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来支付的科技助力

2019-01-10沈臻懿

检察风云 2019年24期
关键词:购物者无感虹膜

沈臻懿

当车辆进出拥有“无感技术”的停车场、加油站或者洗车店时,只需要驶入特定的区域,摄像探头即可利用图像扫描技术对车辆的牌号进行自动识别,并通过车主此前绑定的支付工具进行自动扣费

自人类步入文明社会以来,无论是原始的“以物易物”,还是演进后的“货币交易”,人们的社会生活就一直离不开支付这一金融活动。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交易活动中,国人的支付方式往往与科技更迭紧密联系。不知从何时起,我们的实物钱包、现金已几乎很少出现于日常生活领域,取而代之的,基本都是手机扫码支付。但不断更新的科学技术,还将令未来支付方式发生各种新的变化:诸如不刷手机不排队的“秒付”技术、用“光”就可实现支付的未来新技术、“眨眨眼”便可完成的安全支付技术等,已然纷纷问世。

支付这一金融交换方式,已经深深烙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年轮上。从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实物货币——贝币,到金银贵金属货币的兴起,再到第一张纸质货币的问世——交子,直至演变为如今的扫码支付。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这些支付方式的更迭过程中,其变革周期也变得越来越短暂。手机支付这一风靡当下的支付方式,仅仅只是近几年间才刚刚兴起。但随着各类科技的飞速更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手机支付时代也将退出我们的生活,取而代之的,则是各类科技助力下的未来支付新方式。

不刷手机不排队的“秒付”技术

当前,移动支付的迅猛发展,使得智能手机牢牢占据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各领域,甚至不少人已经记不清自己上一次使用现金是什么时候了。手机支付在带给我们极大便利的同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情形——一旦智能手机没电,原先的各种便利可能立马带来无限烦恼。所幸,有一种不需要手机、不需要刷卡,也不需要现金,且能在毫秒之间完成支付的未来技术,正悄然向人们走来……

我们在行车出行时,都会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无论是停车付费时的烦琐,还是排队等待时的心焦,无疑都令人颇为头疼。但这些糟心事,可能都将随着未来“秒付”技术在行车出行领域的普及而烟消云散。这一名为“无感支付”的新技术,其运行基础取决于每一物体、物品自身唯一的特征。“无感支付”只需通过图像扫描,或者生物识别等手段,即可完成支付活动。

当车辆进出拥有“无感技术”的停车场、加油站或者洗车店时,只需要驶入特定的区域,摄像探头即可利用图像扫描技术对车辆的牌号进行自动识别,并通过车主此前绑定的支付工具来进行自动扣费。在此过程中,驾车人不需要停车,不需要排队,也不需要掏出现金,甚至连手机都不需要扫一扫,便可实现“秒进秒出”。相对于目前每辆车辆进出停车场付费平均所需的半分钟左右时间,“无感支付”直接可以将这一过程压缩至2秒钟以内,真正实现了“秒付”。

此外,这一“无感支付”的“秒付”技术,还与颇具科幻感的无人大卖场擦出了“火花”。在“无感支付”技术的助力下,购物者便可放心大胆地在无人大卖场中“拿了就走”。当然,在“无感支付”技术的辞典中,并没有顺手牵羊这一说。购物者通过“刷脸”这一生物识别方式进入无人大卖场后,终端系统就会利用货品识别与追踪技术,来识别购物者选购的商品。同时,“无感支付”技术还会综合购物者的行为活动,对其结算意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当购物者选购好了所需货品,经智能闸门离开无人大卖场时,“无感支付”便可在刹那间完成支付结账,从而让购物者“走了便付”。这一未来支付技术的介入,不仅大为节省了购物者结账的时间,还能为购物者提供更为良好、舒适的消费体验。

用“光”来实现支付的未来技术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看到有人的手机闪光灯闪烁了几次,可能并不是因为他在拍照,或许他此刻正在做的,是用“灯光闪烁”来完成购物支付。用“光”来进行交易支付,这听上去似乎过于玄幻,但这一黑科技实实在在已经诞生。简单来说,该未来支付方式可以利用手机闪光灯的特定闪烁频率来传输验证码,以取代传统的二维码扫码,从而实现轻松一闪,即可支付完成。

