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看布莱希特的中国情结

2019-01-10肖烨蔡玳燕

文学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布莱希特道德经老子

肖烨 蔡玳燕

内容摘要:流亡文学一直被视为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类型之一。相较于其他流亡作家,布莱希特对中国文化的热情最为突出。结缘于早期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和认识,布莱希特在流亡期间多次借助“中国榜样”来反思自身的流亡经历以及对反法西斯斗争道路的思考。布莱希特在诗歌《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中赋予了个人的道德诉求和价值取向以及对中国元素的文化思想层面的认同与融合。因此从跨文化视角探究布莱希特反映在诗歌中的跨文化观以及其独特的创作理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流亡文学 布莱希特 《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 中国元素 跨文化

1.引言

诗歌《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是德国作家布莱希特在流亡途中所著的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主题诗作。作品中的主人公“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其著作《道德经》开创了中国一大重要学派——道家。布莱希特对中国古典哲学的接触源于一次朋友家的借宿,无意间读到了《道德经》德译本,当他面临流亡困境时再次想起了老子的流亡经历及其“以柔克刚”的道家哲学思想,由此便产生了《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布莱希特将中国文化元素恰如其分地融入了文学作品中,结合其自身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将“老子出关”这一历史事件作了改写。短短几十行的叙事诗,看似在描写老子出关,却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的身影。该诗不仅表达了布莱希特对中国思想文化的积极态度,同时也显现了其在流亡文学中“他者”叙事方面所采用的独特创作手法。

2.诗歌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分析

诗歌《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是一部以中国为主题的反法西斯作品。作者凭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将“老子出关”与其流亡经历相结合并最终完成诗歌的创作。作品包含了布莱希特对老子哲学思想的尊崇,表达了他对流亡意义的深刻反思。

2.1“老子”形象的建构:流亡途中的“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的物欲横流及纳粹党的肆虐残暴使布莱希特对当时德国乃至欧洲的道德观产生了怀疑与否定,他想起了老子,撰写了诗歌《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诗中写道:

作者交代了主人公“老子”出关的缘由。四海之内“善”的力量再一次遭受恶势力的压制,身处高堂之上的“老子”不忍看到国家的分崩离析,最终决定辞官隐去。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直言痛斥当时政治的腐败:统治者靠搜刮民脂民膏过着极其糜烂的生活,劳苦百姓却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证。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遵循着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大道虽已被废弃,仁义却因此而凸显;国家陷于昏乱,忠贞之臣就会凸现[2],这也正是贯彻了老子一生所崇尚的“无为之治”。“大道”是老子向往追求的最理想状态,只有无知无欲才能够使人不为外物所使役从而恢复人的本真。老子坚信“无为”才是唯一解决的办法,因此功成身退、低调做人对于老子来说,是最合乎“道”的做法。法西斯的所作所为与老子之“道”背道而驰,是不能够长久存在的,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2]。

一根烟管、一本小书和一些干粮印证了老子一生无知无欲的生活追求,摒弃声色犬马的诱惑才是合乎“自然”、合乎“道”的。不仅老子,东周时代的诸子百家均提倡俭的功效。作者大花笔墨描写主人公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其主要目的是想借“老子”之名表达自己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取向。作者并非确切知道老子出关时所带的物品,而是凭借对老子的了解将自身的流亡经历含蓄地写进了诗歌中。烟管、书籍以及干粮本是作者在流亡期间随身携带之物,而诗歌中的这三样物品成为了“老子”的喜好,深刻表达了其对老子思想的认同与赞赏。这在诗歌中也有所体现:

当税吏拦住“老子”并询问其是否有贵重之物可上税时,与“老子”同行的书童直言道:“他是个教书的。”由此看出,书童在内心深处十分尊敬老子。作为书童,虽未能有机会听老子讲学,但与“老子”朝夕相处中,他的行为意识深受老子的影响,对他来说老子的精神思想是世间最贵重之物,是超越一切声色犬马的存在。

