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次韵诗现象初探

2015-02-16杨雪梅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次韵苏辙黄庭坚

杨雪梅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宋代次韵诗现象初探

杨雪梅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宋代诗坛,唱和之风盛行,其中次韵现象尤多。次韵诗的来源众说不一,一般采用元、白首创的说法,中唐元、白唱和活动出现后,次韵诗作为一种诗歌的创作形式受到越来越多诗人的青睐。宋代的次韵之风其盛行,故内容题材丰富,包括感情的沟通交流、抒怀言志、风雅酬和等。次韵诗的盛行丰富了诗歌的创作形式,推动了宋代诗坛以及词坛的发展,同时更为后人研究文学史提供了真实丰富的史料。

宋诗; 次韵诗;类型;价值

次韵诗作为唱和诗的一个支流,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一种独特而又普遍的形式。虽然次韵诗的由来说法不一,但基本成形于唐代,中唐以前,唱和诗歌以和意为主,到中唐以后,开始注意和韵,更以和韵中的次韵为主。到了宋代诗坛,次韵之风更加盛行,宋代的诗人留下了大量的次韵诗作。探讨宋代诗坛的次韵现象,对于研究宋代诗歌以及中国传统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次韵诗渊源初探

关于次韵的来历,自古以来争论不断,但现在一般采用的是元、白首创的说法。赵翼在《瓯北诗话》中写到:“古来但有和诗,无和韵。唐人有和韵,尚无次韵,次韵实自元、白始。”[2]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古人酬唱不次韵,此风始盛于元、白、皮、陆,而本朝诸贤乃以此而斗工,遂至往复有八九和者。”[3]元稹在《上令狐相公诗启》中提到了自己与白居易之间的次韵活动,他指出“小生自审不能有以过之,往往戏排旧韵,别创新词,名为次韵相酬,盖欲以难相挑耳。”[4]这里的“旧韵”是指白居易原诗的韵,元稹以白居易的诗为韵,作了新诗唱和。元稹和白居易经常互相次韵来酬唱,通过切磋诗艺,他们的感情也越发深厚。关于次韵的起源,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次韵诗始于卢纶和李瑞的酬唱活动。通过查询可知,李瑞曾作《野寺病居喜卢纶见访》,之后卢纶作《酬李瑞野寺病居见寄》来次韵唱和李瑞的诗卢纶和李益之间也有次韵酬唱之作。但是从次韵唱和的意识和依韵酬唱诗的数量质量上及影响来看,文人之间次韵唱和的活动的确立还是由元、白肇始,特别是“次韵”这一概念的命名是元稹首创。

二、宋诗中的次韵诗题材的分类

次韵诗在唐以前并未完全成形,特别中唐元白唱和活动出现后,次韵诗作为一种诗体受到越来越多诗人的青睐,如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等。这种诗歌创作方式虽然在唐以后的五代十国没能得以继续流行。但是到北宋,这一诗歌创作手法又得以复苏繁荣。宋代诗歌的次韵现象蔚然成风,宋代的很多大诗人都很喜欢次韵唱和活动,如王安石、二苏、黄庭坚他们。据统计,苏轼的古今体诗歌有2385首,其中次韵作品就占了三分之一,多达785首,黄庭坚现存诗1878首,其中次韵诗有566首。宋代次韵唱和的主体大致是挚友之间、兄弟之间、师生之间,他们之间的次韵诗情感真挚,内容丰富。从内容上将这些次韵诗分类,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