不过,虽然都是借助于“光”来实现支付黑科技,但不同研究团队研发出的产品模式不尽相同,主要形成了“光闪付”与“光子支付”两种未来支付技术。

就“光闪付”技术来说,需要商家配置专门的“光闪付”终端设备,消费者则需要在智能手机加装“光闪付”APP应用。通过手机摄像头读取终端设备发出的光信号后,消费者即可完成交易支付活动。

“光子支付”同样是一种利用“光”来实现交易的未来支付技术。但与“光闪付”不同的是,其在以光作为支付媒介的基础上,利用智能手机与具有光子感应功能的线下支付设备,共同实现这一移动支付新方式。线下支付设备根据光闪烁的频率,能够对支付者身份进行解析,并完成支付交易信息的传输、鉴别与验证。

通俗而言,“光闪付”与“光子支付”都需要通过手机摄像头来读取或者释放出光信号。但两者之間的区别,有点类似于当前二维码扫码支付技术中的消费者主动扫码与消费者被动扫描之间的差异。不过,这两种新技术对于硬件条件的要求均较高。“光闪付”需要有配套的终端设备加以支持;“光子支付”则需要对现有POS机等进行更新换代,并加装光子感应器模块,从而感应智能手机闪光灯发出的特定频率闪烁。

相比于现有交易支付技术中的二维码容易被“偷梁换柱”,NFC支付存在非接触式盗刷等漏洞,利用“光”来完成支付,显然更为安全、可靠。尤其让人觉得倍感放心的是,相比于当下大部分的交付支付技术对于移动网络的依赖,“光子支付”甚至根本就不需要网络,且对于支付环境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支付过程中的网络环境,有可能会对交易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在不需要网络环境介入的前提下,“光子支付”的安全性显然也将更高。

“眨眨眼”就可完成的安全支付技术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携带现金支付,可能会存在钱包丢失的隐患;如果我们使用信用卡支付,可能会面临盗刷风险……面对这些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研究人员在兜了个大圈后,最终将未来安全支付技术的关键对焦在了人体自身。如此支付技术的好处在于,由于我们不再需要额外的支付媒介,就不用担心钱包、卡片的丢失;换用个体生物特性来识别支付,则直接堵住了盗刷、盗用支付的漏洞。

我们的眼球中,有着一种由结缔组织沟通,并含平滑肌、血管和色素的扁圆环形薄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虹膜。由于每个人的虹膜都具有独一无二性,且所处眼球位置固定,难以被复制,不易受干扰,其稳定性和造假的难度甚至还要超出目前我们所熟知的指纹或者人脸识别等,因此能够对支付安全性的提升起到很大的帮助。

如果虹膜支付技术得以推广应用,那么可能在往后的日子里,人们只需要眨眨眼睛,交易支付即可完成。不过,在首次“眨眼”前,消费者需要拍摄一张能清晰反映出虹膜纹理的图像,并提取出对应的虹膜特征,以便用来数据建模。在完成这一基础性工作后,消费者每次只需要目视虹膜识别系统进行身份信息验证,眨眼间即可实现交易“秒付”!除此之外,基于虹膜支付技术的应用,其还可以全面替代现有不少金融业务中的身份证件验证、指纹验证、签名验证等用户识别手段。

这种安全、便捷且快速的支付技术,还可以集成于移动支付之上。只需在智能手机上加装一款虹膜支付APP,消费者就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前置摄像头中的红外设备,来对自己的虹膜进行录入,以完成建模。当消费者需要进行缴费支付时,打开专门的APP,目视手机屏幕中显示的扫描框眨眨眼睛,以便系统完成虹膜特征的匹配,即可轻松完成交易支付。

“光子支付”是在以光为支付媒介的基础上,利用智能手机与具有光子感应功能的线下支付设备,共同实现的移动支付新方式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购物者无感虹膜
双眼虹膜劈裂症一例
来翠园体验无感加油
北京P+R停车场无感支付方案探讨
金溢科技加速助推ETC无感加油
四大行纷纷推出无感支付产品
超市布局让人变胖
“刷眼”如何开启孩子回家之门
一线城市电商增长瓶颈
虹膜识别技术在公安领域中的应用思考
基于Hough变换的快速虹膜识别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