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魂兮归来
2019-01-10潘新和
公开课给我留下最深、最好印象的是一位入职刚半年的教师黄柔茵。她是一位既谦卑又自信的马来西亚小姑娘。说她谦卑,因为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精心备课,生怕把课上砸了;说她自信,因为她敢于挑课文毛病,穷追猛打、毫不手软,将主要心思放在创设发现、探究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求知上。
她的了不起,还在于只引导学生探究,不给答案——她已了然“非指示性教学”秘诀。我还没有看到中国名师这么上课。她上《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思维方式是反思性、思辨性的,与中国教师普遍照本宣科形成鲜明对照。她的“教学设计”言简意赅,目标集中,层层深入,思维之缜密、老到,令我惊叹。
她这样解读教材:《不可思议的金字塔》是典型的“教材体”,表现形式属于记叙文,但内容更偏向说明文。这是一篇科普性文章,主要介绍金字塔,然而课文的内容实在太单薄了,既体现不出金字塔的宏伟壮观,也不能让人从字里行间对金字塔产生“不可思议”的震撼——课文只通过作者的“四问”(在哪里、为什么要建造、如何建造、有没有其他神奇的地方),很平淡地介绍了金字塔。此外,课文最后一段有强加价值之嫌,显得突兀。界定文体、质疑课文未达成“不可思议”的目的,实即提出问题,确定该课目标:探讨如何写出让人震撼的“不可思议”。其知趣、智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有动力学价值。
她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阅读其他说明文领略金字塔不可思议的魅力。为突破重点,她提供辅助资料,让学生比较、思考、筛选出具有“不可思议性”的资讯。这个重点设置得很精准。
她确定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发现并指出课文作为介绍金字塔说明文的不足。这个难点能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其质疑精神,目的是授之以渔。为了突破难点,教师给学生准备了辅助材料——以“互文比较法”帮助学生发现课文不足,以加深他们对金字塔的认识,方便对比。
她预期的学习成果有三项:一是学生能利用思维导图简单概括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二是学生能从不同身份的角度理解金字塔‘不可思议的地方,研究课文的主旨;三是学生能对比辅助材料发现课文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她的教学分为三个步骤。导入阶段,教师以“你听说过金字塔吗、对它的印象是什么”切入。新授阶段有三项任务:一是教师分派学习单,学生默读后在组内讨论完成“预期学习成果”“一、二”;二是教师分派辅助材料,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小组分享,最后集体交流;三是学生自主思考“课文对金字塔的介绍到位吗,为什么”,并完成“预期学习成果”“三”。结课阶段,教师以“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有关金字塔的资料,有没有哪些部分让你感到好奇,你还想知道更多的吗”激发学生对金字塔的疑问,鼓励他们课后继续探究。
我之所以耐心地将黄柔茵的“教学设计”写下来,并加评点,是因为这是我此行宝贵的收获之一。在评课现场,我说了八个字:“潜力无限、前程无量。”这丝毫没有勉励、夸张的成分。如果她不骄傲,我还想补一句:她是语文教学奇才。她对教育、教学的认知,对文本、文体的把握,对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思维的清晰、绵密等堪称一流,在中国名师中也罕见匹敌者。
她的教学设计围绕求“知”建构:读课文前之“知”;读课文后之“知”;读了课文“附文”(《埃及金字塔见闻》)后之“知”;读了教师分发的“辅助资料”后之“知”;读了课外自己搜集的资料后之“知”。随着“知”的深化,学生获得对认知方法的开悟——互文比较法。
她呈现了阅读教学“‘思想者范式”:无知(激发求知欲,形成学习动机)——浅知(文本表层了解,梳理文本内容、思路)——深知(文本深层思考,通过“附文”“辅助资料”的互文比较,发现课文存在的问题,领悟、内化探究方法)——探知(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自主探究: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搜集资料,运用已知的互文比较法,在实践中“转化”迁移,形成能力)。
这是基于“研究性学习”(发现并尝试性解决问题)的课。我以为所有的课都应导向学生的自主研究。教学,就是教师围绕特定“转化点”(以往称为“教学目标”)带领学生开展研究,建构新认知,形成新能力的过程。
有研究才有领悟,有领悟才有正确有效的实践,才有从阅读到写作(言语表现)的高效“转化”:言语表现素养、能力的生成。从本质上说,教学是一种认知建构活动。她的课,不断导向、深化学生领悟,在大量师生、生生与文本的交流互动中,最终实现目标“转化”,形成对文本探索的新认知,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存在感。
她的教学实践,暗合我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表现——存在论”语文学要义:第一,指向培育思想者、立言者(质疑、探究、比较、分析——思辨力培养贯穿全过程;激发好奇心、探究心,发现、解决问题,产生思考兴趣、存在感,为言语生命蓄积动能)。第二,给言语表现立本打底,修炼内功,充盈思想(补充大量辅助资料,拓展阅读,围绕金字塔的“不可思议”作比较分析,从中领悟阅读、思维方法)。第三,文体认知敏锐,紧扣文体特点设置“转化点”(以“科普性质的文章”定位文体属性,即该文是阐释性、求知性的,有助于确立“转化点”)。第四,“转化点”设置合理、单一、集中;教学步骤、层次,整体自洽、有序(转化点为通过探究金字塔的“不可思议”性,领悟基于丰富资料的比较分析法的运用;教学过程多层次推进,但紧扣“转化点”)。第五,学生本位,授之以渔,循循善诱,逐步深化认知;不给结论,不设标准答案(从无知、浅知、深知,到自行探知,为学生求知、领悟创设条件,提供实践机会,使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她的课,可以作为阅读教学范例。她若读我的书,知其所以然,从自为到自觉,将更上一层楼。
课后,我告诉黄博:“黄柔茵是好苗子,您慧眼识才,明师高徒啊。”她的课,不就是黄博孜孜以求的基于“本体论思考”下的“深层意义的阅读”?——黄博觉得此次公开课没有预期的好,马来西亚教师与中国教师还有距离,也许是他的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我以为,单是黄柔茵的出色表现,黄博便可释怀。
课后互动时,中国的黄雅芸老师由衷赞美黄柔茵(两人同课异构),说自己虚长了20多岁,不失为客观评价。黄雅芸的虚心、坦诚也值得赞佩。
郭史光宏老师也毫不逊色于中国教师。他上《墨子救宋》,教學理念正,基本功好,整体感强。他抓住“主转化点”(墨子成功地阻止这场战争靠什么?——分析条件,开掘其背后的“兼爱”精神)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不也是注重文本深层意义开掘的好课?他对课文删去原文(《墨子·公输》)最后精彩部分提出批评,值得迷信课文的中国教师学习。
马来西亚华教,必定还有许多好苗子,我不认识罢了。
责任编辑 姜楚华
潘新和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写作学会会长,在《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报》《全球教育展望》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0余部。代表性专著:《中国现代写作教育史》《中国语文学史论》《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卷四分册)。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福建省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