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寿星阿丽米罕的长寿之道
2019-01-10
第一,身子不能闲,劳动把命延
老人高寿的原因之一是喜欢劳动。年轻时的阿丽米罕常年在农田里干活,什么农活都干。年纪大了以后还是闲不住,一定要劳动。没有一个长寿者是懒汉,我国传统养生学认为:“劳其行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经常劳动,可以让身体天天都得到锻炼,舒经活络,使人体血脉保持畅通。也就是说,劳动能促进生命的运动,使人延年益寿;相反,过于安逸,整天无所事事会对健康不利。
古今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劳则不衰,动则延年。坚持劳动,适当忙碌,是延长寿命不可缺少的因素。所有长寿之乡的居民都身体力行,遵循着现代人最难实行的长寿原则:劳动一生。
第二,生活讲规律,长寿有保障
阿丽米罕生活作息很守时,每天22点前必上床睡觉,早上五六点起床,一般能睡上七八个小时。早上8点多准时吃早饭,在12点至13点之間吃午餐,晚餐也非常准时。
养生中的最高境界是讲究天人合一,也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养生要跟着太阳走。22点前睡觉不仅有助于养生,还有助于保护肝脏,22点前睡觉更有助于身体休息排毒。此外,成年人每天睡七八个小时是最佳睡眠时间,睡的时间过长反而头脑发昏,浑身没劲,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三,常吃五谷杂粮,不吃补品补药
阿丽米罕平时爱吃面食,还常吃汤饭、白米粥、薄皮包子等清淡、有营养的食物。晚饭则很简单,主要是汤面泡馕和白菜汤。老人特别爱吃玉米糊糊,每周都要喝上几碗。并且,老人从来不吃任何补品、补药。可以说老人的日常饮食是非常科学的,有碳水化合物,有蛋白质,有蔬菜。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肠胃消化能力变差,如果还是大鱼大肉,很容易导致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出现。
由此可见,长寿并不需要总是吃补品。长期食用杂粮可以改善肠道环境,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第三,饭吃七分饱,身上得病少
常言道“若要百病不生,常带饥饿三分”,说的就是饮食切忌过饱。阿丽米罕的肠胃功能特别好,用羊肉洋葱作馅的包子能吃3个,大羊肉串也能吃上两串,但她从不暴饮暴食。可以说不暴饮暴食、七分饱也是老人长寿的重要因素。俗话说“少吃尝滋味,多吃伤脾胃”。一顿饭如果吃得太多,不仅身体消化不了,还容易撑出病!一些胃病、胰腺炎,甚至一些癌症都是撑出来的。因此建议吃饭只吃七分饱。
第四,人老脚先衰,脚好身体好
阿丽米罕老人平时是闲不住的,经常要下地走走,更让人诧异的是她下地走路居然不穿鞋。
我们知道脚与人的身体健康极为密切,是人的“第二心脏”。足底穴位众多,刺激这些穴位,就是平常说的“反射区治疗”,是指对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五脏六腑在双足相对应的位置上进行治疗。老人用打赤脚这种简单的方式做足底按摩,从而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使骨骼肌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
第五,爱唱歌,心态好
阿丽米罕是跨越了3个世纪的老人,目前她有56个子孙,六世同堂。老人心态比较好,“唱情歌,逛巴扎(集市),爱给孩子讲笑话”,是她目前的生活常态。老人最大的嗜好就是唱情歌,因此阿丽米罕被誉为“爱唱情歌的长寿冠”!老人的重孙女阿比代姆描述:祖姥姥对情歌特别感兴趣,只要电视上唱情歌,她看一遍就能记住并马上表演。老人的女儿塔吉古图也说:我从小就是听妈妈唱歌长大的,已经不知道妈妈究竟能唱多少首歌了。无疑,爱唱歌,心态好,也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