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德饮食熟语的跨文化浅析

2019-01-10薄丽媛

北方文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熟语饮食文化德语

薄丽媛

摘要: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其中熟语又是语言的浓缩和精华,充分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饮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拥有物质文化的内涵,也拥有精神文化的精髓。运用跨文化交际的理论,着重分析、比较中德饮食熟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以及其中反映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差异,将有助于中德两国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有利于双方的跨文化交流。

关键词:熟语;饮食文化;跨文化;德语

一、引言

人类饮食的历史是人类适应自然以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语言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其中,熟语又是语言的浓缩和精华,用简单明快的词语表达了人们的生活经验或某种看法。熟语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俗语、格言、歇后语等,充分反映出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高度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饮食熟语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将它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载体,更易于被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

二、中德饮食熟语的共同性特点

在表达同一语义时,不同语言存在着用词相同或相近之处,即表达形式相同或相似,这种无论从字面上还是从内涵上都表达相同或相近语义的熟语,我们称之为语义重合。首先,中德熟语有很多语义重合的熟语,体现了民以食为天的观点,强调了饮食的重要性。如开门七件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人生万事,吃饭第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锅里没米下等。德语中也有这样的熟语,如Man lebt nicht,um zu essen,sondern man isst,um zu leben.(人们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而吃饭是为了活着)。

其次,关于饮食,人们不仅要求物质生活上的温饱,同时也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中德熟语都提倡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如饭后百步走;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早餐像国王,午餐像平民,晚餐像乞丐。Essen und Trinken h?lt Leib und Seele zusammen.(吃好喝好,身心和好)。Kurz Abendbrot,macht lange Lebenszeit.(晚饭吃的少,增寿人不老)。Nach dem Mittag sitz ein Weilchen,nach dem Abendessen geh ein Meilchen.(午饭后坐着养神儿,晚饭后出门遛弯)。

再次,中德饮食熟语中的一些词都具有相似的隐喻。在中德的熟语中有很多相同的食物都表达了相似的意义,具有相似的隐喻,比如酒后吐真言,im Wein liegt Wahrheit;泡汤,ins Wasser fallen;火上浇油,?l ins Feuer gie?en。

三、中德饮食熟语差异性的特点

中德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现了典型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宏观上,整个人类文化有一定共性,但在微观上,各自的不同的思维、价值也造成了中德熟语语义的差异。首先,形异意似。指的是两种语言对同一客观事物或思想使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其字面义相异,内在的比喻义或引申义相同。例如形容新事物的发展迅速汉语用成语“雨后春笋”和德语用成语“wie Pilze aus dem Boden schie?en”。汉语用竹笋,原因在于中国盛产竹,而在德国雨水多的季节,蘑菇生长迅速。再如,Hunger macht rohe Bohnen sü?.(饥饿做出的糙豆也香甜)。德国有的农村喜欢吃菜豆,Gebackene Bohnen(烤菜豆)是一道美食,而糙豆则食之无味,不得已时用来充饥。同样的意思,汉语的熟语表示为:饿了吃糠甜如蜜。

其次,形似意异。指与同一中心词组成的熟语,中心词的字面义在两种语言中是相同的,但其内涵义十分不同。中国文化赋予“吃”这个字更多的意义,比如吃错药、吃不消、吃醋、吃小灶、吃老本、吃官司、吃闲饭、吃软饭、吃回扣、大锅饭、铁饭碗、吃一堑、长一智。中国是一种泛食主义,体现了杂糅的思想,什么都吃,易中天的《闲话中国人》里介绍了,用口表示人,家有几口人,用饭碗表示工作。而德国人对面包情有独钟,面包是日常饮食中的主食。德语中有大量和面包有关的熟语。如Eigenes Brot n?hrt am besten.(自己的面包最养人);ein hartes Brot sein(艰苦谋生);sein Brot verdienen(自己谋生,自食其力);anderer leute Brot essen(吃别人的饭,受雇于人);ein gutes Brot haben(生活宽裕)。

再次,独自特有的熟语。这类的熟语大多与历史事件、神话寓言和宗教信仰有关。这类熟语语义在两种不同的语言中往往是此有彼无,或彼有此无的。汉语中很多熟语来自古诗词,不为五斗米折腰、对酒当歌、把酒问青天等。中国人信仰佛教,因而“上帝”之类的词语绝对不会出现在中国的熟语中,而代之以与佛教有关的词语。如吃斋念佛。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德语中很多熟语来自古语和当地的风俗习惯,德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圣经》也是德语熟语的主要来源之一。比如Am Hungertuch nagen(饥饿难耐)源于宗教节日大斋节,约公元1000年时人们通过斋戒表达赎罪忏悔之意,每逢大斋节便会在祭坛上盖一块布,布上会绣有纪念斋戒的图案,到16世纪出现了短语“am Hunger n?hen”,人们认为“n?hen”(刺绣)后来极有可能被人为替换为“nagen(咬)”,也就演变成了现在的“Am Hungertuch nagen”。

四、中德饮食熟语具有共同性和差异特点的原因

根据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一书中的观点,在跨文化交际中,那些使文化之间相互区别,并给各文化的结构性整体以独特的轮廓特征的范畴为“结构特征”。首先,中德饮食熟语具有差异性是因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人自古以来大部分以农耕为主,所谓“面朝黄土背朝天”,通常以谷类为主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与自然和谐相处。德国人持征服自然的观点,是因为西方很多国家其祖先为狩猎民族,为了能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必须善于捕猎,富于进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饮食内容也以肉类为主。其次,宗教也对饮食熟语的差异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语言与宗教密切相关,特别是《圣经》对德国语言的影响很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用圣经中的故事及警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经过增删与斧削,传之后世,成为熟语。比如,Verbotene Früchte sind sü?.(禁果味甜。)“禁果”就来源于《圣经》。

五、小结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万里不同食”。中德两国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思维方式造就了各自饮食的文化。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对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只有通过对比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才会真实的展现事物的本质,也只有当确切地掌握事物之间的差异性,才会更深刻地认识“彼”与“此”,才会更好的指导实践。通过熟语来研究中德的饮食文化,将有助于中德两国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有利于双方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马勒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承华.文化与人格——中西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3]许震民.汉德熟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4]许震民.德语谚语词典(德汉对照)[M].北京: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5]易中天.闲话中国人[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熟语饮食文化德语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
哲学“专业德语”教学研究初探
浅析熟语认知机制的分类——以中韩熟语为例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