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 收藏圈里那些年
2019-01-10姚晓英
文/姚晓英
◎安顺蜡染艺术大师徐波作品 乔啟明 摄
明清商贸重镇安顺,是贵州省历史文化名城;安顺旧州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藏家,文化版图艳丽之一抹。明代银饰臧品,清代鼻烟壶藏品,民国海报、邮票藏品,民间石雕、木雕藏品——如同北京潘家园藏品与藏家命运,安顺藏家们也是经历了自发、自愿收藏、品评、愉悦到放弃、压抑再到再收藏、再展示、再品评、再愉悦的过程。
“改革后”,这是藏家们使用最多的开卷语。
安顺藏家,开放之初的集聚地在花街。
当时试探着在原来进行藏品交易的地方展示古玩。一个抗战时期使用的碗,上面印制“还我河山”字样;一个黄果树牌香烟烟盒;一方清代安顺书香人家的印章。
试探,藏品展示很谨慎。
花街,名花交易之所,也是根雕交易基地。兰花从紫云深山走到花街,马场石从普定三岔河走到花街,因为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人在花街之外公开任何藏品信息。
每周日,原011基地门口的马路,铺上一方塑料布就是商铺。
熙熙攘攘,交易繁忙。那些年,兴义货运站还在安顺,大批盘江石(也称瀑布石)也在其中,因为安顺奇石收藏也是名声在外。一是自己有马场石垫底,有话语权力;二是有大批藏家在时间河流中积淀的认知撑腰。然后,安顺藏家们的活动从含糊走向明朗。在收藏家协会正式成立后,安顺收藏界影响力更是大力提升。据安顺藏友(“还我河山”藏品的主人)胡应铃回忆:
安顺市收藏家协会成立于1995年12月30日,安顺在全国属较早成立藏品协会的城市。多年来,协会以《安顺市收藏家协会章程》为指导,以“宏扬收藏文化,丰富广大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宗旨举办了多次活动。无论邮票展示美丽山河,还是故宫文物在安顺图片展示,收藏协会的藏品无一例外都是主要支撑。随着收藏协会组建、藏品书籍印制,藏家交易成为这座城市亮丽的风景。并且良性发展至今。
2010年,著名科学家欧阳自远为安顺奇石收藏馆题字:
大瀑布写意喀斯特
奇石馆展示沧与桑
安顺藏品、藏家、藏文化的魅力跟随时间积淀彰显厚重与丰富。
◎2018第二届贵州安顺(合力城杯)观赏石精品展《一时双壁》金奖
说起安顺收藏,不好用“唯一”这样的字眼,如同论及书法第一人,必须问:他主攻那一家?行草隶篆,他在哪一家?安顺藏品丰饶大致也是这样的格局,有人收名人字画,有人收蜡染纹样,有人收中外邮票,有人收毛主席像章,有人收报纸贴花。藏家来来往往,老的老了,退场的也退了;藏品恒久不衰,来的来了,进场的进场了。
◎ 杨军音乐赏石
安顺的生活格调中藏品“显摆”就是惯有调调。
要问当下,安顺藏品与藏家故事,应该是这样的:
奇石收藏最多、最华丽、最有品质,当属安顺兴伟奇石馆,主人王伟,普定人,收藏马场石起家;
奇石收藏协会,在安顺颇有影响力;王伟奇石收藏馆、黄果树奇石收藏馆作为旗舰,大量在花街看奇石的藏家们集聚构建繁茂生态,奇石收藏协会与北京藏家、柳州藏家的交易、交流成为佳话。
2018年6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奇石藏家集聚安顺,参加“山水雄奇,石城观瀑——2018贵州·安顺(合力城杯)观赏石精品展览暨珠宝玉石文化节”。活动自发集聚交易商铺300多个,汇集了全国各地、不同风格和特质的石种。云南、四川、贵州石种类的差异品评吸引大量发烧友、票友。很多石友对贵州当地的石头非常有兴趣,看上即成交。据组委会统计,开展当天成交额已达500万。本次奇石收藏最精彩的交易在精品馆,一笔68万元成交的奇石引起极大关注,这是本次奇石评选中的金奖作品,石材是古铜石,之前标价158万。
奇石收藏因为参与者众多、交易金额庞大成为安顺收藏的翘楚。
而且,安顺奇石藏家们并不仅仅关注藏品升值空间,更在意藏品与生活情调的关联。
杨军,安顺藏家中的另类。他的藏品包括奇石与唱片。唱片的故事与奇石长相配对就是他关注的焦点。他的收藏目录单有:
◎张勇收藏虎爪獐牙配饰
一、中国唱片。中国唱片有声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拓进取的历史事实。她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音乐赏石。音乐赏石就是以奇石为载体,以老唱片为媒,用奇石画面反映音乐意境的一种新的表现方法。就是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界融合。通过奇石画面与音乐的有机结合,达到“画中有乐,乐中有画”的艺术效果。即“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他收藏中国唱片10000余张,其中成体系收藏共和国唱片;音乐赏石60余件,有五个主题:忆江南、红色记忆、十大古典名曲、民族经典、外国音乐等。
在杨军的藏品馆,音乐、茶道、奇石组合,糅合成一道收藏的精美文化大餐。
假如说,安顺奇石来自自然山水与安顺江淮人文积淀情趣,那么,屯堡银饰收藏应该是安顺亮丽的华章。
走进贵州,很多人购买苗银,这是张扬生命力的艺术品。很多藏家寻觅屯银,品评这枚银饰中图案述说的古汉文化魅力。
银饰收藏在安顺,同样不缺少藏家,因为只有一棵树不会成为森林。一个行业的兴起注定有丰饶的土壤,安顺不少藏家对屯银情有独钟.
