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9-01-10李书红汪建明

农产品加工 2018年23期
关键词:实验报告实验课实验教学

李书红,汪建明,陈 野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天津 300457)

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更加注重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综合性人才[1]。高校的课程主要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2]。一方面,学生通过课堂讲授学习理论知识,为践行实践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验课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掌握实践知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面向食品产业实践,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3]。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实验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及学生培养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替代的方法和途径。

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包括“食品工艺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和“感官评定实验”等,这些实验作为实践课程的基础,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实验课程还能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主动探索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然而,这些实验课程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固定化、考核力度不足和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不利于发挥实验课程的优势作用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点,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真正从实验课中学有所获。

1 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学习主动性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学生要学习较多的理论课程,学习成绩主要和理论课程的成绩直接挂钩,实验课程所占比例较低,导致学生重视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学。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实验过程靠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也都大同小异,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原理、材料方法、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按照教师演示的步骤操作,测几组数据,课后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上交实验报告就完成任务,相对于理论课程的期末考试,实验课程的学分容易得到。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一般都是通过向教师提问解决,不会自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更不用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报告中的结果分析和思考题一般是参考教材或者借助网络,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较差,不能达到实验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目的。

1.2 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固定化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内容比较陈旧,就“食品工艺学实验”而言,一般包括果汁、硬糖、豆腐、香肠、冰激凌和奶酪等加工工艺实验,实验内容十几年未进行过更新替换,缺乏灵活性和时代性。实验过程中4~6人一组。首先,教师介绍原理、材料、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其次,学生以组为单位,按照教师的讲解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一般通过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组成,教师主要通过实验报告评价实验成绩,这种教学方式无疑将学生的思想局限在教师所提供的范围内,而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实验过程埋头看手机,不动手参与,心不在焉,甚至有的组为了快速做完,草草结束实验,实验报告通过抄袭组里其他学生的结果完成,这样就不能将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有机结合起来,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1.3 考核力度不足,评价方法单一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验课程虽然丰富多样,但是存在考核力度不足的问题。理论课程要按时提交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还有督导组不定期去检查上课情况,提出改进措施,期末不仅要分析期末成绩,还要撰写达成度指标,及时对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等进行更新。相对于理论课程而言,实验课程的考核力度缺乏,任课教师的重视程度也较低,仅仅依靠实验报告作为评价学生实验能力的标准。一方面,虽然有的学生实验课过程中不积极,但是根据组里的实验结果只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就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导致部分学生认为实验报告才是实验课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实验课程上课按照内容讲完原理,演示完操作步骤,下课批完实验报告就算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考核力度和评价方法成为制约实验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主要原因。

2 解决对策

2.1 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之所以存在以上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学校、教师、学生对实验课程缺乏认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要,将实验课仅当做理论课的补充[4-5]。其实,实验课与理论课一样都是以传输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的,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观念决定行为,学校、教师及学生的观念和态度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选择。因此,从各个层面应该转变观念,认识到实验课程的重要性及意义。应该注重平衡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的比例,加大实验课程教育经费的投入,提高实验课程在学生评奖评优中的比例,同时对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注重培养具有严谨教学态度与熟练操作技能的专业师资队伍。

2.2 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

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内容陈旧、模式单一的问题,应该根据时代进步和食品产业的发展,不断更新实验内容。比如,“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中有饮料的加工工艺,可以按照现有食品饮料发展最为迅速的品种进行加工,如酵素饮料,而非数十年不变的研究橙汁饮料的加工工艺。再如,“感官评定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验目的挑选多种需要评价的食品,课前通过问卷的形式,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食品进行感官评价。这些教学内容的更替可以让学生了解最新时代的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热情。此外,还应该在是实验课程后期安排独立实验,通过先期实验培养独立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材料、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比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生物化学实验中蛋白质含量测定,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不同原料、不同方法进行测量蛋白质的含量,通过独立实验来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提高教学效率,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

学校需要成立一个由专人负责的实验课程管理体系,对学校的一切实验课程改革与设备配置给予充分的支持,跟其他理论课程一样,需要定期对实验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设备等进行检查评价,同时将实验课程的授课评价结果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同时,改变以单一的实验报告作为成绩评价的方式,应将学生的预习报告、实验操作过程的表现及当场的实验结果纳入成绩评价的主要方式,合理安排各部分在成绩中的所占比例,而实验报告只能作为其中一部分来评价学生的成绩,这样可以让更多学生积极加入到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达到实验教学的真正目的。

3 结语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它能使学生具备良好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从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完善考核机制,多角度、多方面地提高教学效果,进而以实验教学为契机,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科教兴国、富国强民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实验报告实验课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有趣的实验
实验报告
问卷星在无纸化实验报告中的设计
任务型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检验实验报告书写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