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中华文化基因 构建和乐课程体系
2019-01-10李雪梅
李雪梅
“强化民族性”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大基本原则之一。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致力于构建以“和”文化为特色的“和乐”课程体系,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以其基因滋养学生核心素养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一、明确价值:育和谐人
“和”是中华文化的首要价值和核心基因。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基因,“和”文化酝酿出了“和合中庸”的治世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世界观、“与人为善”的道德观等一系列先进的思想与理念,其中的育人价值更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宝贵资源。
北湖小学多年践行“和谐教育”办学理念,近年来在实践中形成了以优秀传统“和”文化育人的办学特色,打造了以“和而不同·身心乐享”为理念的和乐课程。学校认为,“和”文化的精髓是“和而不同”,将其运用于课程建构与实施中,正好顺应了学生发展的规律,兼顾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个体差异性;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是“身心乐享”,体现在课程评价上,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在汲取传统文化精髓、融合现代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学校提炼了“和”文化的三大具体体现即“人自身的身心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和乐课程的三大育人价值。据此,进行“一体两翼三系列”的整体架构和“三层五类多课型”的集群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合理架构:和乐体系
在确保国家课程务实落实、不背离国家和地方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北湖小学的和乐课程体系采用了“一体两翼三系列”的整体架构。“一体”:把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融合一体,使“和”文化教育融入学校的整体育人体系中。“两翼”: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国家学科课程中渗透融合和自主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进行学科文化价值和学校文化价值培育。“两翼”均以必修方式进入课程表全面落实,是优秀传统“和”文化教育的两大主阵地。“三系列”:一是普修系列即国家课程校本化层面,是全体学生学习的公共课程;二是选修系列即校本课程个性化层面,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在校级社团活动和年级走班特色课程中选择的个性课程;三是专修系列即个性课程定制化层面,根据不同班级、不同队组学生开展研学旅行和传统文化专题研究性学习的需求,量身定制专属方案和组织形式,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三、集群实施: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和”文化的精髓,也是和乐课程的理念之一。其中的“和”指课程主题都指向“和”文化,“不同”则指各门课程开发的内容和实施的方式又都各具特色。和乐课程通过“三层五类多课型”的实施模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广泛的特点出发,提供了可外显、可物化、可选择的课程集群,兼顾了整体性和灵活性,在和谐的整体课程育人环境下,满足了更多个性发展的可能。
三个层级全覆盖。在实施结构上,学校在校级、年级、班级三个层级上同步全面推进。校级层面,包括一至六年级各班课表内的校本课程和校级社团活动。其中,校本课程为全员普适性课程,以学校自主开发的“和”文化校本教材及配套教学资源包为内容保障。该套校本教材以和乐课程的三大育人价值为指导,每册含“强身心,内外兼修”“明礼节,以和为贵”“敬自然,天人合一”三个主题单元,每课均从传统文化宝库中选择与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客观世界中可知、可感、可用的对接点。整套教材遵循螺旋式上升的编写思路,由低到高、逐层深入地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涵养中国气质。年级层面,由各年级组在每周固定的“和乐课程日”里开展年级内的走班课程。走班课程借由学校微信管理平台,按照学校提前发布“抢课攻略”、课程导师公示特色课程简介、学生或家长定时勾选、后台统计全员数据的流程完成选课。班级和个体层面,由各班班主任和授课教师根据该班学生需求,结合自身特长和班级相关资源,在课后服务时段为班级或群组的学生实施特色课程。
五类内容育素养。在实施内容上,三个层级都在以生为本的原则上,兼顾“传承文化”和“面向未来”,从浩瀚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领域中挖掘以“和”育人的着力点和未来公民素养的生发点,学校逐步开发了近百门特色课程,主要涉及五大类:一是传统体艺类,如太极拳、空竹、书法、国画、戏曲等;二是民俗工艺类,如泥塑、剪纸、中国结、园艺等;三是经典诵赏类,如成语情景剧、诗词诵读、古典文学鉴赏等;四是益智探究类,如围棋、七巧板、九宫格、创客机器人等;五是人文实践类,如博物馆研学、文化旅行等。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感知、理解和创造的空间。
多样课型增实效。在实施方式上,考虑到不同特色课程所需的时空条件,学校因需制宜,采用长短课、大小课、连排课、主题整合课等多种课型相结合的模式。小课、短课适用于形式简约、长期坚持的内容,如“晨诵·午习”各20分钟。大课、长课适用于内容复杂、连贯融合的内容,如汉剧课程就需要在1個小时的连排课中进行,再如博物馆研学课程是在前期课堂学习基础上跨出校门到社会场馆中再实地学习,需要跨周次的较长周期来进行。多样态组织教学,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兴趣与发展的需要。
四、增值评价:身心乐享
“身心乐享”是和乐课程的理念之二,是基于“和而不同”进行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针对当前很多课程建设秉持的“加法法则”,不得不面临课程类型丰富之后带来的学生负担问题。和乐课程的评价则运用增值性评价“看进步”的原则,将评价维度放在“乐在参与”和“乐于展示”上。
乐在参与,对应过程评价,重在学生爱好与习惯的培养。学校不做横向比较,而是尊重个体差异、注重纵向发展。在每位课程导师的授课案最后,都有“学生参与度”评价栏,导师根据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和意志表现进行记录,突出学生个体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进步。
乐于展示,对应结果评价,重在鼓励学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学校坚持不做甄别选拔,而是释放空间、倡导多元。校内连续两年举办了课程节,把舞台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展示他们在和乐课程中的收获:“诗会展节俗”“泥塑说三国”“成语英雄会”“太极耍起来”“空竹舞起来”……营造了其乐融融的文化氛围,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课程环境。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