1.感情的沟通交流

次韵唱和诗主要是诗人间互相应答酬和之作,具有非常鲜明的社交色彩。次韵唱和是文人以诗歌为载体的一种文学活动,通过次韵友人的诗歌,与友人沟通思想,和友人共勉,赞美激励友人等。如黄庭坚的《次韵王定国扬州见寄》。这首诗是黄庭坚次韵好友王定国的诗而作的,此时王定国正在遭受贬谪之苦,黄作此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劝慰之情,颇为感人。陈师道的《次韵秦少游春江秋野图二首》之二,“江青风偃木,霜落雁横空。若个丹青李,尤须著此翁”,作者依韵奉和秦少游的《春江秋野图》,是对友人的殷殷劝告,希望少游能以用世为志,不负年华。惠洪的《次韵天赐提举》也是步友人原韵的酬赠之作,怀恋与友人一起登山游玩的美好时光。感情的交流类型的次韵诗中所传达的感情不止于友人之间,还有兄弟手足情,师生之间的情感,特别是二苏之间的兄弟情,苏洵在《祭亡妻文》云:“有子六人,今谁在堂?惟轼与辙,仅存不亡。”可见苏轼本来是有兄弟姊妹六人,但是大都早逝,最后只剩他和苏辙两人,所以二苏兄弟情谊非常深浓。二人在家读书时,东坡不仅是弟弟的同窗,更是良师和益友。苏轼的名作《和子由渑池怀旧》是和苏辙的《怀渑池寄子瞻兄》而作,这首诗完全依照苏辙的原韵,苏轼对其弟诗的次韵唱和,饱含深情,诗中传达了对弟弟的殷殷期望,希望弟弟能珍惜当下,开拓未来。字里行间,可见兄弟之情深,感人肺腑。苏辙作《辛丑除日寄子瞻》,苏轼次韵苏辙作了《次韵子由除日见寄》,二苏之间的次韵唱和间,可见深厚的兄弟情谊。黄庭坚的次韵诗中也有蕴含丰富的手足之情的,如《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是次韵其兄长黄元明的诗歌而作,兄弟俩离别在即,即将天各一方,全诗感情深笃,情真意切。“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写兄长在归舟中常常遥望天际,盼望兄弟早日归来。离别的哀痛,深厚的手足之情尽在其中。次韵诗还有很多是写文人之间亦师亦友的感情的,例如李之仪《次韵东坡还自岭南》,李之仪于元丰中登进士第以后近三十年,乃从苏轼于定州幕府。他与苏轼不仅有师生之情,而且同受党争之害,所以彼此之间的感情很深厚,这首次韵诗表达了作者听闻东坡还自岭南时悲喜交集的心情,深情地赞美了苏轼身处逆境而能保持达观的开朗胸怀。

2.抒怀抱、言志向

除了与友人亲人交流情感,通过次韵唱和别人的诗歌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志向也是次韵诗的主要内容。在党派竞争激烈的北宋,许多文人的政治生涯都比较坎坷,故而文人通过次韵唱和,来发表对时局的看法以及抒发个人不得意的情怀及远大的抱负。如苏轼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这首诗作于“乌台诗案” 前夕;黄庭坚的《次韵中玉水仙花二首》,作者写水仙花,实则在写自己,“可惜国香天不管,随缘流落小民家”,通过比喻手法,说明诗人自己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却一直被贬谪在川蜀偏远之地,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诗中流露出诗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复杂的心情。他的《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这两首中也流露出黄庭坚对当局政治的不满之情。黄庭坚的次韵诗中也有抒发愉快心情的,譬如《次韵伯氏长芦寺下》,这首诗是诗人在途径真州阻风游长芦寺而作,诗中所描写的是长芦寺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流露的是诗人回归江南故里的愉悦之情,自己走在回乡的路上,不由喜上心来。陈师道的《次韵夏日》是诗人被罢免职务之后的言志之作,为勉励自己,更表明自己不会因生活清贫而改变操守,而是会更加刻苦学习,励精图治,不辜负大好年华,“莫欺九尺须白眉,解醉家人锦瑟傍”,从中可见诗人的可贵精神,远大志向。苏辙晚年所作《次韵子瞻寄贺生日》,这首诗是苏辙被贬谪到岭海时所作,“凄凉百年后,事付何人笔。于今兄独知,言之泣生日”传达的不仅是浓情厚意,更可以感受出苏辙的愁闷,晚年的他仕途不顺,偏居岭海一隅,远离亲人,内心的愁苦是难言的,通过次韵诗歌向亲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可以排解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闷。秦观著名的《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通过描写蔡州的地理风貌,悠久历史,咏史缅怀,感慨良多,抒发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感同身受之情,表现了对黎明百姓生活的殷殷关怀。

3.风雅酬和 游戏娱乐

自古以来诗歌担任了“言志”、“载道”的重大责任,但是宋代的次韵唱和诗改变了这一规律,文人之间的次韵唱和活动而产生的大量次韵诗使得诗歌兼具了娱乐审美的功能,打破了传统诗歌抒情言志的功能。次韵诗歌大部分是反映了文人们多姿多彩的日常生活场景,切磋诗文,品论书画,以文会友,有附庸风雅,有斗才角力,也有消遣娱乐之意。如黄庭坚和苏轼,这两位北宋大诗人,诗风各异,但并不妨碍他们之间互相钦慕与学习,他们有之间有很多富有雅趣的酬和,苏轼有《送杨孟容》诗,自称仿效黄庭坚的诗体。黄庭坚认为这是苏轼一时的戏笔,他怕后人误会苏轼有意向他学习,特地又写了一首诗来表明自己被苏轼的艺术才能所倾倒:“我诗如曹郐,浅陋不成邦。公如大国楚,吞五湖三江。赤壁风月笛,玉堂云雾窗。句法提一律,坚城受我降。枯松倒涧壑,波涛所舂撞。万牛挽不前,公乃独力扛。诸人方嗤点,渠非晁张双。袒怀相识察,床下拜老庞。小儿未可知,客或许敦庞。诚堪婿阿巽,买红缠酒缸。”本诗具有答和次韵苏诗的性质,通篇采用苏诗的韵脚。苏轼原诗作于元二年(1087),这期间苏黄二人都在京城任职,经常诗酒酬唱。再如黄庭坚作《双井茶送子瞻》,双井茶是黄庭坚老家分宁出产的一种名茶,苏轼收到茶和诗之后,用了跟黄诗一样的韵脚,作了《黄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韵为谢》,一来一往切磋了诗艺,又处处彰显出文人之间的雅趣。品茶之趣,作诗之趣,这就是次韵诗歌给平淡的生活带来的乐趣。

