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的一年,做个懒人

2019-01-10李孟苏

看天下 2019年1期
关键词:惠特曼汤普森懒人

李孟苏

看了那个“你知道中国人有多拼吗”短视频,片中的人们有一张疲惫的脸,一副副无奈的表情透露出他们为生活奋斗的现实。

既然如此,新的一年,我一定做个懒人。像诗人惠特曼那样。惠特曼年轻时在一家报社工作,每天上午11点半他方姗姗来到办公室,一小时后便去午餐,一顿饭要吃两小时。饭后再工作一小时,下班。

其实,盛行了2000年的一句话,“早起的鸟儿有虫子吃”,是句弥天大谎,目的是让你我成为驯服的奴隶。不信?好吧,看看恩格斯怎么说的。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工业革命前的社会是个“懒惰”社会,以纺织工人为例,他们租一小片地,在织布以外的閑暇时间种些蔬菜水果。他们根本不需要加班,因为没有太多物质上的选择,也就没有更多的欲望。恩格斯认为这种生活和工作状态是比较理想的。

我们一进幼儿园就接受到这样的道德教育:太阳光晶亮亮雄鸡唱三唱,小蜜蜂采蜜忙,小喜鹊造新房,它们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不好好劳动的寒号鸟只有冻死一条路。

《小灵通漫游未来》曾带给我无限的憧憬,实现四个现代化,有了机器人,我就不用像我妈那样忙了工作忙家务,可以有大把的时间用来赖床、发呆、玩耍、阅读。现在机器人发明出来了,我们反倒更忙了。英国历史学家E·P·汤普森认为:所谓勤奋工作的意义,是相对较新的现象。工业革命前,蒸汽机尚未成为动力,工作不过是很随意的事,并没有被称作“职业”。人们雨天便工作八九小时,天气晴朗就少干一点,把时间拿去看绞刑、母牛产子、伐木、上樱桃园摘果子、给朋友写封信。汤普森认为这样的工作模式劳逸结合,才符合人劳动的节奏。工业革命,就是“闲散”和“拼命工作”之间的斗争,结果后者赢了。

这让我想起了《圣经》里用蚂蚁劝诫人们不要懒惰,否则“贫穷就必如强盗速来”。蚂蚁社会体系的真相是:蚁后无所事事,坐享其成,工蚁却忙忙碌碌。可人为什么要学蚂蚁?我们深信职业(有人热情地称之为事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上班的地方——公司。公司为你做了什么呢?我们不过是公司机器上的一个小螺丝钉。我们还有狂热的消费欲望,恨不得拥有每一样新鲜出炉的消费品,恨不得享尽每一种娱乐。

众多的选择扰乱了眼睛和心灵,于是乖乖把金钱,还有闲暇、自由,奉送给商业巨头。尽管现代社会提倡休闲、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但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还是被困在轨道上转啊转的卫星。

我喜欢看英国出版的一本杂志,名叫《懒人》(Idler),创刊于1892年,logo是一只慢吞吞的蜗牛。现任主编汤姆·霍金森(Tom Hodgkinson)是著名懒人,他写过一本书《如何成为懒人》,书中说,懒散并不是自我放任,而是艺术化生活的基本手段,福尔摩斯就深谙此道。福尔摩斯经常穿着晨衣,懒洋洋靠在沙发上,抽着烟斗发呆,或者拉两曲小提琴。反之,麦当娜这样的人着实可怕,她时时刻刻提醒你,只要努力、努力、再努力,没有做不到的事:四十多岁能生孩子,年过半百能练瑜伽,能把腿弯到头顶,耳顺之年还能马不停蹄全球开演唱会。

既然无法改变“人生来就要劳作”的制度,但是人可以剔除自己多余的欲望,放慢速度,从容面对生活,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从而赢得更多为所欲为的自由。世界每日规律运转,我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重要,心安理得做懒人吧。

猜你喜欢

惠特曼汤普森懒人
交友指南:如何与惠特曼成为好友?
会做生意的汤普森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懒人”如何消费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因情绪失控而被毁的竞选
卷首语
惠特曼与尸体“标本”保存术
一键定制 秋冬彩妆懒人包
懒人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