作者在此借用书童之口引出最为重要的、也正是他最为尊崇的老子哲学思想——以柔克刚。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柔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2]“水”是柔弱的象征,同时也是近乎“道”的存在,而“鱼”则是得道之人。当“鱼”脱离“水”之后,它将必然不能长存,这比喻背“道”而行的国家将不能长存。深入探究老子的“柔弱胜强”会发现老子所说并不是指柔弱在与刚强的直接对抗中得胜,而关键在于“守”字,滴水穿石正是印证了这一道理,强大者应当守柔来避免死亡,这样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下去。作者认为他可以效仿老子,在面对残忍肆虐的法西斯时,用老子的“大道”来挽救祖国以及他的同胞们。

作者在诗歌中以西方视角塑造了一位来源于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人物“老子”。布莱希特笔下的“老子”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果,他不仅传承了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并且代表受法西斯压迫者的利益。尽管身着粗布,但怀有美玉之心的“老子”仍希望通过“无知无欲无为”的方式使“大道”复返,相信终有一日“柔弱之水”能够胜于“刚强之石”,唯有坚持“无有”、“守住柔弱”才能够进入没有缝隙的事物中,再强的事物也能够被击败,才得以长久之“道”。流亡中的布莱希特通过建构“老子”这一形象,深刻表达了对法西斯分子的痛恨和厌恶以及反法西斯的决心和毅力。尽管被流放,他希望通过“老子”为反法西斯的道路带来一丝光明,重拾流亡者们信心的同时赋予了流亡之路特殊的意义。

2.2《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与《史记》的互文性

布莱希特在创作《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之前经阅读德国汉学家卫礼贤的《史记》德译本才得以认识老子“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出于敬佩之情,作者曾多次将老子的哲学思想融入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如《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一诗,该题材本源自中国古代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列传》。将诗歌《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与司马迁的《史记》比较分析发现,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将“老子出关”这一歷史故事进行了加工处理。与《史记》相比,作者更细化了“老子出关”事件的发展过程。

据《史记》记载[4],老子在出关时为关令尹喜所强,最终被迫著书《道德经》,其中并未交代事情的具体缘由。中国历史上,关于老子与尹喜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如《列仙传》的“紫气说”[3]等等。布莱希特在诗歌中表达了其独特的见解,在借鉴《史记·老子列传》相关记载之外,交代了主人公“老子”为关吏尹喜所强著书的来龙去脉。诗歌中,尹喜向“老子”索要关税未果,但在得知“老子”的真实身份后出于求学的迫切心情,以礼相待“老子”并希望留下所学。《道德经》曰[2]:“国家混乱,有忠臣。”“老子”在打量一番尹喜的穿着打扮后,发出感慨:“你不过和我一样?”由此可见,“老子”愿意为尹喜著书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所做的决定。“老子”考虑到此次出行必定不会回来,虽相信只有“无为”才能解救周王朝,但尹喜的出现让“老子”看到了希望,这才答应为其著书。

布莱希特在《礼貌的中国人》[1]中也曾以“老子出关”为题材,但与诗歌《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相比较,其关注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前者更多关注的是中国的礼仪文化,而在之后诗歌的创作过程中因受流亡遭遇的影响,作者虽两次提及“礼”,但已不是整篇作品的重心。诗歌中,布莱希特从老子众多哲学思想中选择了“柔弱胜刚强”是有其深刻用意的。追溯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正处于希特勒统治的德国,猖狂残忍的专治手段使整个社会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大批的知识分子流落他国,这对于德国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崇尚马克思主义的布莱希特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老子所倡导的“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给予了作为“柔弱”一方的布莱希特反法西斯革命胜利的希望。在流亡的这段时间,作者虽有心对抗法西斯却无能为力,然而当他回想起老子的时候,作者重拾信心并希望通过诗歌向同胞们传达自己抗争到底的决心以及反法西斯终将胜利的信心,并联合大家一起为反法西斯的胜利而努力。