三、宋诗中次韵现象的意义及价值

诗歌的唱和现象几乎贯穿中国文学史的始终,次韵诗作为唱和现象的一个支流,古往以来也备受关注,对于次韵现象的评价不一,过往学者大多持指责否定的态度。例如,严羽先生在其《沧浪诗话·诗评》就最先指出过,“和韵最害人诗”,[5]这里的“和韵”说的就是“次韵”,再如金代后期著名的诗论家王若虚,他论诗提倡晓畅自然的风格,主张写“哀乐之真”,反对模拟雕琢,他提出“次韵实作者之大病也,诗道至宋人,已自衰弊,而又专以此相尚,才识如东坡,亦不免波荡而从之。集中次韵者几三之一,虽穷极技巧,倾动一时,而害于天全者多矣。使苏公而无此,其去古人何远哉!”这二人都是比较推崇诗歌的自然旨趣,反对宋诗这样的次韵。在看到古代学者对次韵现象持否定态度的同时,我们今天在学习过更多的文学理论的基础上,应该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

古代学者对于次韵诗歌的评价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唱和次韵诗歌的借鉴意义以及具有价值的地方。首先,通过之前对于宋代次韵诗歌题材的分类分析,可见诗人之间的次韵诗歌的流传,让后人看到了宋代文坛文人士大夫当日的生活情况,看到诗人们从平淡无奇的生活场景中,发现了动人的诗意,如苏轼与苏辙,与黄庭坚及其他友人之间的唱和次韵,把平凡生活化成诗境,处处彰显着雅趣。当今学者更是从他们一来一往的次韵诗中,看出来诗人们之间交往的痕迹以及深厚的感情,这为现在学者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再者,诗人们之间相互次韵也是在切磋诗艺,蕴含着一种相互竞争的意思,这种斗诗的因素激发了诗人们的创作潜能,诗人们在创作上更加注重创新求变,陈寅恪先生说:夫元、白二公,诗友也,亦诗敌也。故二人之间,互相效仿,各自改创,以蕲进益。有仿效,然后有似同之处。有改创,然后有立异之点。”[6]如苏轼晚年的代表作“和陶诗”,开创了次韵古人的风气,这也是对诗歌形式的一种大胆创新。可见次韵这种形式对诗坛的繁荣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推进着宋代文化的发展。最后,宋代诗词相通的现象十分突出,次韵诗歌现象不仅是推进诗歌形式的发展,同时次韵的方式也影响着词的发展,次韵词与次韵诗并驾齐驱的发展,在数量上也不容小觑,据不完全统计,宋代约有二百多位词人留下了次韵词作,宋代词坛次韵词发展相当繁荣。

次韵诗作为唱和诗的一个支流,是诗歌古老而又新奇的一种创作形式,次韵诗丰富了诗歌的形式,推动着诗歌的发展。宋代的时候,这种创作方式得以风行,宋代的诸多大诗人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次韵诗歌,题材丰富多样,涉及了感情的沟通交流、个人志向的抒发以及展现了宋代文人们的生活情貌。宋代的次韵诗歌不仅促进了宋代诗歌的发展,也为宋词的创作提供了学习的典范,同时这种酬和活动,留下了诗人间相互往来的资料,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今学者研究文学史的史料。从各个方面来看,宋代的次韵诗歌现象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现象,需要不断诵读分析,更加深入研究。

[1] 郭绍虞.请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283.

[2] 赵翼.瓯北诗话[M]//请诗话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175.

[3] 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93-194.

[4] [唐]元稹.元氏长庆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300.

[5]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699.

[6]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00.

[责任编辑:黄儒敏]

2014-10-26

杨雪梅(1990-),女,江苏南京人,安徽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I207.2

A

1007-9882(2015)01-0088-02

猜你喜欢

次韵苏辙黄庭坚
孟子何以行此:苏辙之问与宋代治道之争
苏辙晚年诗中“老卢”为谁?
浅谈苏轼出岭北归之次韵诗
苏辙:做苏东坡的弟弟是一种什么体验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黄庭坚书论(上)
黄庭坚论书85则(中)
浅谈苏辙的诗歌创作特点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
点绛唇 次韵晓雨《答苏友岚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