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庭坚《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体裁辨析

2019-01-10黄金菊

北方文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次韵黄庭坚体裁

黄金菊

摘要:黄庭坚《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中,两首七绝恰能按序组合成一首叶下平七阳韵、首句入韵、格律严整、对仗精当之七律。本文从交际诗达意的完整性、元祐诗人次韵的原则性、诗题被篡改的可能性和古人竖行书写的特殊性四个方面来探讨了本诗的体裁,认为它实乃一首七律。

关键词:黄庭坚;次韵;体裁;二首

黄庭坚《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如下:

槐催举子著花黄,来食邯郸道上粱。

便欲扫床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

千头剖蚌明珠熟,百尺垂丝鲙缕长。

柳下石门君有此,可能冲热厌清凉?

其诗虽名为“二首”,却能顺序组成一首叶下平七阳韵、首句入韵、韵脚为“黄、粱、光、长、凉”的七律。若视其为一首七律,不但平仄与“粘”“对”完全合辙,且颔联与颈联对仗沉稳精当,属于严对。考日本五山版《山谷诗集注》,此诗诗题亦含“二首”一词,可见其自宋迄今一直被认为是两首七绝。

两首同题七绝恰好可以组成一首七律,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本文从交际诗达意的完整性、元祐诗人次韵的原则性、诗题被篡改的可能性和古人竖行书写的特殊性四个方面来探讨了本诗的体裁,认为它实乃一首七律。

一、诗意的起承转合

黄庭坚此诗作于元祐二年(1087)盛夏,此年夏秋之交,诗人担任武成宫别头试考官,锁院工作。徐文将及其首唱诗已无从考证,但据诗意,可知徐文将乃一名进京应试之举子,抵达京城后,他投诗拜谒参与科考工作的黄庭坚。黄庭坚面对“行卷”,自当有礼有节予以酬答,故诗中用语客套中有生疏之感。

本诗首句化用俗谚“槐花黄,举子忙”,引入彼此讨论的科考主题,第二句表达诗人对科考的态度——功名之路,一梦黄粱。颔联云“便欲扫床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盖徐文将在首唱诗中提出过拜谒请求,而黄庭坚因锁院已无法接受,故只能委婉拒绝。他用“便欲”二字传递出毫不迟疑的欢迎之情,并表达了一种隆重而高雅的待客方式——打扫房间,擦拭床榻,手持代表着文人风度的麈尾以备彻夜扺掌而谈。可是,紧接着他又抱歉地谈到:“我担心家中夜里暑热,造成您身体不适。”若按本诗为两首七绝,那么,此处便为第一首之结尾。

可是,次韵诗具有很强的交际属性,本诗甚至充当了书简功能。然本诗首两句甫一涉及二人酬答之科考主题,后两句继而谈到自己有心而不便待客,诗歌竟戛然而止。若视此为一首完整之诗,则其所表达之诗意含混不明,且结尾拒绝突兀,礼节不周。更不可忽视的是,“便欲”“正愁”一对偏正动词包含极强烈的律动感,仿佛一辆汽车正好全速发动,而令人不适的是,汽车在发动之后瞬间停止了。

如果把接下来的四句诗读下去,阅读过程中突兀的终止感便会释然。面对徐文将可能产生的无法面谒考官的失望,黄庭坚预先对其做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解慰。他用意象精美的一联诗赞美了徐文将在家乡的生活:“千头剖蚌明珠熟,百尺垂丝鲙缕长。”再反问道:“徐君您拥有如此风雅富足的生活,又何必在这酷热之中为虚幻的功名而到我的陋室忍受‘吴牛喘月之苦呢?”暂且不论这是黄庭坚对徐文将布衣生活的真诚羡慕,又或者是提前对其万一落第的善意宽慰(查元祐三年省试,徐文将的确并未中进士)。总之,句意顺势而下,四联诗起承转合圆满结束,准确地表达出了作为秋闱考官黄庭坚面对热切盼望中举的书生投诗拜谒时应有的温煦关切和冷静解慰。