作者在流亡期间进行了大量的流亡文学创作,打破“西方中心论”的文化观念并尝试借助中国文化化解心中的困惑,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寻求一条通往反法西斯胜利的道路。从新阶段的跨文化研究视角出发,诗歌《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与中国古代文学《史记》存在一定的互文性。作者以《史记·老子列传》中所记载的内容为创作背景并通过其作品来抒发对祖国的思念以及对反动当局的仇恨。此外,“柔弱胜刚强”的哲学思想给予了反法西斯斗争指导性的建议和胜利的希望,并以此慰藉德国流亡文学作家们的心灵。

3.布莱希特在德国流亡文学中的中国主题

布莱希特十分尊崇中国的隐士文化[5]。自希特勒专政以来,德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受到了法西斯的驱逐,正如中国文人义士那般宁为玉碎不为苟全的处世态度,布莱希特不愿向法西斯们妥协并决心抗争到底。因此,他对中国文化一直赞誉有加,并创作了大量的以中国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以求施展抱负。

在诗歌《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中作者以中国历史故事为素材并加以深刻的政治内涵,以此达到其创作的目的。根据社会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处于发展之中的。当作者选择借用中国历史故事的时候,意味着他不仅需要突破中西文化间长期存在的障碍,并且需要及时处理与古代文学间适用性问题。布莱希特在西方文化语境下利用中国文化将现实社会中面临的复杂棘手的难题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给予分析,容易使人获得出乎意料的感受和理解。《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与其他德国流亡文学一样,是一部极具政治色彩的文学作品,拥有不同于其他纯文学作品的特殊社会功用。他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更多地倾向于它在社会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而不是纯粹的陶冶情操。因此作者撰写流亡文学作品的目的是呼吁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到反法西斯的队伍中并给予他们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中国文化的利用恰恰能够赋予此类文学作品更大的实证意义。此外,历史题材的使用虽有其局限性,但在使用得当的情况下易于引发同感。所谓流亡文学简单来说即纳粹时期德国作家们在他们流亡时期所创作的一系列反法西斯作品。以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上的成功人士作为参照和典范更易于为人接受和理解,因此作者利用历史题材这一点能够给予其作品更强的说服力。以《老子西出关著道德经的传说》为例,他利用“老子出关”这一历史故事不仅向其他流亡者们传达了中国的“隐士精神”,并且以中国的传奇人物老子为典范,告诉同胞们流亡并不代表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应当重拾往日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历史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时,应该作一些合乎时代要求的加工处理。尤其是利用他国历史题材的时候,不同文化间融合不仅需要保持各自的文化独特性,还需考虑本土文化读者的可理解性,将一些他者文化元素作一些适应于本土文化的调整。通常情况下,利用他国主题进行文学创作必然需要建构“他者”形象。作者需要从自己的文化视角出发去感受和理解处于“他者”文化下的人和物,同时必然会受到作者本土文化的限制。布莱希特在进行此类创作的时候采用了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将“自我”隐喻于故事的角色当中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

4.結语

在德国流亡文学历史上,布莱希特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其中,以中国为主题创作是布莱希特在德国流亡文学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凭借早期对中国文化的接触和认识,布莱希特借助他者文化反思自己的流亡经历并赋予其深层次的内涵,他选择中国作为叙事对象不仅表达了对西方社会秩序的不满,同时也体现出对东方文化的向往与肯定。

参考文献

[1]Brecht,Bertolt.Werke:Gro ekommentierte Berliner und Frankfurter Ausgabe in 30Bnden[C].Berlin/Weimar/Frankfurt a.M:Suhrkamp,1988-1997.

[2]老子.道德经[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3]刘向撰.列仙传·神仙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史正伟编著.周易译读[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介绍:肖烨,宁波大学德语系2016级研究生;蔡玳燕,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德国文化)

猜你喜欢

布莱希特道德经老子
不贪为赢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漫画
妓女的两面人生
智者老子
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浅析
最精彩的发言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