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究竟会让人类进化还是退化
2019-01-10刘健
刘健
理想的国度
“明天会更好!”这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的普遍共识。其实,这样的观念是在工业革命后才产生的。在此前的几千年中,对于绝大多数生活在一块块“文明孤岛”上的古人来说,历史不过是不断地循环往复。而随着大机器生产、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人们开始把未来视为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世界。
1516年,英国启蒙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创作了《乌托邦》(Utopia)一书。“乌托邦”在英语中本意是“没有的地方”。作者以此指代自己幻想中理想的人类社会。书中的“乌托邦”是一个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国,岛上的居民过着自给自足的和平而富裕的生活。作者认为,乌托邦就是人类未来的理想国。而《乌托邦》的问世,推动了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未来的想象。
英国启蒙思想家托马斯·莫尔
1888年,美国作家爱德华·贝拉米发表了小说《回顾》。在小说中,主人公朱利安·维斯特因为患上了失眠症,不得不到一间地下密室中接受催眠疗法。这一睡,他竟然从1887年睡到了2000年。在这里,维斯特看到了2000年波士顿的情况:人们都过着和平、平等、幸福的生活。这跟他记忆中充满贫困和悲惨的19世纪截然不同,维斯特彻底爱上了这座未来都市,并收获了爱情。但当维斯特醒来时,他又回到了19世纪的波士顿。这一切都不过是黄粱一梦。这部小说被公认是科幻小说中描绘未来世界的起点。
期待与幻灭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尤其是在经历了堪称浩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32年,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发表了他的成名作《美丽新世界》。小说中,由美国汽车大亨亨利·福特创造的“福特制”流水线工作法,被上升为社会生活的唯一准则。人们从一出生开始,就被定下了等级和分工,而且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成为资本操控下的社会大机器上的一个部件。
英国作家阿道司·赫胥黎
当然,更多的科幻作家仍然相信,科技的发展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在未来遇到的问题。在艾萨克·阿西莫夫创作的机器人科幻小说《钢窟》(1954年)和《裸日》(1957年)中,未来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80亿。为了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人们花费1000年的时间,在各地建起了“钢铁城市”(钢窟),并建立了各种配套设施。在城市之外,则是人迹罕至的荒野。直到早年间移民到其他星球去的地球人类的子孙—宇宙人又回到地球。他们使用机器人,建造起了宇宙城市,与钢窟比邻而居。而在地球人、宇宙人和机器人三方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人类侦探伊利亚·贝莱在机器人侦探丹尼尔的协助下,破解了一桩桩诡异的案件,两人在共同查案的过程中逐渐相互理解与接受,联手捍卫人类与机器人和谐共存的“碳铁文明”。在畅想未来的科幻作家之中,自然也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1978年,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将他创作的中篇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出版。小说中,记者小灵通无意中登上了一艘開往未来市的气垫船,在船上结识了小虎子和小燕兄妹俩。他们在这里看到了能够在地面上飘行的飘行车,像珍珠的人造大米饭粒,有小西瓜那么大的五香酱蛋……在未来市,科技让每个人都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在当时,《小灵通漫游未来》让无数青少年爱上了科学,懂得了“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相比之下,常奥、李昂、夏亦萌三位小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绘了他们各自想象中的未来。常奥在《未来的我们》中表达了对过度使用科技产品而令人体机能发生退化的担忧;李昂的《是神非神》指出了人工智能存在的根本缺陷;夏亦萌的《困境与抉择》则是借用“外星人”之口,警告现代人不能走上过度依赖科技的不归路。三篇作品各有侧重,反映了小作家们的忧患意识。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
科幻艺术发展了两百年,科幻创作者们描绘了各种“未来”。然而,未来已来。我们现在就生活在科幻作品中提及的21世纪。不过,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未来仍旧是个未知数。因为它需要我们去创造。所以,未来是好是坏,并不取决于科技水平,因为任何科技从本质上说都是中性的,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去理解和运用它。
(责任编辑/王蓓 美术编辑/胡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