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的秩序感转为向外的秩序感
2019-01-10
开始由向内的秩序感逐渐转为向外的秩序感,有强烈的追求外在事物秩序化的愿望,对物品摆设的位置、动作发生的顺序、人物的呈现先后、物品的所有权等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游戏一 拆拼分合+有先有后
A款 拆拼分合的玩具操作玩简单的拆拼玩具,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玩变形玩具,如百变小车,懂得无论怎样扭转、变形都还是一个整体;组合玩具,如雪花片、磁力块等,可随意组合,再拆解;套嵌玩具,如形状板、拼图玩具等,只要把形状对上了,就完整了。
B款 依次出现的神秘物品取三四种不同的物品,如小狗玩具、弹力球、积木,大人在桌上放小狗玩具,告诉宝宝“小狗来了”,再收起;再换放弹力球,告诉宝宝“弹力球来了”,再收起;再依次呈现积木块等,如此循环反复。
游戏二 摆放有序+生活秩序
A款 井然有序的用品摆放快2岁时可培养有条理的生活习惯了。教孩子把自己的衣物归放好,准备一个儿童收纳柜,最好是多格的,可分层放置,分别放上衣、裤(裙)、袜子和鞋子等。拿出来用的时候,也要放到规定的地方;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最好让孩子当小小检查员,督促全家,这样会有成就感。
B款 不条有紊的生活秩序教孩子穿(脱)衣服的顺序:先上衣,后裤子,再袜鞋。吃饭时,一口饭一口菜。可编儿歌来培养生活秩序感,让孩子知道做事有先后顺序,如:“早上起来精神好,穿好衣服下床去,刷牙洗脸吃早饭,高高兴兴玩玩具。”这样就不会起床第一件事就下床玩玩具去了。妈妈提问
宝贝:莹莹
我家女儿23个月了,最近他在整理玩具的时候喜欢将玩具拿出来又重新摆放进去,再拿出来再放回去,重复了好几次。有时候我都替她急。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做?
专家回答0~4岁是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时期,她这是在体验重复的乐趣,满足秩序感的需求。通过一取一塞的不断操作,帮助她形成恒定感、掌控感和空间感。同时也在感受秩序带来的快乐。大人只要顺其自然就好,不要人为干涉,甚至要顺水推舟,投入到她自发的游戏当中,与她同乐:“哈哈,太好玩了是不是?”
mideer儿童数字启蒙拼图
1~5数字拼图分别由1~5片组成,与拼图上的动物个数也相对应。5幅拼图包含了5个故事,1—《穿靴子的猫》,2—《龟兔赛跑》,3—《三只小猪》,4—《小红帽》,5—《丑小鸭》,提升了拼图的故事性和趣味性,从不同角度加深宝宝对数字的认知,寓教于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