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茵梦湖》三个中译本探究译者主体性

2019-01-10罗曼

北方文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斯坦纳乔治

罗曼

摘要:本文以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德国诗意现实主义作家施托姆的代表作《茵梦湖》的中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译者是如何调动译者主体性,将阐释学“翻译即理解”的基本观点渗入到“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具体步骤中的。

关键词: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茵梦湖

早在1916年,之盎就翻译了《茵梦湖》,此后,《茵梦湖》被多次翻译,迄今为止其中译本至少有二十二种。本文选取郭沫若、巴金、杨武能的译本作为语料,运用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理论对比分析《茵梦湖》的三个中译本,以期探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

一、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与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可以理解为,译者首先选择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译本,然后充分发挥译者主体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文学鉴赏、审美判断、想象创造等能力,结合源文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顺利地构建作品的真实意义。[1]

斯坦纳把翻译过程在“阐释运作”的基础上划分为“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信赖”指译者在选择文本时始终抱有源文言之有物、具有翻译价值这一信念;“侵入”指译者对源文进行理解,并提取文本的深层含义;“侵入”指译者对文本含义的“吸收”,并借助翻译策略进行表达;“补偿”指译者借助脚注、修辞等达到源文和译文之间的意义平衡。由此可知,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的每一步都体现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

二、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下的《茵梦湖》译本中的译者主体性

(一)信赖

译者的翻译活动基于对译本的选择。根据乔治·斯坦纳的观点,“信赖”即译者相信他选择的翻译文本是具有文学意义以及可翻译性的。

在译本《茵梦湖》的引序中,郭沫若详细介绍了施托姆的生平及其作品的独特风格。他称赞施托姆“所作小说,流丽真挚,莫不一往情深。”,特别是《茵梦湖》一作,“尤脍炙口人云”。[2]1施托姆小说所营造的浪漫主义氛围,正是郭沫若等中国“五四”以后一代作家所模写和寻找的。在战火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中,施托姆清丽浪漫的文字风格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慰籍,情感得到张揚。

巴金在《迟开的蔷薇》后记中写到“对一些劳瘁的心灵,这清丽的文笔,简朴的结构,纯真的感情也许可以给少许安慰吧。”[7]4由此可见,施托姆的文字对于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艰难生存的人们宛如一股清泉,净化安抚着他们的灵魂。

在杨武能看来,施托姆是“五四”以来最受大众喜爱、最富影响力的外国作家之一。杨武能对施托姆作品的艺术成就也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的语言像一阵轻雾似的,具有凄清柔美的艺术风格。

显而易见,郭沫若、巴金和杨武能都认为向中国读者翻译《茵梦湖》是有时代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因此“信赖”也就随之建立起来了。

(二)侵入

侵入是翻译过程中的理解阶段。在乔治·斯坦纳看来,这一阶段是译者对源文的“入侵、榨取、占为己有”。在这一阶段,译者不仅要以读者的身份来解读作品,还要以阐释者的身份发掘文本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作用。正是由于不同译者具有不同的解读方式和鉴赏评判,造成了对源文的“侵入”,从而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源文:Er sagte,“nun lassen wir ihn so bald nicht wieder los.Er ist so lange drau?en gewesen;wir wollen ihn wieder heimisch machen.Schau nur,wie fremd und vornehm er aussehen worden ist.”[5]17

郭沫若译本:他随手将她双手亲热地握过来。说道:“我们得他再享些家庭乐趣。你看他拘拘束束的简直同个外人一样!”[2]61

巴金译本:他亲热地把她纤柔的小手捏在自己手里。“现在他在我们这儿了,”他说,“我们不会让他就走。他在外面待得太久了,我们要叫他再过一过家乡的生活。你只看,他的样子多么像外乡人,样子多么高雅。”[3]123

杨武能译本:他温柔地握着妻子的小手说:“咱们不会马上放他走的。他在外面流浪得太久了,咱们要让他重新习惯自己的故乡。你瞧,模样这么高雅,简直让人认不出来喽。”[4]93