张勇,1962年生人。藏品的故事很多,藏馆就是他的家,至今尚无命名。很多人知道张勇和他的收藏,得力于安顺2015年启动的屯堡文化汇主题策划活动。
2015年12月1日,2016中国(安顺)屯堡文化汇系列活动在平坝区天龙屯堡启动,银饰汇作为屯堡民俗符号率先登场。
活动现场,安顺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张勇展出了历年来收藏的古屯堡银饰,200多年前的银手镯、银发簪,灰暗的光泽映射出历史的厚重感,让游客感受到了银饰与屯堡人精神信仰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苹果代表平安,石榴代表多子,桃子代表多寿,佛手代表多福。一套银饰,四种水果,表达的是屯堡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张勇认为,屯堡银饰扎根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一花一叶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与灵性,蕴含着纲常教化、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祈福迎祥等诸多寓意。
就在这次展示屯堡民俗臧品活动中,安顺的古银饰打出了很走心的标识:
贵州两朵银,一朵苗银,一朵屯银。
藏品与文旅融合就此接轨。
屯堡民俗臧品收藏,是安顺臧品的特色之一。
张勇屯堡银饰臧品,多数来自花街的淘之旅。
屯堡孩子的长命锁,屯堡妇女的银手镯,图案表达期盼和祝福,与改革开放同步而行。
没有物质生活的富足,臧品根本无法安放。
在安顺藏家榜单上,奇石藏家、银饰藏家、毛主席像章藏家之外,屯堡石器收藏和木雕收藏同样大有文章。
石器,安顺屯堡文化的符号表达。
收藏石器的刘伟,出生于1988年,2011年毕业于安顺学院化学教育专业。作为屯堡人的后代,深怀乡土、乡情、乡民情怀,感恩脚下土地,感佩过去先贤,感动勤劳乡民;对屯堡每一物件情有独钟,在屯堡石器、银饰、饮食中驻足多年。七年来,他收藏屯堡石器约2000件,30余个类别;收藏屯堡银饰1000余件,各有特点,涉及20余个类别;成功策划举办屯银、屯石、屯艺及相关非遗展示活动。
作为个人收藏,刘伟应该是票友,而非专家。但火爆的饭馆生意加持他的愿望,提及愿景,刘伟的说法很简单:
传承屯堡文化和拓展拓宽屯俗文创;让世界知道屯堡,让世人了解安顺。那就很好。
银饰、石器、木雕,安顺匠心制作的标识。
元代的匠人因为有技能,受到严格约束。明代的匠人地位明显提升,朱元璋规定匠人们在履行自己的工时后可以轮休。这样大批技艺在明代得到传播。安顺银饰、石器精湛的制作技艺受益于此。
1381年后的迁徙,银饰制作的图案、石器制作的图案都是祝福生活安康心愿的述说。除此之外,在安顺,还有另外一个门类的臧品意义重大,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戏面具是其中的重头戏,面具制作和面具收藏,也为很多藏家们关注。
就安顺地戏面具制作而言,师承关系、藏品证明是藏家话语权重的标识。安顺南门蔡官的地戏面具雕刻一直是安顺面具制作的知名老店一,杨正坤、杨正洪、封基玺的面具收藏;九溪胡勇父子的面具收藏;刘关乡周官村鲍波、周明、秦发忠的面具收藏,见证了安顺本土文化所经历的旅程:
1381年,屯田戍边是皇命下达;远在高原思念水乡,文化养育与价值确认是心灵指南。
地戏,是村庄做人规则教科书。《三英战吕布》,英雄的担当不是肉身,英雄的行为跟随心灵指引。让心确认价值,就是软实力。637年,面具与地戏英雄结伴在村庄行走。
在“破四旧”的岁月中,地戏不再上演,面具面临销毁。私藏面具者担当着若干风险,但是,部分珍贵的面具依然珍藏。这些臧品在1978年后的40年逐渐亮相。
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安顺藏家、藏品故事的丰富之旅从未停歇,盛世话收藏,这是真实的写照。安顺,改革开放之初的花街在城市扩建过程中消失了;悄悄在花街亮相的藏品和藏家们跟随改革开放,实力和空间也拓展了。很多藏家有了自己的藏馆。而且,将收藏和交易、制作、传承融合的年轻一代此刻正在成长。面具藏家鲍波、周明,将制作与收藏、交易融合,为安顺面具藏品开辟了全新空间;年轻的民间工艺藏品藏家、80后陈茂超,毕业于安顺学院中文系,在贵阳青岩开了个非物质文化展示馆,收集石器、饮食等传统手工艺品,同时以非物质文化传承体验之名,将安顺古老蜡染图案展示于著名景区,展示与销售并行。
这在藏品无处藏身的年代是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