反之,若视本诗为两首独立之绝句,则不但其第一首结尾唐突,达义不明,第二首亦陷入反问无由之境地。其“可能冲热厌清凉”之问本与“正愁喘月似灯光”呼应,呼应点“热”,并一语双关,既谓酷暑之热,又暗喻名利争夺之热。而若视八句诗为两个独立文本,则显然割裂甚至消解了这份意味深长的巧妙呼应。

因此,从诗意的完整角度来看,这八句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二、宋人的次韵原则

刘攽《中山诗话》云:“唐诗庚和,有次韵,先后无易。有依韵,同在一韵。有用韵,用彼韵不必次。”可见唐人作次韵诗,便有“先后无易”之法则。王力《汉语诗律学》云:“宋代以后,和诗就差不多总要依照原韵,叫做次韵或步韵,……这样,和诗的人就变了被限韵脚了。”

何谓次韵?以黄庭坚与苏轼在元祐二年的双井茶赠答之次韵为例,黄庭坚首唱《双井茶送子瞻》(第137页),韵脚依次为“书、珠、如、湖”。苏轼次韵其诗致谢,作《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韵脚亦依次为“书、珠、如、湖”。黄庭坚收到苏轼答谢,再作《和答子瞻》,苏轼亦礼尚往来,再次答和黄庭坚作《次韵黄鲁直赤目》。兴致不减的黄庭坚竟再作两首诗回应苏轼,一曰《子瞻以子夏丘明见戏聊复戏答》,一曰《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考苏、黄此次次韵酬答,共有诗六首,六诗之韵脚皆依次为黄庭坚首唱诗之韵脚“书、珠、如、湖”,严格符合刘攽所谓韵脚“先后无易”之原则,亦即王力所谓“被限制韵脚”。而且,黄庭坚或偏爱此韵脚,或致敬苏轼,其后又以此韵赠茶予孔常父,作《以双井茶送孔常父》,孔常父次韵酬答,黄庭坚再作《常父答诗有煎点径须烦绿珠之句复次韵戏答》,黄、孔二人三首酬答诗作,韵脚亦均依次为“书、珠、如、湖”。这一场围绕“书、珠、如、湖”韵脚的三人九诗两场次韵活动,其韵脚整饬如此,宋代士大夫元祐年间次韵作诗原则可见一斑。

考《山谷诗集注》所有次韵组诗,除《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外,若每诗之韵脚为同一韵部(古诗中的相邻韵部亦作此看),则每一首诗皆韵脚相同,完全符合“先后无易”之原则,如《次韵王稚川客舍二首》,两诗韵脚皆依次为“多、歌”;又如《次韵刘景文等邺王台见思五首》,五诗韵脚皆依次为“城、明、聲、情”。这种次韵方式,可以理解为酬答方以首唱诗为蓝本,倍数复制了相同体裁、相同韵脚的诗歌两首或以上。而若次韵组诗中几首诗韵部不同,则当是首唱方作出两首以上各叶其韵之诗作,引起酬答方悉数次韵,如《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二首》,其诗一叶下平十三覃韵,诗二叶上平八齐韵。

以此推理,元祐二年之夏,徐文将根本就不曾首唱一首叶下平七阳韵之七绝,引起黄庭坚次韵本文所讨论之“二首”七绝。何以见得?若徐文将首唱一首叶下平七阳韵之七绝,其或者首句入韵,韵脚为“黄、粱、光”,或者首句不入韵,韵脚为“长、凉”。按照宋人次韵原则,黄庭坚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用韵情况作两首同韵脚七绝,而断不能做出这样韵脚杂乱无章的诗作。按照《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之韵脚,徐文将的首唱诗只能是一首叶下平七阳韵,首句入韵,韵脚依次为“黄、粱、光、长、凉”的七律。那么,《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正是黄庭坚次韵这首七律的酬答之作。

三、文献的流传讹误

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之所以产生,关键之处乃在于《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诗题中“二首”一词。此“二首”一词,能否绝对证明目前所见这四联八句五十六字一定是两首七绝而不能是一首七律?