源文此处是莱因哈德与伊丽莎白重逢的场景。伊丽莎白是莱因哈德少年时爱慕的姑娘,如今却以埃里希妻子的身份出现在他的面前,家乡的物是人非使莱因哈尔产生了陌生感和疏离感,郭沫若正是扑捉到了人物这一心理状态,将“fremd und vornehm”翻译为“拘拘束束的”,融入了译者自己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侧重于对莱因哈德心理活动的表达。而巴金和杨武能倾向于源文的表达方式,将“fremd und vornehm”译为“多么像外乡人”、“这么高雅”、“简直让人认不出来喽”。相比于郭沫若的译文,这种翻译策略侧重于体现埃里希微妙的心理:此时的埃里希拥有金钱、地位、权利包括伊丽莎白,面对从外地归来的昔日好友及情敌,他十分热情地希望莱因哈德多享受些家乡的温暖,同时也对自己通过智慧和勇气所得到的一切感到骄傲和一丝得意。由此可见,面对相同的源文,不同的译者会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意味和情感,正是对源文的不同解读构成了对源文的侵入,同时也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在对Immensee书名的翻译上,体现了译者作为阐释者对文本美学意蕴的挖掘。第一个将小说题目Immensee译成《茵梦湖》的译者是郭沫若。“茵”字原意为垫褥,在“绿草如茵”一词具有嫩草破土而生的意味,呈现给读者清新静谧的画面,在这里与“梦”字相连,朦胧的湖景诗意立显,仿佛看到一位略带忧伤的女子站立于湖畔。郭沫若的译法最准确地贴合了作者的意图,体现出了作者在小说中想要表达的女性魅力和梦幻色彩,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杨武能也曾在文章中认可“茵梦湖”这个题目所带给读者的诗意联想,与原作的语言风格相呼应,因此他也延用了“茵梦湖”这一译名。巴金将Immensee直译为《蜂湖》。Immen一词可以追溯到古德语词imbi,可译为蜂群或蜜蜂,See翻译为汉语中的“湖”。这样的直译只有“蜜蜂鸣于湖面”这一景象,与原文想要表现的意境没有直接关系,且缺乏美学上的魅力。

(三)吸收

在译者对源文理解过后,便进入到了“吸收”阶段,即译者理解源文后的表达阶段。在这一步骤,译者要完成用目的语完整地呈现源文的所有信息。译者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此来消除读者对不同语言背后陌生历史文化的理解障碍。根据斯坦纳的观点,“吸收”主要采取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6]

源文:“Alle um mich herum,ihr jungen V?gel!”[5]

郭沫若译本:“大家都围着我来,年轻的孩子们!”[2]15

巴金译本:“你们这些小鸟儿,大家都来围住我!”[3]105

杨武能译本:“你们全给我过来,孩子们”[4]61

“V?gel”(小鸟)在德国文化中是长者对孩子的爱称。巴金将源文中的“V?gel”直译为“小鸟”,在这里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在不给读者造成理解障碍的前提下,保留了中西文化这一差异,将读者带入到外国情境中。这一具有戏谑意味的称呼突出了原文的语言色彩,可以使读者在阅读中了解西方的文化和语言习惯,为译文读者保留了异国情调。同时,长辈用“小鸟”招呼孩子们,呼应了大伙儿在森林中采草莓时热闹欢快的气氛。

(四)补偿

译者在使用翻译策略时,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添加或删除源文中的信息,导致源文与译文不平衡的现象。为了弥补译文信息的缺失,寻求源文与译文各方面的对等,补偿是必不可少的一步。[8]

在施托姆的作品中,北德民歌、民谣和民间传说常作为人物情感的载体出现,用于传述特殊的情感。如果译入语读者对德国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就无法理解歌谣传说的微妙作用。在巴金和杨武能的译本中,两人都有意识地使用了添加注释和篇末附录的方法来补偿文化差异给译文带来的损失。

源文:Er nahm ein anderes Blatt:“Ich stand auf hohen Bergen…”[5]22

巴金译:他又拿起另一页:“我站在高山上……”(注:这是一首古老的民歌,有各种的标题,如《女尼》《年轻伯爵的歌》等等,内容是:一个美丽的贫家姑娘,不能如愿嫁给所爱的年轻伯爵,于是在修道院里度过一生。)[3]126

杨武能译:他抽出另一页念到:“我站在高高的山上……”(注:这首古老的民歌名为《修女》,讲一位贫苦女子不能嫁给自己心爱的伯爵,便在修道院中度过终生。)[4]98

脚注在这里发挥了桥梁的作用。目标语读者通过脚注进一步理解了这首诗所隐含的主人公的思想情感。莱因哈德和伊丽莎白借此诗互相表白自己的心意,诗歌中贫家姑娘的爱情悲剧暗示了他们错失的爱情。文外补充式解释充分地补偿了源文意義在翻译过程中形成的缺失,为东方读者接受西方文化做了铺垫。

参考文献:

[1]夏天.斯坦纳阐释运作理论的应用:问题与方法[J].外语研究,2009(3):81-87.

[2]郭沫若.茵梦湖[M].上海:羣海社,1935.

[3]巴金.茵梦湖[M].北京: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4.

[4]杨武能.茵梦湖[M].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

[5] Storm,Theodor.Immensee und andere Novellen[M].Stuttgart:Philipp Jun,1979.

[6]陈菁.乔治·斯坦纳翻译四步骤下的译者主体性——以《黑猫》两个中译本为例[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 (3):27-30.

[7]巴金.迟开的蔷薇[M].上海:文化生活丛刊,1942.

[8]卢峰.浅析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J].文教资料,2011:134-136.

猜你喜欢

斯坦纳乔治
欧拉线的逆斯坦纳点性质初探
你知道血型是如何被发现的吗
吓人的成绩单
乔治的宇宙大爆炸
斯坦纳定理的证明及应用
游乐场(上)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Faster Approximation for Rectilinear Bottleneck Steiner Tree Problem
舒曼钢琴携斯坦纳亮相2014美国NAMM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