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关键词还原法解读文本
——《道士塔》文本细读

2019-01-10刘云英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广东中山528414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19年18期

刘云英(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广东中山 528414)

孙绍振先生在《关键词还原与分析——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一文中说:“所谓关键词,就是,第一,具有特殊意味的词语,所谓特殊意味,就是具有与一般词典意义不完全相同的语义。第二,这种语义在全文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1]本文拟采用孙绍振先生提出的关键词还原法来解读《道士塔》,以期深入探究文本,分析作者在遣词时的深意。

一、“认真”的还原

作者余秋雨在利用悬想示现手法刻画王圆箓破坏莫高窟文物时,这样描述:

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

这段文字里有一个关键词“认真”,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认真”指的是严肃对待,不马虎。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是褒义词,是对好的行为和现象的一种赞扬。文本中的“认真”是作者用来评价王圆箓的处事的。那么王圆箓做了哪些“认真”的事呢?

首先,王道士对待自己的“宅院”是认真的。他把莫高窟当成了自己的宅院,他对“宅院”的认真体现在:第一,每天起得很早,去看“宅院”;第二,为了让“宅院”不那么暗,反复修理“宅院”,诸如请帮手把“宅院”墙壁刷了一遍又一遍。作者甚至还用示现的手法,想象自己就在“修整现场”,并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去还原当时的情景。如“第一遍石灰太薄,他再细细地刷第二遍”,“细细地”这一修饰语将王道士的“认真”刻画得恰到好处。又如“当墙壁刷白,中座的雕像有些显眼,王道士结合自己的身份,请邻村的泥匠过来,将雕像砸掉重塑成菩萨,为了能让菩萨像模像样,甚至不惜买了石灰,将菩萨们刷白”,王道士不怕麻烦,对“宅院”反复“雕琢”,还不惜花钱,再度使用“石灰”,可见他的“认真”。可是,王道士越是“认真”,对文物的损害就越大。

其次,王道士对待官员是“认真”的。当发现了莫高窟的文物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县长,要给县长说说这件奇事,甚至“一次次取出文物,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再次,王道士对待金钱是“认真”的。在改造“宅院”刷石灰时,他首先想到的是金钱允不允许的问题;为了得到眼前的利益,外国人用一点点小恩小惠就可以随意与他换取大量国家文物,如“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用一摞子银元换取了二十四大箱经卷,五箱织绢和绘画”等等。

最后,王道士对“神”是认真的。在改造“宅院”时,他依据“自己道士”的身份,将雕塑重塑成菩萨;当发现了文物时,觉得是“神的酬劳”,当自己为了金钱,出卖文物时,又怕神的责骂,而当对方说自己是洋唐僧时,又很爽快地把文物拱手让人。

王道士的“认真”,既有他个人的阶级局限性,诸如对“神”的认真,同时又隐含着众人的共性,诸如对金钱的“认真”,王道士有,接受过教育的官员也有。正是如此,官员们才会对需要花费金钱的文物保护工作不上心,却对奢侈的有排场的生活格外上心。王道士把莫高窟变成自己的“宅院”,官员们却公然吩咐手下,“让王道士多拿几个宝贝”,国家文物成了他们在官场上阿谀奉承的工具。

二、“塔”和“达观”的还原

程瑞芬老师在《〈道士塔〉实录》一文中说:“僧人的逝世称为圆寂,遗体一般火化,火化后的遗骨叫舍利子,通常入塔封存;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遗体坐缸或棺葬,按道家的戒律,道士死后不该建塔。”[2]按照佛、道的习俗来说,道士死后为其建立的“道士塔”是不存在的,可见“道士塔”的文本意与佛、道的习俗意是有区别的。那么,作者为何还要将其称为“道士塔”呢?让不该做塔的主持的道士做了塔的主持,看似违背常理,却实现了情感价值的最大化:王道士越是顺理成章地做了塔的主持,越是张冠李戴、不伦不类,越是体现了整个民族在文物保护上的薄弱意识,也越为下文的文物被破坏、被掠夺作了铺垫。王道士最终成了出卖文物的小丑,官员及政府成了出卖文物的罪魁祸首,虽在意料之外,却又是情理之中的事。

“达观”这个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指的是“对不如意的事看得开”。在文中,“达观”是作者对王道士的描绘。其中最直观地体现王道士“达观”的,就是如下文字:

王道士在打听了石灰的市价后,觉得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刷白。

在王道士看来,第一件不如意的事就是没有把全部的洞刷白。把“未彻底破坏文物”作为不如意的事,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多么愚蠢,但在王道士们看来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文中,让王道士不如意的事情还有一件,那就是,为了一己私利用文物和外国人多次交易后,他的内心是犹豫的、害怕的,正如文中所说:

道士也有过犹豫,怕这样会得罪了神。解除这种犹豫十分简单,那个斯坦因就哄他说,自己十分崇拜唐僧,这次是倒溯着唐僧的脚印,从印度到中国取经来了。好,既然是洋唐僧,那就取走吧,王道士爽快地打开了门。这里不用任何外交辞令,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一箱子,又一箱子。一大车,又一大车。都装好了,扎紧了,吁——,车队出发了。

但是,王道士的犹豫和害怕,只是暂时的,他很快就“达观了”,并且,让他达观的借口也很简单:只需要几句现编的童话,只需要哄着他,自己是唐僧的追随者即可。以今天的立场来看,不管是让王道士“达观”的事件本身,还是让其“达观”的缘由,都是不合理的。而这种种不合理的存在,在当时却司空见惯,甚至成了集体无意识的合理存在。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王道士们的愤恨,以及对给王道士们提供土壤的政府的愤懑与无奈。

三、“遗憾”的还原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遗憾”指的是“失望,不称心”。在《道士塔》一文中,“遗憾”一词是用来描绘外国人的。原文如下:

没有任何关卡,没有任何手续,外国人直接走到了那个洞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砖、上了一把锁,钥匙挂在了王道士的裤腰带上。外国人未免有点遗憾,他们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没有遇到森严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碰见冷漠的博物馆馆长,甚至没有遇到看守和门卫,一切的一切,竟是这个肮脏的王道士。他们只得幽默地耸耸肩。

从这段文字来看,“洞窟”没有与其文物价值相当的文物保护官邸,没有博物馆馆长,没有看守和门卫,到达“洞窟”不需要任何关卡,不需要办理任何手续,有的只是个什么也不懂的“肮脏的王道士”。从实际的角度来说,“洞窟”越是无人看管,越是降低了文物盗取的难度,对外国人来说越是件难得的好事,和“遗憾”二字似乎是沾不上边的。但是从情感的角度来说,外国人想象中保护森严的“洞窟”与眼前的“洞窟”,使他们产生了情感的落差: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的路途越是辛苦,而万里冲刺的最后一站越是容易,情感的落差就越是强烈,越能激发“遗憾”之情。外国人越是露出得意的“遗憾”,越是让人深思。当外国人长途跋涉前来掠夺文物时,政府官员们却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金卷”,在为自己“奢华的生活排场”“无私奉献”,甚至将国家的文物占为己有,在官场上送来送去。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王道士的所作所为只是当时民族劣根性中的沧海一粟,正如作者所说:“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