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正确理解国家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2019-01-10河南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9年4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手段调节

河南

一、对宏观调控原理内容的理解

1.国家宏观调控的含义

它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2.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1)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①市场调节的作用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有的商品不能让市场调节,例如枪支、弹药、爆炸物;市场也难以完全解决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②即使在市场调节可以广泛发挥作用的领域,市场调节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主要表现为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这些缺陷所造成的后果就是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农业、林业及大型项目的建设上,这些影响更明显,由此会引起经济社会不稳定,将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2)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看:①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3.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由于经济手段是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而不是强制,所以该手段具有间接性和滞后性的特点。主要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其他措施:诸如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对外经济政策等,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法律手段: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是通过经济立法和经济司法活动来实现的。由于该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法律、法规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营行为,所以该手段具有间接性和长久性的特点。法律手段的运用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益,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3)行政手段: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实施的主体是政府;客体是企业和居民。由于行政手段是运用行政命令、指示、指标等强制手段调整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经营行为,所以该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但是如果片面强调或者过多运用该手段将不利于市场作用的发挥,甚至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行政手段必须反映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宏观调控原理的运用分析

对国家宏观调控的运用要注意分清是属于宏观调控的哪种手段,其具体措施是什么?看到经济政策、经济规划(比如“十三五”规划)等则可能涉及经济手段;看到经济立法、经济司法或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则可能涉及法律手段;看到行政命令、指标、规定等,则可能涉及行政手段。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完善各种经济法规,保护市场主体权益;司法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的制度、程序,对经济案件进行检察和审理的活动,维护市场秩序,惩罚和制裁经济犯罪。

2018年6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支持有机肥生产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出,试点项目安排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规模为300万元左右,由国家农发办单独安排资金扶持。地方财政资金和自筹资金投入比例、财政资金使用范围等均按照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现行政策规定执行。国家投资支持有机肥生产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这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2019年3月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外商投资法。制定外商投资法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外商投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国家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2018年6月1日,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货币市场基金互联网销售、赎回相关服务的指导意见》,严禁非持牌机构开展基金销售活动;严禁其留存投资者基金销售信息;严禁任何机构或个人挪用基金销售结算资金;严禁基金销售结算资金用于“T+0赎回提现”业务;严禁基金份额违规转让;严禁对基金实施歧视性、排他性、绑定性销售。上述行为违反了国家法律,扰乱了我国金融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的这些要求就属于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活动,维护了金融市场经济秩序。

三、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宏观调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从生产环节看,企业生产所需资源主要是依靠市场的调节来实现的。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有效利用,但是,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出现消极影响,容易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其表现为:一方面,国家制定市场规则,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另一方面,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生产的发展。比如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投入,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运用税收的征管来调节经济,优化经济结构,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整资金流向,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2.宏观调控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社会财富比作一块蛋糕,那么,把蛋糕做大固然重要,切分蛋糕同样值得重视。分配状况如何,既取决于财富的增加,也取决于财富的分配方式。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我国要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为此,国家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国家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国家通过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调节收入差距,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

3.宏观调控对商品交换的影响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波动是价格发挥调节作用的形式,但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对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是不利的。宏观调控对商品交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可以运用财政、税收、货币等经济手段对价格进行调节,必要时也可以采用某些行政手段(如制止乱涨价、打击价格欺诈),以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避免价格的大起大落。

4.宏观调控对消费的影响

居民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伴随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还受未来预期收入影响;价格变动影响消费水平,价格水平越高,居民消费水平越低;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影响居民的消费选择,所以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居民科学合理消费,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为此,国家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产力,保障有效供给;国家要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节社会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国家要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物价;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调整和升级,拓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家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健全市场信用体系,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5.宏观调控对就业的影响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促进充分就业是我国政府的责任。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在就业中的经济作用,促进和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为此,国家要实施就业优先的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及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同时要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6.宏观调控对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要求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7.宏观调控对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为了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坚持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手段调节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汽油机质调节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分析
调节日光