等人的观点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研究报告,该报告明确提出学习型社会“可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单位和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过程”。在该环境下 “不仅必须发展、丰富、增加中小学和大学,而且我们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让“每一个公民享有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在巴塞罗那组织的第一届国际学习型城市会议中,有报告认为,学习型城市应该是一个不仅可以为个人更能够为群体提供学习机会的地方,这种学习的机会不仅包括正规的机构,也可以有非正规的,在这里,人们除了学习知识、技能,还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增强城市凝聚力为目标。1990年著名的英国教育学家彼得·贾维斯(Peter Jarvis),在《国际成人及继续教育辞典》中提出,“在学习型社会中,提供所有社会成员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均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因此,每个人均得通过学习、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达成自我的实现。” 著名学者诺曼·朗沃茨(Norman Longworth)则是从人类环境优化的方面考虑,他觉得,学习型城市应利用和整合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环境结构,不断促进城市人民的潜在能力的开发,最终创造一个全民参与,充满活力,国民经济不断繁荣的人类环境。
2 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各个发展阶段
2.1 国内研究的现状
在中国,学习型城市的研究较西方国家要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20世纪90年代至2001年是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准备阶段,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1980年至2001年的论文发现大部分研究者把终身教育作为主要方面,对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少,主要有1997年谢国东和赖立合著的《构建学习社会》。其次,2002年到2004年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初探索时期,根据我国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显示,在这短短的几年内,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研究大幅增加,主要有由杨树雨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型企业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创建的研究”(2003),与此同时在党的十六大上又提出了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第三,从2005年到现在,这一时期是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而且这一阶段是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研究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论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
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分为两个阶段。首先,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建设的初期阶段,这一理论开始是由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家罗勃特·赫钦斯在他的《学习社会》中最先提出的,他所期望建立的社会是“所有全体成年男女,仅经常为他们提供定时定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以学习成长以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以此目的制定制度以及更以此制度促使目的的实现,从而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换以及成功的社会”。9 1980年布希尔(Boshier)提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概念,他认为我们应该把学习当成是每天的事情,而教育则被视为所有公民的潜在人权。10其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则是西方国家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的发展阶段。1995年,欧盟发表了《教与学:迈向学习型社会》一书。该书指出:人类正处在一个社会急剧变革,机会不断,充满各种可能的时期,建立学习型城市是历史的必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6年发表了《全民终身学习》的报告书,指出对于学习的机会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政府机关应制定有关的政策措施为其提供保障。1997年,美国的《国家学习:展望21世纪》报告书提出美国应该把经济发展与学习相结合,保证人人都有接受学习的权利,而且权利平等,而且我们还应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融进终身教育中。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在2000年9月的德国世博会(EXPO)上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知识、信息与人力发展”这一全球性的话题。国际成人学习周便从此拉开了帷幕。
3 学习型城市的意义研究
3.1 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进一步提出“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就需要我们建立健全“多力合一”的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型城市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有效渠道,有利于加快城市经济增长,是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城市的文明进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义归根到底还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对于这些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我们建设学习型城市,这是我们应对当今世界不断变化的经济文化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1年到2005年,我国先后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的促进我国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同时提出各城市应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在《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性的作用,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的提高,對于城市建设的管理的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起到服务的作用,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程度的提升,以及对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李全奎认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有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和谐。这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3.2 国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大爆发,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建设目前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的共同认识。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对本国与世界各国的竞争能力具有增强的作用,使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自身的学习视野不再局限在当地,而是放眼到世界各地。越南从2005年开始实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国家计划,到2011年由副总理直接领导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方案,以进一步促进越南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同时不断推动越南人民的终身学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阪就已经把终身学习作为它的重要战略措施,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更好地应对信息化、国际化的世界潮流,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而且还为此发布了《大阪终身学习规划》,鼓励公民自觉和互助学习。欧洲终身学习协会主席朗沃斯(Norman Longworth)认为,大都市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上各个级别的贫富差距、等级排斥,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把世界融为一体,促进世界各地的经济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世界的革新。OECD指出,人才的培养、知识的创新都离不开教育,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对于有效的学习培训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沟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
4 总结
学习型城市建设无论对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对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改善贫富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端人才,增强高科技技术的创新能力,促进民族的繁荣昌盛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樊小伟.可持续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及启示[J].成人教育,2014(7):12-14.
[2]张声雄,高志敏.学习型城市的发展愿景与发展目标研究[J].成人教育,2009(05).
[3]殷开明,高志敏.欧盟终身学习计划述评一一基于关照成人及其学习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6).
[4]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Globalization,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M].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8.
[5]Peter Jarvis.Globalization,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M].London Routledge,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