邵雍《伤二舍弟无疾而化》颇有知名度:“手足情深不可忘,割心犹未比其伤。急难畴昔尔相济,终鲜如今我遂当。韡鞾棣开无并蕚,邕邕鴈去破初行。自兹明月清风夜,?索东篱看断膓。”其实,邵雍当时以此题作了两首诗。这两首同题诗,却在不同的版本中,题目分别为《伤二舍弟无疾而化》和《伤二舍弟无疾而化二首》。关于题中“二首”一词,《邵雍全集》在本诗后出校记,曰四库丛刊缩印明成化刊本《伊川击壤集》和明万历丙午年徐必达编《邵子全集》之《伊川击壤集》中,诗题“化”后俱有小字“二首”一词。《全宋诗》则未作过多解释从其有,“二首”一词字号为小字。

《伊川击壤集》点校说明云:“《伊川击壤集》自元本以下变化不大,应该说出自一个共同的祖本,这个祖本当为邵雍晚年定稿、经邵伯温晚年刊行的二十卷本。”而山谷诗集最早被洪炎整理编集在建炎二年(1128),距离诗人逝世已二十四年,距离《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写作已四十一年。山谷诗集之成型,非如邵雍之《伊川击壤集》在作者生前便定稿,后经作者之子一气编成,而是内集、外集、补集和外集补卷历时生成,颇有波折。邵雍之名作,诗题中尚且有“二首”存疑之惑,况山谷之作品乎?

黄宝华云:“今(《山谷诗集注》)传世的内集目次,已非洪本之旧。”此言非空穴来风。《山谷诗集注》中录有一组诗题为《寄上叔父夷仲三首》之组诗,目录所附黄?《山谷年谱》云:“张方回家本前一篇题云《寄上叔父夷仲》,后二篇题云《叔父夷仲入奏,近寄此诗,用前韵》。今以蜀中题名考之,廉奉使在元祐元年八月,而三年正月除右司郎中,则入奏盖在二年之冬也。此诗第一篇因后诗同见于此。”由此可见,黄庭坚《寄上叔父夷仲三首》,其詩题乃为整理者加上“三首”一词,且删除了另外两首之原诗题。那么,黄庭坚传世作品中,诗题里的“二首”“三首”存在整理者擅自增减的情况,不言自明。

顺便一提的是,目前所见黄庭坚手书之《华严疏》(张传旭编:《中国书法家全集·黄庭坚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其帖最后一句为“可持此字去,有能以百千助缘事者与之”,清晰可见“千”字最后一笔竖划垂直、纤长,造成“千”字在一个竖列中,需占据约两个汉字之位置。此帖书于元祐五年(1090),距《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书写仅三年。因此,本诗诗题中出现“二首”一词,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元祐二年之夏,黄庭坚作诗酬答徐文将,在书写完“便欲扫床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后,尽管笺纸上还留有些许空白,但考虑到“千头剖蚌明珠熟”中“千”字所要占用的位置,作为书法家的他为了不损笔势,便另起一行书写这首诗之后的四句。后人整理此诗,照搬其间距,甚或扩大其间距,最后以讹传讹,某一刻写整理环节有人加上“二首”一词。

既然《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诗题中的“二首”一词是否为作者本人所写,其商榷余地颇大。那么,以此来判定严格符合七律体裁要求的一首诗为两首绝句,是为牵强。

参考文献:

[1][宋]黄庭坚著.任渊等注.山谷诗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宋]苏轼著.[清]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宋]邵雍著,郭彧等点校.邵雍全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4]《域外汉籍珍本文库》编纂出版委员会 编.日本五山版汉籍善本集刊[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何文焕编.历代诗话[M].中华书局,1981.

[6]王力.汉语诗律学[M].中华书局,2015.

[7]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主持编纂.全宋诗[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张传旭编.中国书法家全集·黄庭坚卷[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次韵黄庭坚体裁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黄庭坚书论(上)
黄庭坚论书85则(中)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
宋代次韵诗现象初探
点绛唇 次韵晓雨《答苏友岚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